天天看點

巴頓隻是一個四星上将,那麼為什麼他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五星上将更有名呢?

作者:知兵堂光亭

李三灣

摘要:巴頓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的著名将領,他的最高軍銜隻是四星上将,但他的知名度可以說是所有美國軍事将領中最高的,甚至超過了大多數五星上将。為什麼巴頓海軍上将比大多數五星上将更有名?

巴頓隻是一個四星上将,那麼為什麼他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五星上将更有名呢?

标題

巴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中一位著名的将軍,他的最高軍銜隻是一名四星上将,但他的受歡迎程度可以說是美國将軍中最高的,甚至超過了大多數五星上将。為什麼巴頓海軍上将比大多數五星上将更有名?

這就是宣傳的力量!這裡我們不談巴頓在北非或歐洲的唱片,因為這些事情與今天的主題無關,就像人們可以自己了解一樣,你不喜歡的人隻是說半天就不耐煩聽了。至于巴頓的高名聲,不言而喻,在美國,從我們的中國,他對他的了解表明,他的名氣遠遠超出了許多五星上将的根本原因。我國有專業的軍事情報收集和分析人員、國際戰争史研究者、國際關系專業人才,他們當然深入挖掘了二戰的大話題,不可能錯過巴頓,但在廣大公衆中,古德裡安、朱可夫、蒙哥馬利的讨論非常熱烈,順便說一句, 一位美國陸軍五星上将,他絕對比巴頓,麥克阿瑟更大。

但在1980年代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巴頓或其他任何人,但他們并沒有給予太多關注。那麼,巴頓将軍在中國的名聲是如何結束的呢?編輯認為大多數人都是在1980年代初,因為《山下花圈》,從而得知有巴頓這樣的美國將軍。20世紀80年代初,小說《山下花環》的爆裂,現在或許很難了解,我說幾點資料,這部小說原本發表在文學上再版的《十月》上,這本雙月刊刊登在當時的文學期刊《四大丹人》中,出版了《山下的花環》那一期, 售出數十萬份,引起最初的轟動,随後單行發行超過1100萬份。改編成電視電影不用說,更是被各種改編成舞台劇,在巅峰時期有三十二個劇團在排練該劇,然後是當時收聽人數最廣的廣播電台,幾十家廣播電台把這部小說做成一部廣播劇或小說聯合播出, 這部小說,有一個重要的情節,是1979年自衛對抗越南,戰前動員大會,不是給廣大士兵發行主旋律的電影,而是把"巴頓将軍"放進去!

巴頓隻是一個四星上将,那麼為什麼他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五星上将更有名呢?

從那以後,在二戰的吹噓中,不吹巴頓看人有多好?!這就是為什麼巴頓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突然爆炸式增長。西方的主流世界呢?我們都知道,在西方世界,專業人士都是很高端的,但是一般人群,對于文學和曆史地理知識,絕大多數級别的白癡,美國将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知名的公衆,原本仍然是最秀麗的五星上将麥克阿瑟,畢竟, 人們還可以做出自己不朽的演講什麼的,也差不多可以競選美國總統。這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很多名聲,但後來是四星級的巴頓,因為電影"巴頓将軍",一部來自好萊塢的1970年戰争電影,也是美國旋律電影的頂級作品,赢得了七項奧斯卡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

1970年,在美國反戰運動的高峰期,這部電影有這樣的表現,其影響自然是可以想象的。而好萊塢不管你喜歡與否,它對世界的影響力是存在的,麥克阿瑟自己屬于上層階級,個人意志展現,與媒體關系都很好這些都是沒用的,這種影響力與好萊塢的影響力還不相上下,以至于美國最著名的五星上将被巴頓擊落, 當然更不用說比較了。軍迷們不相信沒用,全世界的軍迷和一般人群的世界是不一樣的,這些将軍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關鍵不在軍迷群體中,而是在普通群眾中的知名度有多廣。

中國有十名元帥,美國有十名五星上将。我們也糾結于蘇瑜是否應該被封為爵士,巴頓是否應該成為五星上将,但不是在美國自己的軍政圈子裡。布什在2001年追求斯普魯斯為五星上将,以及巴頓應該晉升為五星上将的建議不言而喻。

巴頓隻是一個四星上将,那麼為什麼他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五星上将更有名呢?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1885-1945),美國著名将軍。巴頓進入西點軍校時隻有19歲。因為巴頓的外語、數學成績差,也曾有一年的成績。從西點軍校畢業後,他在26歲時加入了陸軍參謀部。巴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潘興的副手參加,然後在聖米耶戰役和馬斯一世阿古納戰役中擔任旅長,但戰績平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54歲的巴頓被提升為準将,并最終成為一名将軍。然後,他被指令組建美國陸軍的第一個裝甲旅。次年,美國總參謀部進行了重組,在馬歇爾的建議下,巴頓晉升為少将。

珍珠港事件後,巴頓晉升為第1裝甲軍司令。他指揮北非登陸,并被提升為美國第7集團軍司令。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了非凡的記錄,在1944年59歲時升至四星軍銜。對德戰争結束後,巴頓成為巴伐利亞軍隊的行政長官,1945年12月,他在外出打獵時遭遇車禍受重傷,幾天後在德國去世,确切的死因仍是個謎。

據說巴頓是為戰争而生的,也是死于戰争的。作為一名優秀的士兵,或者是一名軍事高超的進階将領,他首先應該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然後是其他人,巴頓将軍被稱為偉大的将軍,但不是一個完全合格的士兵,他不懂政治,他公開宣傳他的反蘇言論,甚至說德國可以團結起來對抗蘇聯, 這顯然是極其錯誤的。這注定了他隻能在戰場上取得勝利,戰後隻能閉幕撤退。

巴頓未能提拔這位五星上将與他當時的職位有關,而巴頓的最高職位隻是集團的指揮官,而不是戰區的指揮官,也不是美軍中央師的核心決策層。美軍晉升到前五星排名将是一個硬性名額,表明它必須擔任盟軍戰區級别的指揮官。巴頓顯然沒有達到這個門檻。

巴頓隻是一個四星上将,那麼為什麼他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五星上将更有名呢?

當美國軍方在1944年晉升了前四名五星上将和五星上将時,巴頓隻是一名三星中将。四位陸軍五星上将馬歇爾、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和阿諾德指出,馬歇爾是陸軍參謀長,美國陸軍沒有陸軍總司令,陸軍參謀長是陸軍最高軍官。阿諾德是陸軍空軍司令,相當于空軍司令。麥克阿瑟在太平洋,隻有艾森豪威爾獨自一人在歐洲的戰場上。

1945年4月,巴頓晉升為四星上将。當時,美軍在歐洲戰場上共有12個集團軍群和3個集團軍群,這些集團的指揮官不僅是巴頓,這些集團的指揮官、集團指揮官都沒有授予五星上将,而當時隻有第12集團指揮官布拉德利成為五星上将。當時,布拉德利和巴頓一樣,隻是一個三星中将,他比巴頓晚被提升為四星上将。但布拉德利在1950年晉升為五星上将。我們隻能說,如果巴頓不死,他可能會被提升到前五名,但不是絕對的。

但以巴頓的地位、性格、性格、風格以及與同僚的關系,晉升為五星上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巴頓沒有晉級前五名也就不足為奇了。巴頓在美國的名聲不是很好,他的名氣與後來的電影有很大關系。這有點像德國古德裡安,他比許多德國陸軍元帥更出名,但最終軍銜隻是海軍上将。

巴頓的資曆還很老,當巴頓在1941年成為美國陸軍第一裝甲師的第一位少将時,布拉德利和艾森豪威爾隻是中校。當巴頓在北非戰役中被任命為第10軍團總司令時,布拉德利是他的副司令,當巴頓在對西西裡島的攻勢中擔任該集團的指揮官時,布拉德利是他的第2任陸軍總司令,他的老兵。

巴頓隻是一個四星上将,那麼為什麼他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五星上将更有名呢?

到1944年諾曼底登陸時,艾森豪威爾已成為歐洲遠征軍盟軍的總司令,布拉德利已經升任指揮美國陸軍第1大隊,而巴頓也是該集團的指揮官,作為預備隊被藏在雪中。當心,布拉德利和艾森豪威爾是西點軍校的同學,他們比巴頓低六倍!

簡單地說,巴頓的兩個西點軍校兄弟晉升得很快,後來又升到了頂峰,艾森豪威爾依靠馬歇爾的欣賞和體重,布拉德利依靠艾森豪威爾的随身行李,美軍的裙帶關系很強。但就軍事資曆而言,巴頓仍然是歐洲戰場上年齡最大的人,這是他聲譽的第一個原因。當然,在軍隊中不上級肯定能夠居高不下的地位和排名,至于聲望超過布拉德利等人,那美國将領在歐洲很少有人能打。

1944 年 8 月,美軍在法國的主要存在,擴大到擁有 400,000 名士兵的第 12 大隊後,布拉德利升任集團軍總司令,在霍奇斯的第 1 集團軍和巴頓的第 3 集團軍的指揮下,巴頓成為布拉德利的下屬。從布拉德利到霍奇斯,甚至後來加入的班長辛普森等人,都是巴頓的姐夫,很多時候媒體也為巴頓的參差不齊,因為布拉德利雖然沒有明顯的失誤,也沒有非常出色的表現。

這是能力問題的第二個原因,作為美軍裝甲部隊的創始人,巴頓在北非、西西裡戰場上有着不錯的表現,深邃的裝甲作戰精髓,成為美軍最有能力的機械化團長,在北非戰場上被提升為三星中将。特别是在西西裡戰役中,第7大隊的指揮官巴頓先發制人地阻止了英國入侵首都巴勒莫,風向明顯蓋過了英國第8集團軍指揮官蒙哥馬利,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的明星将軍,人氣非常高。

巴頓隻是一個四星上将,那麼為什麼他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五星上将更有名呢?

諾曼底登陸後,盟軍地面部隊雖然在登陸海灘上站穩了腳跟,但隆美爾指揮的德軍,包括七個裝甲師,進行了反擊,事實上,盟軍在一個多月内無法完成深度突破,戰争處于僵局狀态。

此時的巴頓正坐在加萊對面的冰冷長凳上觀看興奮,就像用來欺騙德國情報部門一樣,簡直就是空蕩蕩的"第1大隊"總司令。這是盟軍戰略欺騙計劃"堅毅行動"的一部分,為了引起隆德施塔特和隆美爾對加萊的注意,盟軍在海峽對岸組建了一組指揮和無線電通信人員,以掩護諾曼底登陸作為影子部隊。而這支影子部隊的指揮官就是著名的巴頓。

不幸的是,前線将領們的面子并不長,艾森豪威爾不得不在8月1日指令巴頓率領新組建的第3大隊作戰,完成從德軍側翼的突破,進而一舉改變了戰場的局面。客觀地說,美軍憑借絕對的空中優勢和充足的後勤再補給能力,幹涸的将軍還不錯,阿登戰役是德軍打在地面上,最後給了巴斯托涅的101空降師釋放,或者巴頓。是以,巴頓是當時美國将軍中唯一的亮點,也是美國媒體上最吹牛的人物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幸的是,巴頓性格奸詐,敢于說什麼的"大嘴巴",多次受到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的紀律處分,這是最嚴重的"打傷"事件,幾乎結束了他的軍旅生涯。是以這是巴頓成名的第三個原因,喜歡惹麻煩、胡說八道,通常這樣的八卦将軍更容易引起公衆的好奇心,所謂"好事不出去,壞事傳播千裡"。例如,在公開場合,該消息評論了戰後的政治格局,以及盟軍和蘇聯的分裂之後的暢通無阻。

巴頓隻是一個四星上将,那麼為什麼他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五星上将更有名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巴頓的反蘇情緒是美國人故意把他包起來的第三個原因,因為這符合美國戰後的政治立場和全球利益。一看三位主角晉升為四星上将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生命的偉大,死亡的屈辱":艾森豪威爾于1942年晉升為中将和四星上将,1944年12月晉升為五星上将;

巴頓比他的前老闆布拉德利晚了一個月,并于1945年4月晉升為四星上将,就在歐洲戰争結束前一個多月,當時他在當年12月死于車禍。其實,即使巴頓沒有英年早逝,未來也不可能獲得五顆星,他隻是一個好将軍,但他卻是一個政治上不信疑的武夫,很難成為陸軍參謀長或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而當這樣一個最高軍事職位時, 在和平時期晉升五星上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巴頓的行為,這讓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很頭疼。雖然他被認為是一位優秀的将軍,但他絕不是一名合格的士兵。對于總司令來說,能力是一方面,生活在世界上很重要。巴頓顯然是一個缺乏情商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