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翻開曆史書

一起回到大明朝的歲月裡去看一看、瞅一瞅!

1402年7月,大明朝發生了一件大事情。這件事情徹底的改變了朱元璋的設想、也徹底的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這一年的七月十六日,也就是明朝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

朱棣經過三年多的

靖難之役終于殺回來了。朱棣

在南京奉天殿繼皇帝位,後世稱為:永樂大帝。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我們先把整個朱老四(朱棣)得到大位的履歷跟大家彙報一下,讓大家對整個曆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公元1392年,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重點培養的接班人: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也許是太愛這個兒子了,居然确定朱标的兒子朱允炆為太子了。

這一招引起了很多朱元璋兒子們的不滿,朱老四估計當時是:心如刀絞般的疼痛,這也是為他後來的造反埋下了最大的伏筆。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1398年,一代雄主、一代傳奇帝王——朱元璋去世了。我想說,雖然對朱元璋的評價有争議,但是誰也不能否認朱元璋強大的能力。他開局一個碗,居然能夠問鼎天下,試問縱觀五千年曆史有幾人能如此。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了。公元1398年,朱棣号稱根據皇明祖訓:“朝無正臣,内有奸逆,必舉兵誅讨,以清君側之惡。”朱老四發兵開啟了——靖難之役。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這場持續三年多的奪大位之戰,最後以朱老四的勝利告終——1402年六月,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後世稱為:永樂大帝。

以上就是:朱棣奪大位的整個過程了。

下面我們開始分析兩個問題:一是,朱棣奪大位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呢?二是,為什麼說朱标沒死的話,朱棣連半毛錢機會都沒有呢?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朱棣之是以能夠奪得皇位,那是有幾個缺一不可的條件的

古代所有的事情也就算起兵造反獲利最豐厚、但是風險也是最高的。一般失敗以後不光本人要被淩遲、那還是要被誅滅九族的。不得不說,這是一件把腦袋别在褲腰帶上的工作了。

朱棣既然起兵反朱允炆,我想他一定是經過仔細考慮、反複權衡了利弊的。這很好了解:要是一點成功性都沒有的話,我想朱棣也不會去起兵、也不會去造朱允炆的反了。

我們一起來從本質上分析一下:朱棣之是以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在哪裡呢?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關鍵因素之一:朱棣當時沒有退路了

一個人隻有被逼到絕路的時候才會絕地反擊的。退一步說,如果朱棣能夠開開心心的在北京繼續當他的燕王,繼續享受人生的話,估計朱棣也沒有必要去反了。

朱允炆即位以後由于内心充滿了恐懼感,沒辦法:當時他的很多叔叔都手握重兵、富甲一方了。

這裡插一句:朱元璋當時的政策有點想當然,他覺得把朱家子孫派往邊關,然後他們就會不遺餘力的去拱衛老朱家的江山了。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朱允炆即位以後執行的第一個大的政策就是:削藩。那麼手握重兵、實力很強的朱棣也就必然在名單之列了。朱允炆的削藩政策那是雷厲風行的存在,不到一年時間,周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先後被廢了。

朱棣一看情況很危險了,自己不反也不行了,要麼就是成為待宰的羔羊、要麼還可能問鼎九五。無路可退之下,朱棣選擇了後者。

不得不說是:朱棣之是以造反,很大一部分是被朱允炆的這個不靠譜的政策給逼反的。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關鍵因素之二:當時實力的天平已經完全偏向了朱棣了

朱元璋這個人啥都好就有一點不好,在後期的時候患上了:權力恐懼綜合征了。他一天到晚總覺得:有人要害朕、有人想奪大明朝的江山。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于是乎,朱元璋舉起了屠刀幾乎把開國功臣全殺了,無數優秀的将領和謀士倒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之下。朱元璋最愛的兒子、欽定的接班人朱标死了以後,朱元璋的屠刀又再一次義無反顧的舉了起來。

其實根本原因隻有一個:殺第一批功臣良将是為了朱标掃平障礙;朱标死後,朱元璋舉起屠刀那是為了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更加徹底的掃除障礙了。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藍玉劇照

這樣一來,當朱棣造反的時候,大明朝已經無将可用了。朱允炆後期不得不派出,耿炳文、李景隆這樣的二流選手上場了。我就問大家一句:如果藍玉還在的話,朱老四還能如此嚣張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當年藍玉在捕魚兒海之戰中,一鼓作氣将北元政權覆滅,俘虜了7萬餘人,牲畜15萬餘頭。捷報傳到朱元璋這裡的時候,老朱将藍玉比作為衛青、霍去病。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反觀朱棣這邊,他長期在邊關作戰,實力那自然是不可小觑的。朱棣手中還有一支無比強大的軍隊:朵顔三衛,這支軍隊那都是亡命之徒,戰鬥力無比的兇悍。總之,朱老四無論是軍隊實力還是個人能力那都是杠杠的。

大家還不要忘了一點:朱棣造反的時候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其中還有其他的藩王。這些藩王也是沒有辦法,不起來反抗就會被朱允炆無情的宰掉了。

有些藩王們即使不和朱棣一起反叛,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沒有像朱元璋想的那樣:拼死保衛朱允炆。他們變成了騎牆派、坐山觀虎鬥了。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關鍵因素三:主少國疑、師出有名

曆朝曆代凡是要起來造反之人必然需要找一個借口、要找一個理由的。沒有正當的理由,也就沒有合法性的,這玩意沒有的話:誰願意跟你一起幹、又去忽悠誰來加入呢?

朱允炆當時即位的時候隻有僅僅22歲,不光年齡小而且這位子也是有争議的。

按照一般的傳統、按照老祖宗幾千年的規矩:老子死了那應該是兒子來繼位的。可是朱元璋死了以後,兒子還有一大堆,怎麼也不能讓孫子朱允炆繼位撒。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當時朱棣起兵的理由是:“朝無正臣,内有奸逆,必舉兵誅讨,以清君側之惡。”說白了就是:朱棣的意思是:朱允炆不靠譜、朝中有各種奸逆等等。

不過朱棣也沒有把話說死,他的理由也不是要殺了朱允炆,而是要清君側的。這樣看來,朱棣起兵之初,也不敢把殺朱允炆挂在嘴邊的。畢竟這樣說合法性就不足了。

以上就是朱棣能夠成功的三個關鍵因素了:一是,背水一戰不反不行了;二是,朱允炆的實力已經沒有朱棣強了;三是,朱棣找到了正當理由。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說朱标如果在世的話,朱棣就不可能成功呢?

我們先來看看:朱标是誰,朱元璋到底有多喜歡這個兒子吧:

朱标生于1355年,是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嫡長子。當時老朱江山還未定、還在打仗中,可是得報後,朱元璋興奮地在當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無嗣。”由此可見,朱元璋對這個兒子有多喜愛了吧!

再來說說,朱标這個身份意味着什麼就不用我說了吧:又是長子、又是嫡子。朱老四最後實在是沒辦法,就是篡改曆史也要把自己變成——馬皇後的嫡子,由此可見古代身份的重要性了。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金陵稱帝了,就在這一年朱标被立為皇太子。大家沒有看錯,朱元璋在一即位的時候就把朱标變成接班人了,當時朱标隻有13歲。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朱元璋對朱标的教育和培養那是極其重視的,選拔了一大批功勳道德老成者兼領東宮,輔導太子,例如: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馮勝這些人都曾經是朱标的老師。朱元璋在外面征戰的時候,國内的事情都是朱标負責的——監國者是也。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朱标這個人的為人也很不錯和老朱一點都不一樣的,據史料記載:每次老朱要殺功臣的時候,朱标就會出來勸阻的,例如:有次朱元璋要殺朱标的老師宋濂,當時隻有兩個人敢出來頂撞和反駁老朱,那就是:馬皇後和朱标了。

這樣一來,朱标當時在大明朝的名聲比朱元璋都好。朱元璋有一次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拿出一根帶刺的棍子讓朱标去抓。這意思很簡單,那就是說:我幫你把刺都拔掉、你才能更好地繼位。

總之一句胡,朱标當時是老朱心中、整個大明朝心中都是最靠譜的接班人了。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反觀朱棣就有點無語了,1360年朱棣出生于應天府(南京)。當時由于朱元璋要去攻打陳友諒,軍情緊急,朱元璋甚至對這個兒子都來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線指揮作戰了。

後面的事情更加無語了,朱元璋一忙就忘了有這個兒子的存在了。一直到1367年的時候,朱元璋才給這個不太重視的四兒子取名字:朱棣。這也就是說,朱棣一直到七周歲該上幼稚園了,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1380年的時候,朱元璋就讓朱棣到北京去了——就藩。這也清楚明白地告訴朱棣:皇位你就别想了,你就老老實實幫助你大哥守住邊關就行了。

說完了朱标和朱棣的出生情況、享受的待遇情況以及老朱對他們的印象和定位以後。我們一起來用最簡單的語言分析一下:為什麼說朱标在位的話,朱棣半毛錢希望都沒有呢?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原因一:朱标在位的時候,朱棣憑什麼造反呢?

前面說過了,造反一是需要實力;二是需要個理由的。可是朱标在位的時候,朱棣這兩樣東西都沒有。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朱标是朱元璋早就定下的合法繼承人、培養了很多年的繼承人,大明皇從上到下都知道的繼承人。朱标是嫡長子、是老朱和馬皇後所生的兒子、又是老朱的第一個兒子。我想就靠着這個身份在這裡、朱棣就毫無機會了。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退一萬步說,朱棣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造反的話,又有誰願意跟着朱棣混呢?我個人估計,朱棣自己心中都有點筆數了,還是老老實實的當燕王比較靠譜。

再來看一看實力對比的問題:朱标死了以後,朱元璋幹了一件大事——搞了藍玉案。朱元璋又一次把屠刀砍向了大明朝的精英集團,目的是為了朱允炆的繼位掃平道路。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大家也許并不知道的是:朱标和藍玉那關系是杠杠的,按現在的話說叫做“閨蜜”。我想朱元璋也就沒必要去殺藍玉們了,這些人都在的話,朱棣還有勝算嗎?

朱标活着的話,朱棣即師出無名又實力不濟,那還反個毛線。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原因二:朱标在世的話,削藩這工作可以慢慢來

朱棣之是以要反,很大一部分是被朱允炆逼的,那麼朱允炆為什麼要急于削藩呢?原因很簡單:一是,年紀輕輕手段和能力都欠缺,聽了不該聽的建議而已;二是,自己的資曆太淺了,害怕叔叔們群起而攻之。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朱标在世的話,這兩個問題都不存在了。朱标是欽定的、培養了很多年的接班人。從朱标的所作所為來看的話,這哥們也不是個“傻白甜”、那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即使朱标要削藩的話,也會采取“溫水煮青蛙”、拉一個打一個的戰術。估計先把朱棣孤立起來,然後再滅之。

話說回來,朱标有着無與倫比的合法性,對待削藩這個事完全可以不用着急的。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即使朱标要削藩的話,估計也會發生這樣的一幕。朱标當着朱棣的面說:“今個沒别的,就是要削藩,還就打你這裡開始,你看中不中?”

朱棣連個疑問都不會帶的,跟着就答上一句:“中!哥說啥?咱還能有個不同意的,無所謂,現在俺就卷鋪蓋卷回南京。”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朱标在世的時候,朱棣連半毛錢的機會都沒有的。核心原因隻有兩個:一是,朱棣沒有理由和實力造反;二是,大機率也不會發生削藩的情況,即使發生了朱棣也會老老實實地被削的。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如果不死的話,朱棣的造反會成功嗎?

最後我想說,古代藩王造反成功的機率是很小、很小的。如果朱标在世的話,朱棣在天時、地利、人和上面都是完全不占有優勢的——毫無勝算可言。按照朱老四的精明勁頭來看的話,他也不會幹這個傻事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