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

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 篇1

  目前,對于教師的各項考核很多,如年終考核、師德考核等,同時,還有許多先進、優秀的評比。這些榮譽又與教師的職稱評定與工資晉升直接挂鈎,是以,往往成為各個學校議論的焦點。那麼,如何才能使這些名額的配置設定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筆者以為:以教育教學品質和教學過程的量化考核為依據是最有效的辦法。

  一、量化考核

  所謂量化考核就是将教育教學工作按照統一的标準折算成一個标準出來的分數,分數依次排序,就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教育教學過程是否優秀,教育教學業績是否領先。我們一直認為,工作是否優秀,業績是否領先,絕對不是大家投票選出來的,而是每個人自己幹出來的。作為一名專業技術人員,靠的是教育教學“手藝”,這和政治選舉有本質的差別,正如理發師的業績是靠顧客多少來證明手藝,而不是幾個理發師在一起投票選舉出最優秀的理發師。是以,量化考核應當是公正的。

  二、量化标準的制定。

  有人說,教師的職業是一個培養心靈的職業,是不可以量化的。筆者以為這話隻對了一半。确實,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是紛繁複雜的,是一個傳遞人類文明的職業,不可能将工作的每個環節都量化,比如,有人提出,假如量化了,那麼,教師把作業帶回家批改,怎麼計算工作量呢?老師利用假期家訪如何量化呢?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也就是教師工作複雜之處。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有的環節不容易量化,就錯誤的認為所有工作環節都不能量化。辨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看問題要抓主要沖突,要抓沖突的主要方面,抓住了主流,抓住了關鍵,就是抓住了本質。我們認為,隻要把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主要環節比較科學的、合理的量化,就是量化了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内容,應當說,這個量化該是符合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的。

  三、兼顧結果與過程。

  之是以有人認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不容易量化的一個原因就是不少量化标準忽略了過程,隻注重結果。我們在量化考核時應當照顧到兩個方面,當然,結果應當是主要的,通俗的說,過程是苦勞,結果是功勞。

  我們考核的依據是學校教學品質考核辦法,根據學生考試情況對課任教師進行量化考核。但這僅僅是考核工作的結果,是量化的一個方面。對于教師教育教學的考核不能以學生分數作為唯一标準,這是素質教育的方針政策決定的。是以,考核還要對教育教學的工作态度和正常成效做必要的量化,也許有人會說:态度怎麼量化?态度本身不容易量化,但由此态度産生的工作是可以量化的,量化工作的達成度就是量化工作态度。

  量化依據就是每個人的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教學研究及業務表彰獎勵,教師在自己專業上的獎勵都是在有關比賽中獲得的,這些能夠說明每個人的業務能力和素質。把以上各方面納入考核,形成了《教師專業發展星級考核辦法》。于是,讓有課堂上課的每個人都在過程考核範圍内,沒有盲區。隻要愛崗敬業、踏實工作,有了業績,在校園裡,就一定是一個成功的人。

  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 篇2

  通過此次教育訓練,我的教育觀有了更大程度的轉變。傳統觀念下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教育要求,已不能适應新課程“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為了達成這個目标,教學不光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要重在教會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不能隻讓學生“學到什麼”還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掌握了方法,終身受用,可以自己擷取知識,除了學習,還要注重新開機迪學生的智慧,善于給學生留白,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時間,促使學生發揮他們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現代教師必須通過學習掌握新的育人手段,熟練掌握能夠促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實踐,學會創新的新方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通過教育訓練,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積極進行知識的更新。當今社會,經濟、科技、文化正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學生的知識來源管道廣闊、時間迅速,教師如果不拓展學習的管道,不間斷地加強學習,難以跟上學生的需求;現代教育方法與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正猛烈地沖擊傳統的教學模式,作為一個現代教師,必須得具備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本領。

  通過教育訓練,讓我學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準的方法和捷徑。作為現代教師,應該是有文化、有思想的教師,正如平時常說的“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我們必須從教學工具向“文化傳播者”轉變,必須豐富我們的知識結構。教師知識的豐富與更新方法與途徑是多樣的,可以是通過讀書、網路學習、進修、教育訓練獲得,也可通過聽取專家講座、教研活動、課題研究、論壇研讨等獲得。

  時時、處處都有知識更新的資源,一個創新性的教師,随時不忘知識的更新。要成為一名骨幹教師,必須要以紮實的作風潛心學習,堅持不懈;要以自覺的精神對待學習,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氣躁;要以務實的心态全面學習,力求兼收并蓄,博采衆長;要以獨特的眼光甄别真僞,識别科學有效的方法;要不斷創新的勇氣,敢于完善自己知識結構。

  通過教育訓練,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克服職業倦怠。第一,學會了尋找成功,教師的職業是個清苦的職業,是個奉獻的職業,不能與大官比權力地位,也不能與富商比金錢收入。我們要像魏書生一樣做個大度豁達的人,把教書育人作為最幸福的事情,我們的收獲便是看到學生知識的豐富,快樂地成長,我們要細細體會受到學生愛戴的歡樂;第二,學會了做好自身職業規劃,一步步實作區級、市級骨幹教師,區級、市級名師,努力實作研究所學生考取與學習,為實作一個個既定奮鬥目标,在不斷攀登中尋找新的快樂;第三,學會了理性妥協,對自己的能力、知識水準再次做了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适當降低了成就欲和期待值,進而使自己擺脫沉重的失落,難解的怨氣,無名的惆怅;第四,思考和學習生活,在煩瑣、細膩的工作之餘,安排了固定的讀書、鍛煉時間,逐漸将自己培養成驢友,徒步遠遊,了解大自然、享受閑适的生活。保持積極而健康的心理品質,逐漸形成巧借外力的綜合素養,讓自己的工作、生活與學習始終處于一種研究的狀态,讓自己的生命處于不斷探索與追求的過程之中。更深刻地了解了教育就是“愛”,隻能更好地去愛我的學生,才能讓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長大成才後回報社會,讓社會充滿更多的愛。

  通過教育訓練,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積極加強課程改革,做科研型教師。目前,我們國家的課程改革還處于探索、借鑒階段,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不能簡單地學習别國的經驗,需要探索尋找适合我國國情的教育教學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上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教育訓練,我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可以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深入開展“行動研究”。

  一名科研型教師,要把握教育科研最新動态、熟悉科研的方法。為使自己成為一個科研型的教師,使自己的工作更具前瞻性,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我将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為了更好發展自己、更好培養學生,我将時時處處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提高自己教育科研的水準。在今後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将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從細小的教法、學法開始研究,有目的地總結教育經驗,反思教學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工作中起到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成為學校、區裡的課改積極實施者與引導者。

  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 篇3

  考核是教師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對教師考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考核有利于教師素質的提高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離不開對教師的考核工作。考核是對教師德、能、勤、績的全面了解和評價。教師的資格和任用,教師的教育訓練和獎勵,都離不開對教師的全面了解和評價。隻有通過全面考核,才能更好地使學校有目标、有計劃地教育訓練和幫助教師,以利于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和業務水準。

  二、考核有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教師的受聘任教、晉升工資、實施獎懲,都是以教師考核的結果為依據的。通過教師考核,對教師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把對教師考核的結果和教師的切身利益密切聯系起來,是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考核中,教師通過總結經驗教訓,聽取他人評定意見,做到肯定成績、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可以激勵自己發奮向上、鑽研業務、努力工作。考核能改變教師“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狀況,起到教師之間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的作用。

  三、考核有利于教師人盡其才

  要提高教育品質和辦學效益,必須對教師進行科學管理。教師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知人善任”。每個教師的專業有特長,水準有高低,通過考核,對教師有個客觀的了解和評價,根據每個教師的特長和水準,揚長避短,安排其合适的工作崗位。既有利于工作,又有利于教師才能的發揮。同時,還可以檢查出對教師的教育訓練計劃、教育訓練品質、教育訓練效益是否理想,驗證出師資隊伍整體結構是否優化,評定出教師工作品質是否優良等等。隻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改進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準,進而達到培養教師、優化隊伍、提高學校教育水準和辦學效益的目的。

  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 篇4

  我認為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一、愛崗敬業是師德師風的思想基礎

  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甘願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我們要在實際工作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圖名利、甘做蠶燭,在崗位上發出光和熱。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業,象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

  二、熱愛。尊重學生是師德師風的基本要求

  “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隻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愛學生展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但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為人師表是師德師風的核心

  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可見,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師是路标,學生毫不遲疑地順着标記前行。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教師若不是路标,縱然你的理論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準确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裡、心光屏上,這就是無聲路标的示範性,這種示範性将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

  這将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是以,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

  四、教書育人是師德師風的關鍵。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有用的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教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文化知識,培養其能力,而且還要按照一定的世界觀塑造學生的靈魂。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以,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共産主義世界觀和道德覺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為首,五育并舉,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五。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

  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隻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更何況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如果不經常處于學習狀态,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于實踐的要求。是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确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教師還應具備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因為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種好奇心加求知欲是發展智力的動力,教師應珍惜它,而不能扼殺。教師要多才多藝,和學生打成一片,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正如加裡甯所概括出的辯證過程: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綿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後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總之,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公德心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是以,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展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内涵和文化品位的展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隻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才能問心無愧對得起我們的職業,讓我們一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教師這一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艱巨、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的天職。這段時間我們學習了《田莊鎮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辦法》規定了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規範教師的育人行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教育事業需要的是我們教師實實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機取巧,更不是事事以報酬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的工作。作為青年教師我要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育教學工作。我們教師要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做一名“學習型”的優秀教師。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别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愛給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将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是以,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 篇5

  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教師全員教育訓練,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它為老師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台。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執行個體、豐富的知識内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确實感到受益匪淺。其中,對于教師職業倦怠這個問題的探讨對我感觸頗深。

  當教師的時間長了,和許多人一樣,自然而然地有了這樣一些感覺:工作熱情喪失了,和學生距離疏遠了,對待學生的态度冷漠了,安于現狀、平淡無為、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增多了,甚至有了放棄教師職業的消極想法。實際上,這就是教師職業倦怠的症狀表現,職業倦怠一旦産生,人的态度、行為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對教育教學工作必然産生一定的影響。那麼,如何克服教師職業倦怠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努力:

  一、保持一顆平常心

  有的教師具有遠大的教育理想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有比較高的目标。一旦工作一時停滞不前,或者工作壓力加大,很容易産生職業倦怠。

  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和能力有限,不是人人都可以攀登高峰的。需要教師量力而行,正視自己的能力和水準、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對自己要求要适度,不要過高,适當評價自己的工作,對自己不要求全責備。順境時,心态平和;逆境中,心态冷靜。時時保持一顆平常心。

  二、在學生的成長中獲得幸福

  我覺得影響教師幸福指數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來自學生。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崇拜的學生”。由此可見,教師的幸福,就是看到學生的成長,在學生的進步中體會到一種他人無法體會到的快樂與幸福。教師天天與成長中的學生進行富有教育價值的交往和對話,它影響着、推動着人的生命成長,是學生情感的培育師,精神的守護神,人格的建構者。是以,當教師看到學生身上展現出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怎麼不會感到幸福呢?

  是以,學生不管是學業上還是生活中,哪怕是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成為教師提高幸福指數的砝碼。有付出就會有回報,我們的生活是有些重複,但這重複之中也有着許多的變化,我們也應當讓學生意識到,一起享用成果學會體驗“過程”的快樂。正是這樣,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每當看到學生在學習中有了進步、競賽中獲獎、考入大學、甚至多年後在社會工作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時,我們所得到的體驗和感受不正是愉悅和幸福的嗎?

  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

  這是克服職業倦怠的良方。自己的專業水準不斷提高,從一個高度躍向一個新的高度,工作得到上司的器重,同僚的贊歎,學生的認可,家長的肯定,就會獲得新的成就感。而獲得了新的成就感,就會更加興緻勃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研究中去,進而進一步提高水準。這樣形成了良性循環,職業倦怠自然就銷聲匿迹了。

  四、豐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品質

  教育的本質是讓受教育者享受幸福,追求幸福。這樣,從事教育的教師就應該首先享受幸福,成為幸福的人。而我們過多地要求教師做蠟燭,做火炬,燃燒自己,照亮别人。實在過于悲壯悲涼。老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往往犧牲了自己的時間,犧牲了自己的健康,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家庭,犧牲了自己孩子的前途,成年累月奮戰在教育第一線。久而久之,心靈枯竭,一遇到特殊情況,自然會産生倦怠感。要改變這樣狀況,教師應該在緊張之餘,聽聽音樂,跳跳舞,參加體育鍛煉,節假日偕同家人外出旅遊,豐富自己的生活,用幸福塑造幸福。

  教師要想從日複一日,周而複始的教學工作中走出職業倦怠,走向快樂教學,就必須熱愛教育事業,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愛學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學生的成長;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養;保持良好心态,做一名快樂幸福的教師。

【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精選5篇)】相關文章:

1.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

2.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範文

3.學習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

4.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學習的心得體會

5.學習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6.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學習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

7.參訓教師考核辦法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8.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