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顧一野退出之後,高粱與江南征之間反倒更加疏離,兩人之間的愛情,為何一波三折?

高粱與江南征
表面看原因很簡單:高粱不想趁人之危,而江南征需要時間複原。
甚至可以解釋為,因為劇情需要,為了吸引觀衆,男女主角的愛情一定要拖拉到最後才能見分曉。
但也許還有些别的原因,一起簡單猜一猜。
江南征與高粱
01,江南征的“放下”很難
感覺得到,編劇是想把江南征這個大女主塑造成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心胸寬廣的女人。
但是很遺憾,編劇未能如願。你覺得呢?
前期的江南征不顧一切地向顧一野狂奔,很真實:
活脫脫是少女情懷初開,把一個優秀的男孩放在心上,傾盡全力去對他好。
于是,那句寫在手帕上的詩句,退燒藥,眼藥水,襪子,點點滴滴都是她愛意的表達。
這段感情很甜很美,是那個年華獨特的饋贈。
顧一野與江南征
第一次的分手,是江南征提出來的,還害得顧一野在演習中造成了重大失誤。
就因為趙紅櫻的一句:如果你真的懂什麼是愛,真的在乎它,那就請你好好保護它。我所了解的愛,是甯願毀了自己,也不會毀了它。
可後來顧一野請江南征幫忙挑選紅裙子,讓這段感情又複燃了。
那場關乎生死的戰争,讓生與死壓倒了一切顧忌。
而顧一野的創傷後應激綜合征,将這段感情又逐漸推向了深淵。
分手
顧一野給江南征的理由是:你是師長的女兒。
江南征與顧一野不同,她更重感情,于是,這段“放下”才需要漫長的時日。
在以年為機關的光陰中,江南征明白這并不是真正的理由,但她已經不想問了。
就像她自己說:他不說,我不問,這可能算是我跟他之間的一種默契吧。這份默契讓我覺得獲得了一種生命的高貴,我很珍惜這份高貴。
這句算是她對這份感情最後的揮别,有留戀,有餘地,有不去計較的慈悲,但過程漫長,是經年的消磨。
多年後的“放下”
02,人與人之間慣性的相處模式,讓“拿得起”變得更難
可放得下,并不代表拿得起。
于江南征來說,高粱曾是她與顧一野愛情的見證者,甚至是護航者,這讓“轉舵”變得異常艱難。
在江南征心裡,似乎主動走近顧一野就是自然的事;
但對高粱,她必須是站在原地,看着高粱向他奔赴而來。
或許,這就是三人之間,歸功于慣性的相處模式。
年少的三人
二年後,從陸軍學院畢業時,高粱對她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拿全世界的原子彈,把你的心給炸開。有些事一輩子也不會變,比如說,我喜歡一個叫江南征的女孩,永遠不變。
又是三年,江南征看望高粱,他對她說:那你好好追你的科技,我追你。
但江南征回一句:謝謝你對我這麼好。
高粱隻能說:我喜歡你是我自己的事。
高粱的表白
在我們眼中高粱的這些,已經是主動出擊,但江南征覺得并不足夠。
顧一野的婚禮,高粱去接江南征,他說:你準備什麼時候給我做新娘啊?
江南征說:你别鬧了,來不及了。
就很想問問江南征,你要的“主動”是什麼樣子的呢?
非要到了高粱的事業和身體出了問題,才反過來抓住他,這又何必呢。
這樣“拿不起”的個性,怎麼能不讓感情一波三折?
再次表白
03,高粱日漸成熟的同時,為什麼愛情觀變得不像原來那麼可愛了?
簡單地說,因為愛情需要一個詞,叫“義無反顧”。
高粱從一個愣頭愣腦的小兵,摸爬滾打爬上了事業的階梯,人也逐漸成熟起來。
他漸漸懂得瞻前顧後,漸漸開始将“喜歡”與“現實”聯系在一起。
同時,江南征就像一個太陽,在他心中越升越高,讓他仰視又不敢直視。
高粱的閃躲
成熟的心态讓他學會自卑,學會去衡量和比對。
當他說出“我覺得我現在還不夠好”,當初的那種“義無反顧”就已經陣亡在他的顧慮裡了。
于是,當事業受挫,當身體垮掉,他就更不可能再不顧一切地拉住江南征;
于是,那個曾灑脫的高粱就不那麼可愛了;
于是,他的躲閃,也為他們感情的波折“添磚加瓦”。
高粱的自卑
結束語:
愛情也不該在“救贖”時才去說一句“在一起”;
要抓住機會去雙向奔赴的情感,才是幸福的所在。
兩個人都不夠幹脆,感情怎能不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