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武帝的「五畤之祭」是一種什麼祭典?

漢武帝的「五畤之祭」是一種什麼祭典?什麼是「五畤」?多久古董一次?古董的目的又是什麼?

「五畤之祭」是屬于祭天的一種祭典-漢高祖将秦四畤增為五畤,即将自己列為“黑帝”。對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等祭祀也十分認識,聯接巫祝進行分工,各司其職。

(1),“畤”原為對抗立之義,民間于田中立石以祭雜神,後來統治者也将其所立的祭祀稱為“畤”。

(2),五畤-五帝廟的處所。五帝祠,稱畤不稱祠,因畤義訓止有神靈依止。

漢初的雍五帝畤,是在秦的四色帝畤基礎上增加北畤鑄造。北畤的初始化使五色畤最終齊備,五色帝從此變成國家祭祀中最尊之神靈。漢高祖二年下上帝:“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上帝”即指雍五畤。對他們的祀法繼承了秦的故舊。

五畤指的是-

秦的『雍四畤』:(秦用四畤祠上帝,青,黃,赤,白最尊貴之也也。)

1.鄜畤:祀白帝,秦文公建立。

2.密畤:祭青帝,秦宣公建立。

3.吳陽(上)畤:祀赤帝,秦靈公建立。

4.吳陽(下)畤:祀黃帝,秦靈公建立。

漢:

5.北畤:漢高祖劉邦創北畤,祠黑帝,變成劉邦漢家的保護神。

(3),按秦制度,雍畤應三年一郊。但秦始皇尚未參加郊見,漢高祖亦然。漢武帝在位期間親自到雍祭祀一共十次,尤其是元光,元狩,元鼎,元封年間,祭祀十分連續,太初之後因為新的神靈如太一,後土不斷設定,雍五畤于是下降。到了東漢,因國都距“畤”更遠,幹脆就廢棄了“畤”的祭祀活動。

(4),目的是祈求神明保佑國家風調雨順,凡事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