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可以使你在博士期間取得成功?是什麼使男人(女人)與男孩(女孩)有所差別?
抗壓力[1]是能夠使你在曠日持久但成果卻寥寥無幾的歲月中堅持下來的重要因素。你的一些結果會很糟糕,你會面臨着“一着不慎滿盤皆輸”的風險[2],會面臨着被拒稿的風險。在某些會議上你會看起來像個傻瓜; 這就是博士生的命運。 接受“壞事發生”将使你在科研的道路上更有動力。
當你進入博士學位研究動力的第三階段時(成為“佛系”),你最需要的就是抗壓力。 那一刻你會接近放棄,就像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這樣。 我在博士生涯渡過兩個年頭後,隻發表了零篇論文,并且在可預測的将來也不大可能取得任何成就,我曾經遭受博士學位的困擾。 在幾個月裡,我處于一種負面情緒,這使本來已經很糟糕的境況變的更加糟糕。 結果,我在這段時間裡沒有做出任何好的工作。 那麼,是什麼讓我擺脫這種狀況:
- 與其他博士談話,分享這種“在其位,謀其政”[3]的痛苦,并互相鼓勵
- 與博士生導師進行幾次一對一的會面,盡管大部分的學生見到他們的導師都會縮成一團。 但如果你認真對待它,并将其當成是某種機會,它也可以幫助你度過美好的時光。
- 即使我不想,也要繼續工作,并想着“陽光總在風雨後”。
你是一個喜歡“群狼戰術”[4]的人嗎?你希望自己的工作是社會分工的一部分嗎?那麼,我告訴你,你絕對不适合讀博。是的,絕對不适合!
你可能有3個導師,你所在的團隊可能有40名成員,你甚至可能會在一個團隊中工作,且這個團隊中每個人的研究方向都和你一緻。 這不重要,因為當即将畢業的那天來臨時,你會發現每個人都隻關心他們自己的項目,都隻管心他們自己的論文發表情況。
當然,這也有有利的一面。假如你的工作依賴于另一個人的工作,如果他的研究垮掉了,那麼你也要跟着他一起垮掉。是以,不要冒着不必要的風險去獲得成功。
我之是以選擇了我博士期間的那個課題,就是因為它是一個更大項目的一部分,涉及其他博士和博士後的工作。 我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了盡量減少博士學位的“孤軍奮戰”而作出的徒勞無益的嘗試,我不得不承認這個選擇是一次失敗的嘗試。 因為即使在這樣一個互相依存的團體中,我也在我自己的事情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沒有辦法與我的同僚讨論,因為我希望盡快拿出自己的論文。
你會感到沮喪,你會失去動力。 那一刻,想想博士動力的五個階段。 不要退出。 你知道,如果你繼續工作,事情會改善。 結果即将到來。 你會看到自己重新恢複(有根源的)樂觀。
譯者注:
[1] 原文是Frustration tolerance,意思是挫折的忍受能力。這裡直接翻譯為抗壓力。
[2] 原文是“you will screw up one step of the process and you will have to redo all from the beginning”,是以翻譯為一着不慎滿盤皆輸。
[3] 原文是“been there, suffered that”, 意為“在那兒,就要受那兒的痛苦”,筆者這裡翻譯為“在其位,謀其政”的苦。
[4] 原文是“group work”,意為“小組工作”,這裡翻譯成“群狼戰術”。
***********************************************************************
* 絕地求生:寫給博士生的17條建議
* 作者:胡利奧 *譯者:P. S. Zhao
* 全文:https://www.cnblogs.com/hdu-zsk/p/910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