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亮劍中殺了魏和尚的土匪楊四子,解放後毀容潛伏,和老婆吵架暴露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國民黨軍不斷挑起摩擦,大戰一觸即發。

晉冀魯豫根據地加速擴軍備戰,當時人不缺,組建一個縱隊并不難。軍區從幾支老部隊抽來三個團,提升一批縣大隊、區小隊,補充一千新兵,7天就集合9千人馬,拉起了一個新縱隊。

剛組建的縱隊,地方武裝多,戰鬥力參差不齊。如何把“二茬"部隊,最快地鑄成鐵軍?

縱隊王司令提出 “祭旗"!

王司令,《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

“祭旗"就是打一仗,檢驗各路人馬的實戰能力。打仗就是打幹部,考察幹部的組織指揮、協同及應變能力。

老部隊久經戰場,拖不垮、打不爛,使用起來得心應手;地方武裝新兵蛋多,一聽槍響就放羊,隻有戰場才是他們練膽的終極課堂,經曆幾次血光磨砺,增了見識,長了膽量,軟蛋也會變鐵蛋!

亮劍中殺了魏和尚的土匪楊四子,解放後毀容潛伏,和老婆吵架暴露

拿誰“祭旗”?

太行山腳下的土圍子——峭河村,王司令的老對頭楊四子。

這是日本人長期在我們眼皮下經營的土圍子,6,000戶人家,保甲嚴密。這個土圍子,其實一點也不土。過去,日本教官經常來督訓,日本人投降,又給了他們丢下一批裝備,人人手中都是三八大蓋,班用機槍是歪把子,有8門“九二"步兵炮,相當于我們兩個縱隊的重火器。班長以上的骨幹全是些亡命之徒,都有多年的實戰經驗。這股土匪編制正規,有四個大隊,3000多人。

土匪頭子叫楊四子,提起他來,根據地軍民莫不恨之入骨。

楊四子,生于1913年,武安縣楊屯人,其父是地主,生有四男兩女,他排行最小,人們慣稱他楊四子。

他生得眉清目秀,穿長衫,戴禮帽,一派書生打扮,但心黑手辣,殘忍至極。

亮劍中殺了魏和尚的土匪楊四子,解放後毀容潛伏,和老婆吵架暴露

“七七事變”後,他在家鄉趁亂拉起一支隊伍,後來發展到二三千人,成為武安、沙河、永年三縣交界處的“草頭王”。

日本人來後,封他為冀南保安司令,他處處與八路軍為敵,肆意殘害根據地軍民。

王司令當團長時的警衛員楊成文(

亮劍中的魏和尚

),被他活剝人皮釘在峭河城牆上;八路軍連長範新華,被他淩遲處死剔骨熬油。八路軍女護士何真茹,被他扒衣遊街剝乳皮。為了讓他的警衛班練膽,一次抓來五六名八路軍戰士,全部從後心亂刺。他手下大隊長楊戰原,在山區淩辱民女被捏傷下體,惱羞成怒之下,把這位女子活活煮死。

亮劍中殺了魏和尚的土匪楊四子,解放後毀容潛伏,和老婆吵架暴露

楊四子的老巢峭河村,在日本人的指點下,構築了一系列防禦工事,整個工事貫穿楊屯、南北峭河三村,為犄角之勢。

工事外層築有雙層圍牆

,周長4公裡,高5米,不用磚石,全由麥稭泥打起,兩圍牆之間寬約3米,用圓木拱頂覆寫,上面又有三尺厚麥稭泥,槍炮不易催毀。

亮劍中殺了魏和尚的土匪楊四子,解放後毀容潛伏,和老婆吵架暴露

外層圍牆每隔2米設一喇叭形槍眼,裡小外大,便于變換方向交叉射擊;每隔幾十米還有明暗地堡,明堡設于制高點,暗堡設于險要處,配有機槍。

圍牆外,挖有連貫三村的大壕溝,溝寬6米,深5米,溝底有石灰,鐵釘和當地一種帶刺植物叫葛針。

壕溝外圍無任何地物遮蔽,射界開闊,攻擊部隊很難接近。

王司令讓三旅主攻,二旅為二梯隊,他沒有更多的具體交代,目的是考察幹部臨戰應變能力。打土圍子就是一場攻堅戰,隻要破開口子就大功告成。

旅長讓三團打頭陣。這個團底子薄,是獨立營、區小隊和新兵編成的,有的班還搞不清互相的姓名,更不知戰鬥技能的根底。武器差,沒有炮,人手一支漢陽造,才十幾發子彈,一個營有一挺重機槍,還是德國人一戰時期的馬克沁,開了火還得往槍肚子裡灌水。

1945年11月12日,戰鬥打響。二營二連擔任第一次攻擊,他們原來就是當地的區小隊,土生土長,熟悉地形人情。但是, 這幫夥計大都是隻抓過漢奸,或到日本人炮樓下放兩槍的角色,參與這麼擺開架勢的大戰,還是頭一回。接敵時,個個弓着腰,半天挪一步,擁着擠着,沒個戰鬥隊形,給人家機槍一掃一大堆,前進沒半裡地,就稀裡嘩啦垮了下來。

一連接配接着上。連長出了個馊主意,從老百姓家弄來八張方桌,每張桌面上捆了五床棉被,以為可以擋住敵人的子彈。四個人頂起一張桌子,一齊往前沖,竟然一口氣沖了好幾百米。敵人的小鋼炮是直射的,一炮一個準。團長來了,說頂着被子打仗,丢人!

二營改變了政策,組織夜間攻擊。三連沖到圍子前無法過壕溝,又抱高粱稈去填。敵人在壕溝邊生起火堆,在火光照亮下,我們上去一個給打趴一個。

團長又讓進攻停下來,部署一、三營挖塹壕接敵。這個工程大,全在夜間作業,兩天下來,進度不到50米。敵人發現翻起的新土,知道了我們的意圖,一邊組織射手打,一邊用九二步兵炮猛轟 。

三旅長急得無計可施,對王司令說,這個本我們賠不起了,請求撤出戰鬥。

王司令火冒三丈,你連個土老帽都拾掇不了,還有本事去啃國民黨的硬骨頭?你不打就讓開,讓二旅上。

亮劍中殺了魏和尚的土匪楊四子,解放後毀容潛伏,和老婆吵架暴露

二旅長支了新招,掏道地去炸土圍牆。辦法是一個連幹一天,24小時輪班作業。

道地口開在西南方向600米的一小村子裡,那裡有房屋和樹叢遮掩,出土隐蔽。十幾個連輪番幹活,足足挖了一個月,幾個參謀拿來繩子反複丈量距離,确認已經挖到土牆根了才停下來。副團長弄來兩口棺材,填滿火藥,在他的指揮下,前頭用繩子系住往前拽,後面用杠子頂住推,好不容易送到土圍子牆底下。

旅長說,天黑攻擊,土匪會乘亂逃跑,難以全殲,部隊耐心等到了天亮。

拂曉時分,一聲令下,轟然兩聲巨響,等沖天的濃煙散去,土牆給炸出了一道10多米寬的大口子。伏在壕溝邊的一營突然躍起,踏着事先綁紮好的浮橋,從缺口沖進了土圍子。

亮劍中殺了魏和尚的土匪楊四子,解放後毀容潛伏,和老婆吵架暴露

土匪依托街壘頑抗,戰士們就邊打手榴彈,邊拼刺刀,逐戶逐壘争奪。

8點鐘左右,天已大亮,正在打掃戰場,王司令進來了,一看打死的土匪有七八百人,打傷的有三四百人,其他的土匪到哪裡去了?楊四子到哪去了?部隊裡外三層把峭河圍得像鐵桶一般,沒見有人跑出去,肯定是混到老百姓裡去了!王司令下令搜查藏匿的土匪。

戰士們挨家挨戶把男女老少集中在街上或大院裡,要他們脫下外褂檢視,凡身上穿毛衣的,都拉出帶到一邊,這毛衣是楊四子獎賞給手下骨幹的。沒穿毛衣的,看一看手,手繭集中在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拉出帶到一邊。細皮嫩肉,不像幹過農活的,都留下來。

就這樣,搜出了近2000名土匪。

這麼多土匪怎麼辦?

這夥土匪都是本地人,根本沒辦法補充部隊,放了吧,很多人手上都有血債,以後再為非作歹怎麼辦?

王司令下令,凡是班長以上的土匪,交給群衆批鬥後處決。

亮劍中殺了魏和尚的土匪楊四子,解放後毀容潛伏,和老婆吵架暴露

批鬥會上,一群大娘、大嫂,揣着把剪刀,走到土匪堆前,用剪刀往下身紮,直紮得土匪嗷嗷直叫,鮮血染滿褲裆才罷手。周圍的群衆說,這些婦女,要不是自己,要不就是她們的閨女被土匪欺侮了。

批鬥會後,一下子要處決幾百個土匪骨幹,不是小事。每個班都分了幾個土匪,給新兵練膽,人人刺刀見紅。一些膽小的新兵,一看到土匪臨死前恐怖的眼神,吓得臉發白,腿打顫,臉冒汗,不敢下手。黨員、老兵帶頭講解示範,什麼叫饑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土匪殘酷殺害王司令的警衛員,我們的無産階級覺悟到哪去了?動作要麻利,下手不能軟。個别表現不及格的新兵,另外補課。

峭河打下後,找遍了各個角落,始終不見楊四子的影子。

亮劍中殺了魏和尚的土匪楊四子,解放後毀容潛伏,和老婆吵架暴露

原來,土圍子被炸開後,楊四子見大勢己去,化裝成老百姓從道地逃走,一路跑到了石家莊。

在石家莊,楊四子還想組織還鄉團,可是他的骨幹被殺光了,再也拉不起隊伍。1947年11月,石家莊解放後,又流竄到安陽、鄭州。

1949年4月,渡江戰役打響,國民黨吳化文部改編的人民解放軍第35軍最先攻入南京,進占“總統府”。

楊四子從報上看到消息後,憑借與吳化文舊部的救命交情,前往南京投奔。

1950年1月,解放軍35軍被裁撤,楊四子留在了南京。

楊四子知道自己民憤極大,為了躲避追捕,

他用香頭把臉燙成麻點

,改名唐忠,在南京做起了小買賣。

他小心謹慎,深居簡出,切斷與熟人及老家的一切往來。

1953年9月21日,楊四子和小老婆因瑣事吵架。小老婆指着鼻子罵他:

你再不老實,我就告發你當過土匪!

亮劍中殺了魏和尚的土匪楊四子,解放後毀容潛伏,和老婆吵架暴露

隔牆有耳。這句話被鄰居聽到,馬上報告了街道治安委員。

楊四子由此暴露身份,被捕歸案,同年押回武安。

武安縣人民政府召開了萬人公審大會,控訴楊四子的罪行,會後執行槍決。槍聲一響,楊四子剛倒下,還沒斷氣,懷着血海深仇的當地群衆,争先恐後,沖破警戒線,把楊四子剖腹挖心,倒上煤油,用柴火點了“天燈”。

為非作歹的大土匪楊四子,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