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新現象:有家不能回,合家團圓是奢侈

作者:茉莉修行

#讓愛回家#

春節新現象:有家不能回,合家團圓是奢侈

年關将至,由于國内一些城市和地區疫情的局部蔓延,讓“回家過年”這個話題變得異常沉重。

尤其是對于那些常年漂泊在外的遊子們,能否順利回家過年,更像是壓在他們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好不容易盼來了舉家團圓的時刻,卻因為疫情的嚴管嚴控,他們隻能響應政府的号召,放棄回家的念頭,選擇就地過年。

近日,河南的一位老人相繼接到兩個兒子的電話,兒子們表示因為疫情原因不能回家過年了,母親強忍着淚水挂斷電話後捂臉哭泣。

這位母親失望難過的心情,無疑代表着成千上萬父母的心聲:兒女歸家,春節合家團圓是對每位老人最好的精神撫慰。

自從我居住的城市報告有新增的病例後,我也每天憂心忡忡地捧着手機,祈願這場疫情能夠踩個急刹車,就此戛然而止。讓這些遠走他鄉的打勞工能夠無所顧忌、喜笑顔開地回家過一個祥和的春節。

1月3号我在網上搶到了回老家的高鐵票,那一刻的心情絕對比中了500萬的大獎還要興奮激動。

我雙眼緊盯螢幕,生怕有一個閃失,又提示出票失敗。直到我看到購票成功的消息,我這才松了一口氣。

回家的車票終于有了着落,我第一時間就想把這一好消息告訴遠在家鄉的父母。二老接到我的電話,竟然高興得像個孩子,他們争先恐後地向我彙報,今年的年貨他們又多置辦了哪些東西。

老爸今年還專門托人做了一些好多年我沒有見過的糍粑,隻為了讓我們回家能夠嘗盡道地的家鄉味。

老媽自從得知我們一家要提前回家的消息,身子骨也變得硬朗了起來,以前無論去哪裡,都巴不得讓老爸用電動三輪車載着她。

然而這幾天,她卻一改往日的作風,竟然樂意步行三四公裡的小路去街上趕集,身上還馱着大包小包的東西,走起路來風風火火的樣子,俨然讓她忘記了她有多年的腰疼毛病。

春節新現象:有家不能回,合家團圓是奢侈

1月7号深圳疫情突然來襲,我看到網上公布的陽性确診病例後,美妙的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冰點。幾次三番拿起手機,想告訴父母我可能回不了家的實情,可我又不知道如何開口。

直到1月14号,我看到疫情已經蔓延到了深圳周邊的其他幾所城市,經過激烈的思想鬥争,我最終還是退了好不容易搶來的車票。

當老媽聽到我們确定不回家的那一刻,先前高漲的聲音一下子低落了,電話那端是久久的沉默。半響她從口中擠出幾個字:“如果實在不能回家,我就把這些臘貨全部寄給你,在外面過年哪裡吃得好……”

“一個紙箱裝不下,那就裝兩箱”,老爸也在一旁補充道。聽到兩位老人喃喃自語的聲音,我的心裡不禁五味雜陳。

視訊我是不敢開了,我害怕看到父母那雙失望難過的眼神,跟他們草草聊了幾句,我借故有事要忙,匆忙挂斷了電話。隻好讓二老先平複一下失落的心情,之後再想方設法去安撫這兩個老小孩。

從前我一直以為回家是一件多麼平常簡單的一件事情,可如今卻變成了一種奢侈。

接連三個春節,我都做了詳細而周全的計劃,但最後我們均被嚴防嚴控的疫情阻擋在了千裡之外的異鄉。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在疫情陰霾的籠罩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充滿了太多心酸和無奈。

祈願各地不要再有新增的病例,哪怕能夠趕上除夕回到老家,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春節新現象:有家不能回,合家團圓是奢侈

随着年歲的漸長,當我們成家立業之後,身上肩負着越來越重的生活壓力,我們卻發現小時候曾經令我們欣喜若狂的新年,似乎失去了它原來的魔力。

雖然嘴上念叨着不想過年,但心中仍對新年有很大的期盼,仍然保持着對春節強烈的向往,這或許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情結吧!

回家之路無論充滿多少艱難險阻,但依然阻擋不了我們回家的決心。

即便是在交通工具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依然會看到蜷縮在車廂裡某一個角落的身軀,深夜扛着大包小包,強忍着疲憊不堪湧動在車站的身影,他們克服重重困難,隻為了心中的一個堅定信念:過年了,我一定要回家。

春節新現象:有家不能回,合家團圓是奢侈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了一個讨論今年能否回家過年的小文章,下方有個網友留言:“深圳不是我家,我爬也要爬回家”。那一條簡單而質樸的留言不禁讓我熱淚盈眶。

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選擇回家過年是一個深入骨子的習慣,也是一種堅不可摧的信仰。無論我們走多遠,我們也不會忘記生命根基的發源地,生我養我的那個家才是人生真正的歸宿所在。

對于每個普通的勞苦大衆來說,生活的最好儀式感莫過于春節了。有了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存在,我們才能在簡單如水的小日子中去發現人生非同尋常的意義。

春節新現象:有家不能回,合家團圓是奢侈

特别喜歡《小王子》一書中狐狸所說的一句話:“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這句話告訴我們:你在平淡無奇的每一天中,因為有了儀式感的出現,讓原本好像就是複制粘貼的生活,突然彰顯出了不一樣的色彩。

那些平日裡不得相見的人,放在普通的日子,見了也是高興。可要是在春節相聚,卻有種格外的感覺。

在外拼搏的人兒,打心底裡都有種孤獨的感覺。平時被忙碌的工作占得滿滿當當,而到了過節,工作一時按下了暫停鍵。跟家人團聚,與親人互訴衷腸,無處宣洩的情感便有了一個出口。

重要的儀式感是撫慰心靈的一碗雞湯,它能讓我們暫時忘掉昨日的不快和憂愁,體會怦然心動的感覺,進而重獲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春節對于中國人的意義,是曆經多少歲月都無法消減的。因為在這一天,“團圓”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翹首以盼的歡喜。

春節新現象:有家不能回,合家團圓是奢侈

孩童時期我隻是覺得,春節是一個有好吃好喝好玩的節日。直到長大成人之後,我才意識到團圓是一件多麼令人幸福的事情。家人團聚、父母唠叨、孩童歡笑,團圓的日子裡,每一刻都充滿幸福的滋味。

最美不過家鄉味,最真不過家鄉情。

家是心靈的寄托,也是夢想啟航的地方。

我們這一生走過無數的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回家的路。

這一年,我放棄了很多想做的事情,唯有回家這件事永遠也不想放棄。

願疫情早日煙消雲散,讓遠方的遊子們回家的願望都能如願以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