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eLink的殺手锏和遠端辦公軟體的另一面

摘要:看WeLink如何從内到外,為廣大企業使用者帶來數字化辦公轉型上的突破?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群《【大廠内參】第11期:WeLink的殺手锏和遠端辦公軟體的另一面》,作者: 華為雲社群精選 。

WeLink的殺手锏和遠端辦公軟體的另一面

在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中,最容易被大家忽視的數字化辦公的實踐,這兩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不少企業被倒逼着走上了數字化辦公。僅以遠端線上辦公為例,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遠端辦公使用者規模達3.46億,半年增長率高達73.6%。

如今,雖然不少企業回歸到了線下辦公,但遠端辦公也成了大部分企業的正常化辦公模式。

以遠端辦公軟體WeLink為例,作為華為多年數字化實踐經驗的集大成者,自2019年正式對外釋出以來,飛速成長。僅在疫情期間,WeLink新增企業使用者數十萬,新增日活使用者數超100萬,業務流量增長50倍,如今的日均聯接次數高達1600萬。

那麼,它是如何從内到外,為廣大企業使用者帶來數字化辦公轉型上的突破?

軟硬協同能力:别人沒有的,WeLink有

WeLink源自華為自身數字化辦公轉型實踐,也決定了它和其他線上辦公軟體的不同之處:将華為的軟硬體深入融合,并在雲上幫助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在華為,WeLink可以實作跨越170個國家、20種語言、1028個辦公場所的高效協同辦公。以最常見的會議場景為例,WeLink也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能夠實作雲和端高品質協同的視訊會議系統。

這也得益于華為視訊會議系統的天然優勢,據IDC 的資料,華為視訊會議系統連續多年在中國市場穩居第一。它融合了華為在算力、媒體、通信、AI以及端邊雲協同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實力不俗。

WeLink的視訊會議接入方式也非常人性化,不需要額外下載下傳軟體,隻要有個二維碼或者會議連結,随時随地任何裝置都能直接入會。

WeLink的殺手锏和遠端辦公軟體的另一面

對于許多以視訊業務為主的企業團隊來說,WeLink有個獨家功能也非常實用:隻要帶寬允許,無需額外部署硬體便可在WeLink上秒開百兆視訊。也就是說,同僚發給你一個1080P的視訊,你收到後可以直接打開。

除此之外,在華為雲AI能力的加持下,WeLink視訊會議支援美顔、智能攝像頭跟随等等功能。

WeLink與華為底層通信技術的一體化融合也展現出它的業務部署優勢,如果企業想通過WeLink部署高清視訊會議專線,可以參考五步帶你體驗華為雲WeLink高清視訊會議專線部署,從業務場景分析到配置步驟,一步步教你完成部署。

另外,華為自有的硬體能力進一步提高了WeLink的視訊能力。

華為企業智慧屏(辦公寶)就是一個例子,作為一台與華為雲WeLink緊密整合的硬體終端,它可以實作三秒投屏,語音操控、标注和闆書,并且以獨有的1080P超高清視訊和4K資料共享,多方遠端無縫協同,提供極佳的會議體驗。

企業智慧屏和WeLink的融合,不僅可以承擔企業内部高品質音視訊溝通、遠端雙向協作的任務,還能作為企業各類管理系統、指揮系統與大資料BI的互動入口和協同中心。在智慧屏 +WeLink = ?中,描述了當智慧屏有了WeLink,它如何重新定義辦公流程和場景。

WeLink的殺手锏和遠端辦公軟體的另一面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相比較其他網際網路企業,華為雲可以在WeLink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軟硬體協同優勢,同時将WeLink與5G/雲/AI/IoT等聯接起來,聯接企業的團隊、業務、裝置和知識,讓企業的溝通流、業務流、資料流遷移到雲端,做成政企數字化轉型的“黑土地”。

視訊會議能力之外,WeLink在華為雲瑤光、容器等各類底層技術的助力下,可以靈活承載更多的業務流量壓力。

打個比方,每天的8:30-9:30是WeLink最繁忙的時段,健康打卡、簽到、視訊晨會……業務激增需要消耗更多的雲伺服器。為此,華為雲瑤光智慧雲腦會依據企業注冊使用者數增長曲線及各時段業務壓力模型,預測分析WeLink對計算能力的需求, 再通過智能混部技術在大資源池中動态騰挪資源,實作高峰期每分鐘1000台雲伺服器的自動擴容能力。

另一方面,從消息到語音子產品、視訊會議系統,華為雲WeLink核心業務采用全容器化架構,結合華為雲容器引擎單叢集百萬容器的超大規模支撐,可迅速在新擴容的雲伺服器上啟動業務,每秒最快可新增1000業務執行個體,大大降低了業務高峰時段的斷線率、故障率和請求等待時長。

一句話總結,WeLink內建了華為内部的最好技術和最佳實踐,進而為企業構築數字化辦公最優體驗。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數字化辦公軟體?

很多人認為微信、QQ這些軟體來溝通工作,就是數字化辦公。但實際情況是,考慮到企業業務的特殊性,既有的社交工具既不合适,也難以承載企業的全場景辦公需求。

與單一的社交軟體不同的是,華為雲WeLink定位是企業數字化聯接器,通過聯接團隊、聯接業務、聯接知識、聯接IoT,讓聯接更簡單、更高效、更有溫度,助力企業實作數字化轉型。

WeLink于2016年立項,2017年1.0版本在華為内部上線,直到2019年對外釋出,它是華為基于自身實踐進一步對外輸出的數字化辦公産品。是以,WeLink誕生即成熟,在無心插柳的WeLink能帶領華為數字化走多遠?這篇文章中,WeLink的負責人詳細談到了這個産品是如何被孵化出來,以及它背後的數字化辦公轉型經驗。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WeLink具有濃厚的華為基因,是以,它能通過安全、開放、智能的技術解決方案,滿足企業雲端全場景辦公需求以及營運精細化管理。

安全:保證企業資料不流出

“遠端辦公”、“異地辦公”雖然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相應地也帶來一定的安全風險。在Gartner釋出2021年八大安全和風險管理趨勢中,第三個重要趨勢就是遠端辦公。報告中提到,許多企業機構需要重新設計适合現代化遠端工作空間的政策和安全工具。例如重新審視資料保護、災難恢複和備份政策,確定它們仍然适用于遠端環境。

為此,WeLink設定了重重屏障,通過技術支撐,實作進不來、找不到、拿不走、看不懂、搞不壞、賴不掉。

WeLink的殺手锏和遠端辦公軟體的另一面

一是裝置安全,確定接入辦公軟體的裝置自身環境要安全可信。

二是終端安全,安全沙箱内置在WeLink中,防止資訊拷貝粘貼到外部。檔案分權分域管理,檔案下載下傳權限需單獨申請,有效防止企業檔案外洩,并支援遠端擦除等等。保證企業資料在應用内流轉,減少外洩風險。此外更有國密算法的保密通信,實作一機一話一密。

三是流量信任,專用通道權限控制,應用級VPN保證接入安全,且基于應用與人員配置不同政策,確定資料安全傳輸,企業内部資料不流經網際網路。

四是資料信任,企業在遠端辦公中,CEO最關心的往往是資料是否安全。WeLink有着完善的消息和資料加密保護機制,保證資料在應用内流轉。

  1. 加密存儲和密文檢索:對企業重要的資料,如IM、通訊錄中的敏感資料加密存儲;用獨特的密文檢索技術,在記憶體中還原,滿足搜尋等用途。
  2. 通路控制和動态脫敏:對資料庫進行細粒度管控,相關人員隻能查找脫敏資料。
  3. 資料庫入侵防禦:基于華為資訊安全多年攻防經驗的入侵檢測、防禦;SQL注入攻擊防禦,可疑或者危險的查詢無法到達企業租戶資料庫;蜜罐技術及時主動感覺異常。更多詳細内容可以參考華為雲資料庫攜手WeLink保障企業雲上辦公資料穩定可靠。

資料之外,WeLink也非常關注應用的安全,其中由安全網關控制應用通路,它會分析賬号可以通路的應用範圍。安全網關在這些資訊的基礎上,來動态變化通路政策,判斷哪些應用是否可以通路。再基于通路資源的授權,通過政策引擎對員工的通路權限做細粒度判斷,基于使用者角色來進行資源控制。

WeLink恪守“上不碰應用、下不碰資料”的原則,賬号資訊不與個人的社交關系關聯,員工離職後賬号登出,做到所有資料歸屬企業。

上線不到1年,華為雲WeLink斬獲多項權威證書,截止目前,華為雲WeLink已獲得50+包括雲服務安全體系認證、安卓綠色聯盟純淨級、ISO安全體系認證、國家計算機等保三級等證書在内的安全權威認證。

綜上,WeLink從軟硬體方面同時發力,提供“芯-端-管-雲”的全鍊路線上辦公解決方案。手機側晶片和算法雙重加密,保證終端的資料安全;支援移動端到企業内網的專屬應用VPN,企業内部資料不出網際網路,保證資料鍊路不被監聽和篡改;雲端縱深防禦,敏感資料加密存儲,資料不出雲。

智能:最懂業務的AI員工

線上辦公場景下,許多正常型動作都可以借助AI完成,進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體驗。以WeLink在移動平台上內建的AI助手小微為例,隻需要說一句“小微,我想面對面建群”,頁面會自動跳轉到建立好的群頁面。據悉,小微可以直達找人、找郵件、預定差旅、報帳費用、儲值卡包等100多種業務場景。

WeLink的殺手锏和遠端辦公軟體的另一面

使用WeLink的企業還可以借助華為雲的AI能力建構企業知識問答庫,囊括企業FAQ、企業各類流程指引等,打造7*24小時員工智能自助客服,自動解答員工問題,實作語音找應用。

看似簡單的一問一答,背後是複雜的業務場景,為了滿足不同業務場景的個性化需求,WeLink對AI助手進行标準化的定義:面向不同場景完全開放,一語直達、一鍵推送、一套元件。通過标準實作了AI服務的開箱即用,業務隻需要關注個性化能力。

基于此,WeLink總結出辦公領域的AI+服務平台:

第一層是通用的AI能力, 比如智能推薦、資訊查詢、找人、呼叫、語音轉文字、翻譯等等。

第二層是智能型的平台能力, 當我們有新的業務場景、知識庫等等,不需要從頭建構端到端的AI服務,隻需要基于場景準備好問答形式的語義、語料,導入到平台即可生效。這一層通常和智能搜尋服務相結合,讓業務接入AI更簡單和準确。

第三層是更高階思維模式, 基于自然語言的了解進行機器人的思維訓練。

三層架構的遞進,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智能辦公需求。用AI的通用能力,實作快速找人、語音轉換、7種語言翻譯等;通過智能層面的能力,讓搜尋變得更智能,舉個例子,WeLink的拼音首字母快速搜尋,會根據使用者的部門關系和過往聯系找出想要找的那個人,不為重名煩惱,這也是其他軟體所沒有的;最後基于自然語言的了解,讓AI更懂人,大大提升辦公體驗和效率。

從統一AI服務入口到建構AI+服務平台,WeLink讓AI服務場景化,建構“機器人”來替代人的工作,降低成本,最終達成AI助力智慧辦公的目的,帶來體驗和效率的提升。

開放:一個APP,搞定所有業務

智能之外,企業對辦公軟體的開放和擴充性也非常關注。舉個例子,企業老闆肯定希望一個APP解決所有的辦公需求,如果有新的需求,開發人員也能在短時間内接入到辦公軟體中。

這一點,基于華為多年辦公經驗積累的WeLink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早年,華為開發了大量的 APP,僅内部使用的 APP 就有幾百個,APP 的出現本應是友善人的存在,在當時反倒成了負擔。一方面對最終使用者來說很難形成統一的入口,使用者體驗很不好。另一方面由于業務變化快,APP 維護成本、版本疊代周期無法滿足訴求,同時重複建設很多架構、公共能力也帶來人力成本上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為雲 WeLink 誕生了,一個 APP 實作所有辦公需求,它通過搭積木的方式自由組合業務能力,這也是WeLink開放能力的開始。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WeLink的We 碼,它是用于連接配接企業業務的WeLink小程式,主要是ISV(內建服務商)以及企業自身來開發維護。We 碼提供豐富的JSAPI 能力,向開發者開放移動原生能力以及WeLink 核心能力。華為雲WeLink暗藏黑科技,100行代碼輕松實作小程式開發闡述了We碼平台架構的核心部分以及詳細的開發流程。

WeLink的殺手锏和遠端辦公軟體的另一面

如今,WeLink開放平台具備完善的底層開發能力,提供海量标準API、通用模闆及豐富的工具鍊。它能夠快速對接企業業務,打造統一辦公入口。通過開放平台,WeLink從兩方面幫助客戶:一是企業利舊,二是企業創新。

利舊考慮的是如何将舊資料轉到新平台上,把原有業務系統和應用對接到統一平台。針對企業利舊,WeLink提供的方案是資料內建和系統內建接入。

其中內建主要是将原有應用系統接入WeLink平台,其中,大型企業可以用華為雲的Roma建立企業的資料資産,實作資料内外部的內建,以API的形式調用資料。系統接入包括實作統一身份、統一認證、統一權限等,可以通過認證協定的方式,免開發直接把企業應用內建WeLInk并在WeLink的多端展示。

創新則是指建立系統,WeLink提供了低代碼平台,讓企業開發人員像拼樂高積木一樣組合IT系統:使用者在AppCube中通過拖、拉、拽就可以生産應用并且釋出到WeLink。這樣不僅降低了開發者的專業技能要求,也避免了後端服務的開發,同時因為雲容器架構的天然型,原來的系統運維也能夠交給低代碼平台去做。

企業創新另一個關鍵技術是Serverless,WeLink和華為雲的函數工作流搭配使用,隻要遵守邏輯的開發,即可一鍵達成應用的部署。免運維,并且提供強大的資料診斷和可視化能力,降低開發時間,做到資源彈性伸縮。

WeLink的開放,讓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避免重複投資,快速複用固有流程,逐漸演進統一平台,靈活适應業務的變化。

在今年7月剛召開的華為雲TechWave智能辦公專題日上,華為雲WeLink資深技術專家探讨了安全、開放和智能,更多細節可參考華為雲TechWave智能辦公專題日的分享。

WeLink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WeLink重在“聯接”,它連接配接的不僅僅是企業的員工和業務,還有鄉村教師和城市教育,病患和醫生,學生和老師。

在企業數字化實踐方面,華為雲WeLink讓制造再更新,助力三江電氣數字化轉型之路。在平常辦公中,三江電氣的員工可以一鍵拉起音視訊會議,提高會議效率、降低成本。同時,他們正借助WeLink完成生産管理的數字化,比如計劃排程管理、生産排程管理、庫存管理等等。

在3000人無縫連接配接,WeLink助力華榮科技全場景數字化辦公中,智能制造企業華榮科技的四大生産基地分布在各地,他們希望雲端辦公室讓公司資訊、檔案實作多端協同,也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確定安全。但普通社交軟體,缺少針對辦公場景的加密解決方案,每傳一次檔案,就感覺把檔案公開到網際網路上。WeLink的安全解決方案就切中了華榮痛點, 讓他們以“上雲”為契機,将過去零散、割裂、各自為戰的人、裝置、業務串聯起來。

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浙大一院緊急部署華為雲WeLink遠端會診系統實作遠端抗“疫”,浙大一院通過華為雲WeLink及TE系列高清視訊終端部署遠端會診系統,在最短時間内完成多院區的遠端會診接入。得益于WeLink視訊會議能力,保證了遠端醫療視訊的高清晰度和穩定性。

同樣是疫情期間,青島某職校用WeLink打造了一套完整、全面、立體化的疫情防控系統, 用資訊化手段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學校師生通過手機APP健康打卡,全面掌握學校師生健康資訊;采用數字化手段高效處理學生審批流程,使用自動化手段提升學校行政審批事務,實作“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WeLink的殺手锏和遠端辦公軟體的另一面

為了縮短城鄉教育不公平的鴻溝,WeLink與友成基金會的“特崗青椒計劃”項目合作, 一線優秀教師通過WeLink直播的方式為遍布全國的鄉村教師上課,幫助它們提高教學能力。其中,以知識分享為中心的資源共享平台,可以集中管理課件、教學資源等,老師可以随時學、反複學優質教學内容。WeLink故事 中,許多鄉村教師留了言,講述了WeLink通過連結知識給他們帶來的改變。

在智慧教育方面,WeLink還能将所有智能應用和裝置融合互通,WeLink智慧教室的整體架構采用“雲邊端”架構,通過5G網絡把教室裡的一切與雲端連接配接起來,實作線上線下融合智慧教學,支援随時随地的教和學,精細化的管理和評價。

技術的意義莫過于此。

結語

企業數字化的本質是降本增效,WeLink雖然是一個辦公軟體,但它不僅承載着企業的遠端協作辦公,也用獨有的技術能力,成為企業數字化的最佳實踐入口,幫助不同企業去完成數字化的轉型和更新。

點選關注,第一時間了解華為雲新鮮技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