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在我們的傳統的觀念裡,自古婆媳是天敵,為什麼婆婆和兒媳婦就不能和平相處,互敬互愛呢?最關鍵的一點就在于他們都愛一個男人,而這個男人卻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我們都知道,男人是天,是家裡的頂梁柱,他是女人的依靠。而衡量一個男人是否真性情、好漢子、純爺們的标準之一則是:低頭盡顯溫柔,昂首直面江湖!如果讓一個男人來處理家庭沖突和婆媳關系時,他們會如何解決呢?

一、兒媳抓傷婆婆臉,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為哪般?

來自平頂山市葉縣的李女士求助時失聲痛哭,讓人很是疑惑,當李女士掀起自己的帽子後,讓人大吃一驚,隻見李女士的整張臉都被抓花了,上面都是血痕,模樣慘不忍睹。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有人說,愚蠢的人經常顯示厚顔的暴力。李女士說這都是兒媳婦楊紅霞幹的,當時兒媳婦就像瘋了一樣向她臉上和脖子上抓,絲毫不顧及她是長輩,她哭着說“我平時對她那麼好,她竟這樣對我”。兒媳婦對她造成的傷害讓她沒臉見人,這讓她很是崩潰。

愛美是人的天性,李女士拿出手機讓調解員看她以前漂亮的模樣,隻見照片中的李女士膚白貌美,精神十足,再看現在這滿臉的抓痕和傷心無助的神情,真是天壤之别。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而她的兒子張小陽表示,那天媳婦和母親打架的時候,他并不知道,聽到動靜他起床出去看時,她們已經打完了,看到母親受傷的臉他說要報警,可媳婦起身就走了。

在市區的另一套房子裡,見到了張小陽的妻子楊紅霞,讓人吃驚的是,她的臉上也有傷。問她怎麼回事時,她直言不諱地說和婆婆打架了。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孟子曾說:“小不勝大,少不勝多,弱不勝強”。婆媳之間如果發生戰争還真不是一件小事,看到二人的臉,你就會明白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道理,這媳婦真不簡單!

楊紅霞說,那天晚上她和老公發生沖突并動了手,丈夫要起訴和她離婚,楊紅霞不想離,因為有孩子。第二天她過去給婆婆說,她是想讓婆婆阻止張小陽起訴離婚,因為家裡是婆婆當家。她告訴婆婆,不管你們怎麼弄,這孩子她必須要。可是婆婆卻和她動了手。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婆婆李女士急忙解釋,當時她在床上躺着,媳婦就朝她跟前走,走着說着就去打她,她在床上也起不來,當時她連衣服都沒穿,媳婦對着她又是挖又是抓,她把媳婦推到一邊去,然後媳婦就弄個尿盆兒倒到她的頭上。一看媳婦這樣對自己,李女士就伸手抓向媳婦。

聽罷婆婆的一番哭訴,楊紅霞并不認可,她搶着說是婆婆先拿着尿盆倒她的,還扇她的臉。因為這個家是婆婆當家,是婆婆先罵她一句她還了一句,婆婆就過來和她動手。可婆婆說她這麼大歲數了,不會說瞎話。兩人各執一詞,吵得不可開交。到底是誰先動的手,婆婆說婆婆的理,媳婦說媳婦得理,兩個人都滿腹委屈。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看到兩人的争吵,讓我想起《兩個女人的戰争》裡的經典台詞:我要争的,就隻是一點點的幸福而已。

常言說得好,婆婆有德,媳婦賢。看到她們婆媳如此大打出手,互相傷害還都在推卸責任,還何談幸福。婆婆沒有長輩樣,媳婦沒有晚輩樣,難怪她們都沒臉見人。

讓人疑惑的是,小夫妻過不下去,是他們兩個人的事應該兩個人協商解決,楊紅霞為何去找婆婆争孩子,最後還跟她糾纏不清呢?

二、我的婆婆太當家,溝通不成就“互掐”

楊紅霞哭着說:“我氣死了,我愛生氣,中醫大夫都說了,你再生氣就要你的命了”。

婆婆氣憤地說“我也哭吧,我也心情不好,我天天生的給她變成熟的,連她看病都是我花的錢,她竟然這樣對我,我虧不虧呀?”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一個愛生氣有性命之憂,一個對媳婦好又花錢卻得不到媳婦的感謝,覺得太虧。看來婆媳之争往往被認為是兩個女人不可避免的戰争,不管是來自經濟利益還是來自情感、倫理、心理等方面的沖突,這些沖突幾乎在衆多婆媳之間得以展現。

讓人奇怪的是,婆媳二人在激烈地争執和指責對方時,李女士的兒子張小陽隻是低着頭坐在一邊,沉默不語。能看出來他和母親是一派,和媳婦遠遠地坐開。

李女士說,類似最後一次的打架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就在今年的8月份,兒媳婦還把她給打了。那天,孩子中午在那兒睡,李女士去給叔叔送了點水果,就在門外站了不到五分鐘,恰巧兒媳婦打來電話,孩子醒了就接起電話在那哭,兒媳婦回來就對她大發脾氣。

然而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在事情發生的第二天,孫女玩手機又被兒媳婦給發現了。而這一次兒媳婦兒徹底被激怒了,把她暴打了一頓。李女士拿出了那段視訊,讓人看了很是無語。隻見視訊中楊紅霞跑過來騎在婆婆身上,掐着婆婆的脖子,旁邊是孩子無助的哭聲。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楊紅霞說,她和婆婆因孩子玩手機也吵過很多次,最後一次徹底她爆發了,那天她把婆婆的手機摔了,抱着孩子就走了。對于打人的視訊,楊紅霞表示,是因為她父親剛去世,她正在傷心中,再加上她母親得了癌症,讓她煩躁不安很是心疼,正巧婆婆的帶娃方式讓她煩心。婆婆聽她這樣說 :你知道心疼你媽,你咋不知道心疼我呀?

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婆婆明知道兒媳婦家裡遭遇了變故,她應該了解媳婦的心情,帶好孫女,幫助兒媳婦解決後顧之憂這是人之常情,偏偏她帶娃不操心還強詞奪理。而兒媳也有自己的問題,心情再不好,但是不能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太傷感情了。

人的外表有時真的能蒙蔽人的眼睛,楊紅霞長得漂亮、文靜,可她的行事作風卻這麼火爆、兇悍、野蠻,看她留給婆婆臉上的紀念還有那段暴打婆婆的視訊,真的不敢相信是她所為,她這種行為已經觸動法律底線了。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楊紅霞說她和丈夫結婚五年了,按理說兩個人已經磨合得差不多了,可是她和丈夫的關系卻自始至終都很緊張,丈夫對她輕則辱罵,重則毆打,這樣的行為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而她和老公平時相處,因為一句話就會打架。隻要她說婆婆一句不好,兩人就會打起來。但她的丈夫卻說她不講理。在楊紅霞看來,老公太不會做事了,有時候兩人發生一點事老公就會添油加醋地跟老人說。

在他們夫妻沖突中,其實楊紅霞身上也存在着不足,單單說家務事兒這一塊兒,衣服髒了不洗,這些事情你處理得确實不夠妥當,想要解決問題,就該想想怎麼去溝通?第一你可以自己去幹;第二你可以指揮老公去幹;第三可以直接跟婆婆說,因為最近工作有點忙,這個活我幹不了,你幫我們幹點兒,不要頤指氣使,不要帶着情緒,應該開誠布公地去講。

經過勸說,雙方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楊紅霞也明白自己的行為太過分,主動上前向婆婆道歉。聽到兒媳婦的話,李女士表現得非常大度:“你是孩子,我是長輩,隻要你對我沒啥過分的,我不會說你啥,我還能原諒你”。兒子看見媳婦和媽媽互相諒解,他也拉起了兩人的手表示以後一家人要好好過日子。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情感分析:

有人曾這樣說過,一個女人會影響到三代人,乍一聽覺得有些誇張,細細想來,卻也如此。好妻子是家庭的支撐點,好母親是孩子成長的導航,好的兒媳婦是婆媳關系穩固、持久、和諧的重要因素之一。

1、婆婆太強勢,應學會體面退出

常言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在他們這個家庭中,最關鍵的是婆婆存在的問題最大。都說先有好婆婆才有好兒媳婦,身為婆婆,和兒媳婦大打出手,不斷參與他們小夫妻的生活,有失一個長輩的威嚴和尊重。

從所有的對話交流中,看得出來李女士确實性格比較強勢,對兒子也比較偏袒,在一個家庭裡面,作為一個長輩,經驗比較豐富,可以給兒女做一些保駕護航的事情,不管他們兩個怎麼樣,那是他們的日子,老人隻可提建議少參與。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不能否認李女士是位好母親,她在家帶孫女,給兒媳做飯還給她錢看病,對兒子也很愛護,可為什麼還讓自己傷痕累累呢?就在于家庭出現問題時,兒子處理不了,她當了代言人。我們都說,父母是兒女堅強的後盾,但不能過度幹涉,如果你做得太多,反而會讓兒女沒有進取心。是以,兒女成家後,父母應該學會體面退出,隻要大膽放手讓他們學會獨立,他們才有能力解決家庭問題。

2、男人是婆媳沖突的關鍵人物

在整個家庭關系中,男人才是關鍵,有的喜歡兩頭傳,結果沖突激化。有的喜歡兩頭裝聽不見,選擇逃避。

婆媳關系的實質是兩個女人争奪一個男人的愛,是以,要想擁有和諧的婆媳關系,決定權在男人身上,如果男人學會有技巧性地去處理家庭關系,主動承擔和解責任,就會家和萬事興。

在他們家中,兒子有些太依賴母親了,為人處事缺乏主見,母親和妻子多次發生打架事件,他都沒有處理好,隻說她太不講理了。到底怎麼不講理,他并沒有實質性建議。

丈夫要起訴離婚,妻子怒找婆婆理論,婆婆大哭:她瘋了一樣抓我啊

而母親受傷嚴重,他要報警時,妻子卻起身離開,于是母親隻能有委屈肚裡咽,兩個女人他誰都保護不了,又誰都不敢得罪,這是他最不成熟和懦弱的地方,感覺他作為一個男人特别窩囊。

3、如何做一個好媳婦?

婆媳關系其實相處也很簡單,常言說得好,我心換你心。雙方隻要實事求是,做事客觀一些,理性一些,處理問題要符合人的心理特點和人性的需求,就能做得很好。而最恰當的婆媳關系是既親又疏,親疏有間。

要知道好婆婆靠哄,一般現在的婆婆都願意在家帶孫子孫女,作為兒媳婦這是一種福氣,有婆婆替你分擔家庭壓力,你要學得有智慧些,而學會贊美婆婆就是首選項,吃了婆婆做的飯記得說一句“您做的飯真好吃”,看到婆婆給你帶孩子做家務,你适時說一句“媽,你辛苦了”,效果肯定不一樣。

作為兒媳要學會換位思考,我們現在可能會常常跟婆婆有争執,等到三四十年後,自己也會成為别人的婆婆,你就能體會到現在婆婆對你的想法。人與人相處,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作為晚輩,我們首先要先尊敬老人,才能得到公婆的關心和愛護,雙方互相了解、彼此包容才是維系婆媳感情的一個途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