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他之後,世界足壇再無教父

前不久,老帥塔瓦雷斯告别了烏拉圭國家隊主帥的位置。事實上,“下課”這個詞用在塔瓦雷斯身上顯得有些刺眼,對于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來說,烏拉圭足協的決定沒有讓人感到足夠的尊重。不過這就是殘酷的現實,烏拉圭國家隊不得不告别他們的“教父”。

自他之後,世界足壇再無教父

二進宮

塔瓦雷斯的球員生涯平淡無奇,而除了球員身份,他還是一個國小老師,這也是他經常被球員們稱為“老師(El Maestro)”的原因。

塔瓦雷斯在33歲那年成為了一名教練,40歲時成為了烏拉圭國内第一豪門佩納羅爾俱樂部的主教練,并在1年之後第1次拿起烏拉圭國家隊的教鞭。

作為南美乃至世界足壇的強隊之一,烏拉圭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走向沒落,連續缺席了1978年和1982年2屆世界杯,而在1986年世界杯上,終于晉級決賽圈的他們又止步于1/8決賽。

自他之後,世界足壇再無教父

1988年9月正式成為烏拉圭國家隊主教練的塔瓦雷斯率隊參加了1989年巴西美洲杯和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在美洲杯上,烏拉圭拿到了亞軍;在世界杯上,烏拉圭0:2負于東道主意大利,止步16強。

意大利世界杯後,塔瓦雷斯不再擔任烏拉圭隊主教練的職務,此後他執教過意甲豪門AC以及阿根廷豪門博卡青年。2002年他從博卡青年下課,開始潛心研究足球,在此後将近4年的時間裡,他經常去烏拉圭的各家俱樂部實地了解情況。

自他之後,世界足壇再無教父

在1990年至2006年16年的時間裡,烏拉圭足協先後更換了13位國家隊主教練,而成績一直慘不忍睹。天藍軍團先後無緣1994年和1998年2屆世界杯。

2002年世界杯南美區預選賽,烏拉圭排名第5,在附加賽客場0:1、主場3:0、總比分3:2淘汰澳洲後才得以進入決賽圈。該屆世界杯上,烏拉圭被分到A組,最終與衛冕冠軍法國一同無緣出線。

2006年德國世界杯預選賽,烏拉圭又一次排在南美區第5的位置,而附加賽的對手又是澳洲。這一次天藍軍團主場1:0、客場0:1、點球大戰2:4告負,無緣德國世界杯,烏拉圭足球迎來至暗時刻。

自他之後,世界足壇再無教父

在沒人願意接手烏拉圭國家隊的時候,彼時已經59歲的塔瓦雷斯向烏拉圭足協送出了《各級國家隊制度和球員培養計劃》。

他認為,烏拉圭作為一個人口不多的國家,想要等待一個不世出天才的出現,來拯救國家隊的命運是很荒謬的。應該變被動為主動,從上到下去積極培養人才,改掉南美人随性踢球的心态。

此外,他還希望各個年齡段的足球培養,都能夠貫徹一個打法。他的思想和主張最終得到認可,2006年3月7日他第2次拿起烏拉圭國家隊的教鞭。

就此作别

二進宮的塔瓦雷斯将4年潛心研究所得悉數運用到執教過程中,烏拉圭國家隊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2017年美洲杯烏拉圭獲得第4名,2010年南非世界杯天藍軍團再次獲得第4名,創造了球隊在世界杯上并列第3的好成績,這也是他們在1970年世界杯之後的最佳成績。

時任烏拉圭總統穆希卡當時對塔瓦雷斯這樣說:“我很羨慕你,因為人們心目中的總統是你而不是我。”而功勳主帥則幽默地回答道:“如果你能讓烏拉圭再度成為世界冠軍,那麼國家隊主教練的工作我可以讓給你。”

此後塔瓦雷斯又連續率領天藍軍團入圍2014年巴西世界杯和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的決賽圈。在2011年美洲杯上,塔瓦雷斯帶領烏拉圭隊奪得冠軍

要知道天藍軍團上一次美洲杯奪冠還是在1995年,此時的他在烏拉圭人民心目中的威望達到了最高點。2012年,塔瓦雷斯因其為烏拉圭足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被國際足聯授予國際足聯榮譽獎。

自他之後,世界足壇再無教父

在俄羅斯世界杯上闖入8強之後,塔瓦雷斯再次率領烏拉圭隊向卡達世界杯發起沖擊。2022年世界杯南美區預選賽開局階段烏拉圭隊的表現不錯,然而從2021年10月開始,塔瓦雷斯的球隊突然崩盤

在11月的2場比賽中先是0:3負于阿根廷,後又1:4負于巴西,近5輪世預賽未嘗勝績且4連敗。前14輪戰罷,烏拉圭4勝4平6負積16分排名第7。在出線形勢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烏拉圭足協經過深思熟慮作出了解雇塔瓦雷斯的艱難決定。

自他之後,世界足壇再無教父

總的來說,塔瓦雷斯在烏拉圭足球曆史上留下了三大“法寶”,這不但對過去20年的烏拉圭足球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在未來依然會影響着這個國家的足球發展。

第一,塔瓦雷斯改變了烏拉圭足球的體制,為其指明了發展方向。在塔瓦雷斯第2次接手國家隊之前,發展體系不明确、管理混亂是烏拉圭足球最大的問題。

《各級國家隊制度和球員培養計劃》堪稱烏拉圭足球的綱領性檔案,塔瓦雷斯為烏拉圭足球确定了發展目标,并制定了詳細的規劃。

是以無論烏拉圭國家隊帥位如何更疊,其根本理論邏輯都不會動搖,烏拉圭足球都會按照他指引的方向發展下去,這是這位功勳老帥留下的最為重要的法寶。

第二,塔瓦雷斯培養出了一大批天才球員,為國家隊保留了希望。塔瓦雷斯最為重視青訓體系,認為将不同級别的國少、國青梯隊銜接起來形成球員的“培養鍊條”至關重要。

年輕球員可以憑借自身的競技能力逐級獲得提升,同時他們也始終在幾個預估他們能否成為精英球員的環節中得到考察和培養,而個性、職業性、團隊協作能力是最為核心的3個考量名額。2010年打進世界杯4強的“黃金一代”就是在這樣的體制下培養出來的。

第三,“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強大精神。塔瓦雷斯在2016年患上了極為罕見的格林·巴利綜合征,身體活動能力大幅下降,但是他始終堅持指導球員訓練,無論是拄着拐仗還是坐着輪椅。

他對球員們說:“不能沖刺跑的時候就慢下來,不能慢跑的時候就在球場上走,但無論如何都不要停下來。”在2018年世界杯上,這位71歲的老帥需要靠着别人的幫助才能走路,烏拉圭絕殺埃及之後他拄着拐杖艱難起身慶祝的畫面令無數球迷淚目。

教父終究要成絕唱?

不光是烏拉圭隊,“教父型主帥”在世界足壇都已經是稀罕物。近期曼聯戰績糟糕,紅魔球迷又開始懷念起弗格森爵士。這就像每當阿森納成績滑坡的時候,槍迷們就無比懷念溫格一般。

主流足壇,目前隻有馬競的西蒙尼算得上是“教父”,這位性格主帥執掌傳單軍團教鞭已經10年之久,給球隊帶來大大小小多個冠軍獎杯,雖然上賽季率領馬競重奪了西甲冠軍,但本賽季顯然也遭遇到了瓶頸,和不少質疑聲。

自他之後,世界足壇再無教父

很明顯,從21世紀的第2個10年開始,全世界已經進入到一個高速的快節奏時代,作為傳統體育項目的足球運動也不能免俗。足球等傳統體育項目越發變得快餐化,人們甚至已經很難再耐着性子去看一場完整的90分鐘比賽。

體育運動變得商業化,成績是唯一的衡量名額,畢竟成績要和各種經濟收入挂鈎,再加上網際網路的發達,輿論的發酵速度之快,遠非幾十年前能夠比拟。

經濟壓力和競技壓力,造成了主帥已經成為“高危”職業,越來越多的球隊、球迷、媒體對于主帥是沒有耐心的。當今足壇還能有西蒙尼存在,不知該慶幸還是遺憾。或許,上述這些動不動就執教一支球隊10年,數十年的“教父”們,恐怕以後就真的會絕迹江湖了吧。

自他之後,世界足壇再無教父

THE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