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前言

在台灣省新北市汐止區的大尖山下,有一座墓園坐落于此。從規模上看就可以想象到墓主人生前有多風光了。可現在卻雜草叢生,破敗不堪,這座墓碑的主人就是曾經有着“上海皇帝”之稱的杜月笙。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位于台灣的杜月笙墓地

提起杜月笙,他可是縱橫上海的大人物,晚年的他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舉家搬到了香港,臨終前沒有再踏上祖國的土地。對于他所做出的這個決定,還要從他的自身開始說起。

與蔣介石狼狽為奸

杜月笙出生于上海市浦東鎮,是個地道地道的上海人。由于家庭貧困,他從小就流落于上海街頭。後來在别人的引薦下,加入了青幫,來到了龍頭黃金榮的手下做事,逐漸在上海嶄露頭角。

1925年,37歲的杜月笙通過積攢下來的人脈和資源,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名叫“三鑫”的公司,用來經營鴉片生意。杜月笙也以極快的速度成長起來,并位居上海三大亨之首。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上海三大亨合影

作為上海黑幫老大的杜月笙并不滿足于此,他想要在這亂世之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進而實作跻身于“上流社會”的願望。這時,他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蔣介石。

提起蔣介石和杜月笙,兩個人早年相識于上海灘,又一起加入了青幫,關系非常好。随着國共兩黨關系的破裂,杜月笙開始倒向蔣介石,并充當起了“反共急先鋒”的角色。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政變發生之前,蔣介石多次派人前往上海,與杜月笙等人取得聯系,要求他們做好準備,以便随時打擊中國共産黨人。

杜月笙按照蔣介石的部署行動,夥同其他人一起成立了流氓武裝組織“中華共進會”,并幫助蔣介石争取到了外國租界的支援,為蔣介石接下來的行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杜月笙屠殺革命群衆

4月12日淩晨,杜月笙按照事先的安排,帶領青幫成員傾巢出動,對中國共産黨上司的勞工糾察隊發動了突然襲擊,打響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第一槍。當天晚上,他又叫來了國民黨二十六軍,準備在上海寶山路屠殺革命群衆。

4月13日,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陳群等人一起發表“宣言”,不斷诋毀中國共産黨。此後,杜月笙又夥同蔣介石一起追捕革命者,查封中央機關,殺害了大量的革命志士。

4月18日,國民黨政府宣告成立。蔣介石為了表彰杜月笙在此次“反革命”政變中發揮的作用,特地任命他為“陸海空軍總司令少将參議”。杜月笙在蔣介石的支援下,撈取了一筆可觀的政治資本,一躍成為了上海灘乃至全中國黑社會的“一号大亨”,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杜月笙舊照

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戰争爆發。杜月笙恪守了一個中國人的氣節,他沒有像張嘯林一樣當漢奸,而是不斷地支援前線,盡力支援抗戰中的中國人。

在抗戰中,他做了大量的慈善活動,不僅捐獻銀元、運輸物資,還主動捐款購買了一百多架飛機支援抗戰,受到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尊敬 。

抗日戰争勝利後,杜月笙回到上海,成功當選了上海參議會會長。由于國民黨内部的人不願意支援他,杜月笙便主動辭職,繼續深入工商、金融、文化等領域。

1948年,國民政府“行憲國大”召開,杜月笙積極支援蔣介石當選第一任總統。杜月笙積極支援蔣介石,可最後卻換來的卻是蔣介石的不信任。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蔣介石舊照

蔣經國打虎,杜月笙對蔣介石大失所望

從1946年蔣介石發動内戰以來,國民黨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導緻國民黨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一些投機的商人看到後,暗箱操作謀取暴利,緻使國統區内部的通貨膨脹非常嚴重。

物價奇高,一天能漲一百多倍,法币更是大幅度貶值,勞工們的工資都不夠吃飯,貨币失去了它本來的作用。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金融市場,更是穩定全國經濟的關鍵,蔣介石把整頓上海經濟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蔣經國。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蔣經國在上海演講

蔣經國來到上海後,做事雷厲風行,他通過發行“金圓劵”的方式吸走了上海商賈手中的大量存款,把财富搜刮到了國民政府的名下,暫時抑制住了大規模的通貨膨脹。蔣經國的這一舉動,得到了上海人民的支援,一時間,報紙上都是稱贊蔣經國的文章。

好景不長,蔣經國工作沒多久就遇上了硬茬,他把刀口對準了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的身上。剛開始,杜月笙滿不在乎地說道:“杜維屏沒了的話,我還有七個兒子呢”。

蔣介石得知後,專門緻電杜月笙,要他一定要支援蔣經國在上海的改革。杜月笙信任蔣介石,他在《商報》上公開發表聲明:“予二十年來,擁護領袖,服從政府,衆所周知。币制改革,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兩天後,蔣經國在大會上含沙射影地去說杜月笙。他指出目前有一些人仍然在投機倒把,如果被抓到的話,必将嚴懲不貸。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杜月笙的臉上一下就挂不住了,他找到了蔣經國說道:“杜維屏是我兒子,他違反了國家的規定,應當依法查辦。揚子公司的事情,你是不是也要查一下呢,不然的話無法服衆。”

杜月笙的一番話,讓蔣經國一下就明白了,因為揚子公司的幕後老闆就是自己的表哥孔令侃。蔣經國為了表示自己整治上海經濟的決心,他下令把孔令侃的“揚子公司”直接查封了。

這件事情傳到了宋美齡的耳朵裡,引起了宋美齡的強烈不滿,她撥通了電話,專門聯系到了正在北平督戰的蔣介石。

焦頭爛額的蔣介石得知消息後,把手上的事情交給了傅作義,自己則乘坐專機趕往了上海。蔣介石見到蔣經國後,第一句話就是勸導他一定要“以和為貴”。

在蔣介石的勸說下,孔令侃隻交了一部分錢就被釋放了出來,對于孔家這樣的大家族來講,錢是最不重要的,而且這筆錢并不多,這件事情也就草草的過去了。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孔令侃

孔令侃已經釋放了,繼續抓着杜維屏就說不過去了,法院左判右判,隻判了六個月的有期徒刑,沒過多久,杜月笙交了一筆保證金就把他保釋出來了。

這兩個人的釋放同時意味着上海經濟改革的失敗,蔣經國隻得辭去自己的職務,默默離開上海。杜月笙經過此事後,看穿了蔣介石的真實面目,變得不再信任蔣介石。

“上海管制計劃”失敗後不久,蔣介石被迫下野,國民黨政府面臨着更加嚴重的危機。蔣介石打心底裡恨杜月笙,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蔣介石繼續尋求與杜月笙的合作。

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蔣介石需要杜月笙來牽制旅居的江浙滬商人,避免落入中國共産黨的手中,繼續為國民黨政府效力。蔣介石不斷訓示杜月笙,想要壓榨出杜月笙的最後一點價值。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杜月笙在看報

可由于蔣介石的疏忽,國民黨内部印發了一篇名為《本黨曆史的新頁》的文章,裡面不僅指責杜月笙的所作所為,還把蔣經國在上海的“潰敗”歸咎于杜月笙的頭上,并号召大家肅清杜月笙在上海的勢力。

怒不可遏的蔣介石多次派人前去安撫杜月笙,希望他不要相信這種謠言。可杜月笙與蔣介石已經有了“縫隙”,又怎麼會輕信他的花言巧語,他在心裡對蔣介石徹底失望了。

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杜月笙事後感慨:回不去了

1949年,随着戰場形勢的不斷發展,杜月笙也開始為自己離開上海做準備了。他在表面上裝出一副舉棋不定的樣子,為的就是迷惑衆人,避免觸及到國共兩黨中的任何一方,出現什麼意外。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國民黨軍隊敗退時候的舊照

1949年3月下旬,蔣介石在上海接見了杜月笙,對着他說道:“上海的話看來很難守住了,杜先生先做好準備吧,必要的時候可以攜家人前去台灣,協助黨國共圖大業。”

蔣介石看到杜月笙猶豫不決的樣子,繼續說道:“杜先生與中央合作已經有16年了,民國16年的清黨運動中您可是立下了大功,與共産黨人結下了不少恩怨,他們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對于蔣介石的一番話,杜月笙深知其意,這擺明了就是要自己跟着去台灣。如果拒絕的話,那麼肯定會引來殺身之禍的,他接應道:“總裁,您放心,對于共黨我絕對沒有任何的僥幸心理。”

緊接着,杜月笙說道:“總裁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台灣的天氣潮濕還悶熱,我的氣喘病複發了,我想先到香港治療一下,然後再到台灣為總裁效勞,不知總裁可否應允?”說完,杜月笙故意裝出來一副氣喘籲籲的樣子。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上海地區獲得解放

蔣介石清楚杜月笙的心計,他勸慰道:“我隻是不忍心看着自己的朋友成為共産黨的刀下鬼了。”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過長江,解放了南京等地,迅速地向長江以南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4月28日,幾十萬解放軍戰士開始向上海四周進發,杜月笙也做好了離開上海的準備。

離開上海前,他做足了充分的準備。首先他準備了大量的資金,以便日後所需。其次,他還把創辦的中彙銀行的賬目理清楚,進而保住他重信義的名聲。

5月1日,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乘客輪寶樹雲号,由水路直奔到了香港。

解放軍解放上海後,上海市政府意識到了杜月笙對于新生政權安撫人心的重要性。作為市長的陳毅希望杜月笙能夠傳回上海,他想到了曾經在國民黨任職的章士钊。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章士钊

章士钊曾經擔任中華民國的教育長,在國共兩黨中他是廣結善緣,與許多的高層上司都保持着密切的聯系。

杜月笙臨危受命,專程來到了杜月笙在香港的住所——堅尼地台杜公館。此時的杜月笙身體不适,基本上每天都要躺在床上,章士钊的到來使得杜月笙的心中極為興奮,兩個人開始暢談起來。

章士钊講明了我黨的政策,他表明隻有杜月笙回到上海後,一定會受到人民政府的優待,并盡可能地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杜月笙靜靜地坐在椅子上聽着老友講着上海發生的變化以及相關的政策,還是沒有表态。

此後,章士钊在躲避國民黨特務的同時,多次前往杜公館。杜月笙經常請他吃飯,兩個人在桌上說說笑笑,仿佛回到了當年的場景。

章士钊繼續做着杜月笙的工作,可杜月笙卻意志堅定。後來杜月笙的态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直接指令衆人把章士钊架出去,不肯與他見面。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杜月笙

杜月笙看着章士钊離去的背影,不斷的回想起了之前的種種的過往,他感慨的說道:“回不去了。”

章士钊回到上海後,向陳毅表明了關于杜月笙的詳細情況,對于杜月笙的态度,陳毅并沒有死心,仍然不斷地向他發出邀請函。

針對陳毅發出的邀請函,杜月笙專門讓人送來一封回信。信中說道:“我不回上海,可以專門派出一個人到上海,來全權代表我。”

面對陳毅的親自邀請,杜月笙如此敷衍,實在無法讓人信服,而這件事情就這樣草草的結束了。

在杜月笙的心中,他之是以拒絕陳毅市長的邀請,更多的原因是不相信中國共産黨,他不相信共産黨人會有如此大的氣魄。他覺得自己傳回大陸的話,肯定會因為曾經犯下的過錯遭到“清算”,故而拒絕了他們的挽留,可是卻錯過了一個好機會。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陳毅來到下面視察

杜月笙病逝,臨終留下遺言:中國的未來大有希望

杜月笙來到香港後,由于一路舟車勞頓,加上他一直在為未來的前途所憂慮,哮喘病也變得更加嚴重了。他本想日子就這麼清清靜靜地過下去,可蔣介石并沒有放過他。

蔣介石得知杜月笙與中國共産黨人接觸的消息後,指使手下對杜月笙進行“神經戰”,他托人給杜月笙帶來的假消息稱:上海市人民政府将會在4月12日進行公審大會,屆時将會公審黃金榮、杜月笙等兇犯,并且要将他們擊斃。

杜月笙真假難辨,一連好幾天都沒有睡個好覺,對于蔣介石提出的去台灣的請求,杜月笙再一次拒絕了,蔣介石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

蔣介石并不甘心,多次派出特務去香港對杜月笙進行威脅,病榻上的杜月笙被吓得惶惶不可終日。他一直在思考着自己最終的歸宿,神經衰弱,整個人都沒有了精氣神。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杜月笙與妻子孟小冬

1951年8月7日,杜月笙再一次昏迷了過去。他在醒來後讓家人請來了秘書胡叙五,說是要口述遺囑。他用嘶啞的聲音對着衆人說道:“你們看我現在的這個樣子,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走了。現在還有力氣說話,及早的立下遺囑,免得到時候追悔莫及。”

杜月笙的遺囑中沒有涉及到政治,完全是關于遺産繼承的家庭瑣事。他生前一共有十萬現金,每個老婆各分一萬,兒子一萬,未出嫁的女兒六千,已經出嫁的女兒四千。

杜月笙心裡清楚,蔣介石一定不會放過他,哪怕自己隻剩下一具屍骨,他也要擡到台灣去。為此,杜月笙特意交代:自己的喪事不可以大操大辦,但是棺材一定要用最好的。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杜月笙及其家人

杜月笙交代棺木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屍骨能夠暫時儲存下來,等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運回大陸進行安葬。

1951年8月14日,昏迷中的杜月笙又一次醒來,還沒有來得及說話,眼角的淚水已經先流了下來。也許此時的他,還在留戀着祖國大陸,可是卻已經身不由己了。

兩天後,杜月笙去世。臨終前他對着自己的兒女們說道:“我沒希望了,你們還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杜月笙去世後,家人遵照遺囑準備了一個上好的棺木,将他的遺體運往了台灣。直到現在,後人仍然沒有實作他想要回歸大陸的遺願。

1949年,章士钊邀請杜月笙回國被拒,事後杜月笙感慨:回不去了

杜月笙的一生既可恨,又可悲。他一直站在人民的對立面,跟随蔣介石反對革命事業,不曾想到被蔣介石抛棄。晚年的杜月笙最終客死異鄉,這也是對他該有的懲罰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