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藝精湛,俠義心腸的大刀王五最後結局讓人感歎

武道王是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他不僅武功高強,也是一個俠義的愛國者。他曾擔任譚嗣同的保镖,并積極營救譚嗣同,但他為什麼不營救譚嗣同?後來,這些俠義英雄去了哪裡?

王武,真名王正誼,來自河北滄州。王武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當他三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了,他不得不靠母親縫補衣服為生。結果,他很小就開始工作,生活相當艱難。

然而,王武從小就擅長國術。年輕時,他崇拜蕭,當了老師,練了紮實的國術基礎。

武藝精湛,俠義心腸的大刀王五最後結局讓人感歎

李鳳崗便發現王五是個不可多得的奇才,于是傾盡所有教授于他。而王五也苦練不止,很快便耍得一手純熟的刀法。幾年後,便和李鳳崗的功夫不分伯仲,成了李鳳崗最為得意的弟子。

1898年,王五認識了維新黨成員譚嗣同。當時譚嗣同已得光緒帝應诏,擔任四品軍機章京,成為變法核心人員。譚嗣同的變法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和王五的願望如出一轍,這讓王五對他刮目相看。從此,王五自覺自願承包了譚嗣同的衣食住行,和安全工作。另外,譚嗣同也視王五為知己,在閑暇時随他練習劍法。兩人的感情也日漸深厚

然而變法因為損害了王親貴族、軍隊和部分讀書人的利益,遭到以慈禧為首的保守黨的極力阻撓。由于沒有兵力,變法成了非常艱難的事,眼看着慈禧有收權之意。譚嗣同為了能争取兵力,找到了北洋新軍的将領袁世凱,希望他能率軍圍守慈禧居住的頤和園,以完全奪回兵權,可惜袁世凱給倒向了慈禧。當夜,慈禧便将光緒囚禁在了瀛台。随後,她又以雷霆手段,鎮壓維新黨。梁啟超和康有為得到消息後,立刻腳底抹油,溜出了國。但譚嗣卻并沒有考慮個人安危,而是一心營救被軟禁的光緒帝。隻是由于橫生變故,計劃屢告失敗。

武藝精湛,俠義心腸的大刀王五最後結局讓人感歎

王五深知譚嗣同再呆下去,兇多吉少,數次勸他出國避禍。但譚嗣同卻拒絕了王五的建議。他表示,變法沒有不流血的。不久之後,譚嗣同被捕入獄。王多次收買監獄官員,并借此機會營救譚嗣同,但都被譚嗣同拒絕。随後,其他六名改革部長譚嗣同被判處斬首。行刑當天,王五還邀請江湖武林愛國者劫持朝廷。不幸的是,清廷很狡猾,中途改變了處決地點。王五等人好不容易找到地方時,譚嗣同等人已經就義。譚嗣同死後,王五堅決反對清朝,并積極投身于暗殺清政府官員的各種活動。1900年,義和團反帝運動興起。王五堅決加入義和團,積極投身反帝運動,到處殺害外國人,焚燒教堂。結果,八國聯軍攻擊北京作為報複。

由于被人告發,王五所在的順源镖局,被清軍團團圍住。可惜,王五的大刀揮得再好,卻抵擋不住他們的槍炮,很快他就被槍殺于門口。王五死後,他的頭顱被清軍割下來,挂在高高的城牆上,以震懾城中百姓。當時在天津生活的霍元甲,不顧安危,從天津趕來,趁夜取下王五的頭顱,這才使得王五能全屍入殓。

武藝精湛,俠義心腸的大刀王五最後結局讓人感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