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經濟時代,營運商錨定科技創新優化更新數字基礎設施

(記者 唐剛)農業時代,最活躍要素是土地。工業時代,最活躍要素是資本。數字時代,最活躍要素是資料。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主要經濟形态。而讓人類一步步走到數字經濟時代的原動力則是人類永無止境的想象和創造。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将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大陸數字經濟,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數字經濟時代,營運商錨定科技創新優化更新數字基礎設施

作為大陸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力量,電信營運商責任重大。

大陸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充期

最新出台的國家級數字經濟專項《規劃》明确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充期,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具體看,IPv6活躍使用者數達到8億戶,較2020年增長73.91%,千兆寬帶使用者達到6000萬戶,較2020年增長837.5%……

根據中國信通院釋出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從2005年到2020年,大陸數字經濟規模由2.6萬億元迅速增長為39.2萬億元,有效支撐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已成為目前最具活力、最具創新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态,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之一。

同時,國家統計局資料也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39.2萬億元,比重占GDP的38.6%,增速是GDP增速3倍以上。從總體規模看,中國僅次于美國的80多萬億人民币,穩居第二位。從GDP占比看,中國距離英國、德國和美國等的60%尚有明顯差距,潛力巨大。

《規劃》進一步提速數字經濟名額到10%。機構測算,按照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2025年中國GDP總量預測為130萬億。屆時,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将達到13萬億元。

資訊網絡等數字基礎設施地位凸顯

“十三五”時期,營運商不斷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第四代、第五代移動通信(4G、5G)網絡。根據工信部釋出最新資料顯示,大陸已建成開通5G基站超139.6萬座, 5G 網絡持續向縣城鄉鎮深化覆寫。

同時,寬帶使用者普及率明顯提高,光纖使用者占比超過94%,移動寬帶使用者普及率達到108%,網際網路協定第六版(IPv6)活躍使用者數達到4.6億,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工信部總工程師韓夏預計,到2022年底,大陸5G基站将超過200萬個,5G的終端連接配接數将達到6億。由此可知,今年5G的建網基站數仍将以60萬站為起點。

為達到數字經濟發展新目标,營運商根據《規劃》,在加快建設資訊網絡基礎設施,推進雲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更新的同時,還将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加大6G技術研發支援力度,積極參與推動6G國際标準化工作。

營運商提前開展科技創新布局

數字經濟建設要堅持創新引領、融合發展。《規劃》明确提出,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突出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作用,促進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和産業發展各領域廣泛深入滲透,推進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融合創新,形成以技術發展促進全要素生産率提升、以領域應用帶動技術進步的發展格局。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面對國務院提出的數字經濟發展新目标和工信部穩妥有序開展5G和千兆光網建設,加大IPv6應用創新和推廣,加快5G在垂直行業的融合應用等要求,營運商提前開展科技創新布局。

其中,中國電信于去年底釋出科技創新行動規劃,啟動“十四五”科技創新十大重點工程;成立科學技術協會,促進雲改數轉融通創新;提出打造科技型企業的目标;2022年度工作會将科技創新作為七大重點工作之首。

中國移動錨定“世界一流資訊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的新定位,2022年工作會同樣提出勇當科技創新“主力軍”,增強根本動力。

中國聯通則強調堅定2022年科技興企、創新強企的新戰略定位。

營運商加強科技創新,不但為企業發展注入原動力,也是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推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