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逆天”的發明創造,600年前的飛彈、轟炸機和坦克

許多人認為,清朝的軍事和科技落後于西方列強,是導緻百年恥辱的主要原因。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早在500多年前的明朝,科技已經非常發達,軍隊中出現了不少高科技武器。其中,世界上最早的飛彈、轟炸機和坦克,都出現在明朝。隻是被清朝棄置不用,才釀成了百年恥辱。

明朝“逆天”的發明創造,600年前的飛彈、轟炸機和坦克

明朝建立初期,為了盡快結束對北元的戰争,許多先進的宋朝火器得到重視。在朱元璋的倡導下,火箭、鐵甲戰車等先進武器出現在明朝軍隊中。到明成祖朱棣執政時期,設立了火藥局和神機營,專門從事先進武器的研究和制造。下面,讓我們來了解3件明朝的“神器”。

1.世界上最早的飛彈

明朝古籍《武備志》中,記載了名為“火龍出水”的武器。它的主體是20厘米左右的竹筒,裝有龍形頭部,裡面填滿火藥。在竹筒四周還捆綁了4枚推進火箭。這種武器主要在水戰中使用,射程可以達到1000米左右。發射後貼近水面飛行,碰撞到敵人的艦船時,引燃火藥造成大面積傷害。

明朝“逆天”的發明創造,600年前的飛彈、轟炸機和坦克

這種武器就是現在飛彈的原型,隻是受時代限制,威力和制導方式不同而已。而這種明朝的先進武器,比歐洲先進了近500年。德國直到二戰時期的1944年,才成功研制出第一枚現代飛彈。

明朝“逆天”的發明創造,600年前的飛彈、轟炸機和坦克

2.世界上最早的轟炸機

宋應昌的《經略複國要編》提到了“神火飛鴉”,并記載了它被明朝應用于實戰的過程。這種火箭與風筝結合的先進武器,符合空氣動力學,依靠火箭推進将其投送到敵軍上空。它既可以放火,又可以釋放毒氣。既能在攻城中使用,燒毀敵方軍營和糧草,也能在水戰中使用,燒毀敵方艦船。它是轟炸機的原型,甚至是無人機的明朝版。

明朝“逆天”的發明創造,600年前的飛彈、轟炸機和坦克

3.世界上最早的坦克

關于“鐵甲戰車”的概念,早在北宋的宋太宗時期就出現了。它以鐵甲覆寫車身,主要用于對騎兵作戰。明朝嘉靖年間,抗倭名将戚繼光發明了“偏廂車”。它也是半封閉的車體,攻擊武器由長矛和弓箭換成了火炮。據記載,“偏廂車”共有3層,每層的四面都裝有火炮,依靠數十個輪子驅動,是一個可移動的堡壘。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在抗倭戰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可惜的是,由于造價高、技術難度高和移動能力差,“偏廂車”沒有得到大範圍推廣。早期在宰相張居正的支援下,明軍建造了十幾輛,後來便棄置不用了。都清朝建立時,連圖紙都失傳了。

明朝“逆天”的發明創造,600年前的飛彈、轟炸機和坦克

其實,古籍中記載的明朝的先進武器,還有40多種。這裡要特别提一個人,那就是明朝萬曆年間的萬戶,他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枚載人火箭。雖然發射失敗還搭上了性命,但是研究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可惜,我們至今連萬戶是姓名還是官職,都沒有考證清楚。

個人認為,明朝擁有如此先進的科技,原本可以率先進入工業社會。可惜,在連續幾任荒唐皇帝的揮霍下,還秉持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陳舊思想。崇祯皇帝誓死不遷都,結果李自成攻占北京,吳三桂降清,清朝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明朝“逆天”的發明創造,600年前的飛彈、轟炸機和坦克

清朝雖然也設定了火箭營,康熙皇帝也曾偏愛過火器。但不知為何,乾隆皇帝以後清軍迅速倒退,大量先進火器放在府庫中生鏽。直到1860年,鐵帽子王僧格林沁在八裡橋抵抗英法聯軍時,使用的居然是騎兵部隊,士兵們揮舞着馬刀和弓箭沖鋒。結果,3萬大軍隻殺傷了百餘名敵方士兵,幾乎全軍覆沒,結局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