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活偶感:獨處展現了一個人的能力和境界

生活偶感:獨處展現了一個人的能力和境界

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懵懂的小孩子是很難在一個地方呆較長一段時間的,因為他們的關注點多在自身之外,一旦對周圍的東西失去了興趣,沒有了新鮮感,就會鬧着去别處尋找可以給他們帶來刺激的事物。要求一個小孩子安靜地獨自待在一邊不和外界接觸,即使時間不長也不容易做到,因為他受不了獨處的煎熬。

不唯孩子如此,很多成年人也往往不能忍受獨處的環境和時光。生活中,有些人總是喜歡湊熱鬧,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找一個熱鬧的所在,反正不能讓自己落單。在熱鬧場中,他們找到了存在感,雖然離場之後若有所失,但他們樂此不疲,有機會還會這樣做。

生活偶感:獨處展現了一個人的能力和境界

獨處代表着一個人的能力和境界,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獨處的能力,也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靜享獨處的境界。

與人交往是社會生活的一門必修課,人人都得學,有的人學得好,左右逢源,遊刃有餘;有的人學得不好,左支右绌,疲于應付。人們羨慕那些善于與人交往的人“情商高”,而對那些不善于與人交往的人則說其“情商低”。

不管善于還是不善于與人交往,這都是人們容易看到的個人的能力表現,但是,獨處的能力卻是不容易被人們看到的。

獨處,單獨面對自己,自己和自己相處,這是一個極具個體化的體驗過程。

獨處,有的人樂享其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與自己和諧相處;有的人卻百無聊賴,無所事事,一有風吹草動,便拼命逃離。

能否獨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不同人們的内心和精神分野。

圖文|褚延鋒

壹點号儲己圖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