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小說中,古代俠客吃飯,為何總是2斤牛肉1斤酒?

在影視劇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一衆江湖好漢來到酒店,便向掌櫃或小二大喊:“來兩斤牛肉,一斤好酒。”小二聽到便會回複:“好咧,您稍等。”接下來的場景便是江湖好漢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碰到一些魯莽之人,說不定還會在酒店中大打出手。很多觀衆看的也很興奮,覺得這樣快意江湖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但在真實的曆史上,俠客們真的敢在酒店吃牛肉麼?不見得。

在小說中,古代俠客吃飯,為何總是2斤牛肉1斤酒?

衆所周知,大陸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國。在工商業不發達的古代社會,農業更是立國之本。而要增加糧食産量,光靠人類的勞動是遠遠不夠的。是以這時候,官府便會派一些耕牛幫助農民耕地。因為耕牛的數量不多,是以往往是好幾戶共用一頭耕牛。别說殺牛,就是連偷牛都會被官府判以加刑。而這裡的“加”刑,就是指披枷帶鎖的刑罰。

在小說中,古代俠客吃飯,為何總是2斤牛肉1斤酒?

從西周開始,官府就規定“諸侯無故不殺牛”,在秦漢之際更是“盜牛、屠牛者斬,食牛者罰”。到了唐朝時,物産豐富了些,殺牛的就被判一年有期徒刑。宋朝時,私下殺牛的被抓到,要麼坐兩年牢,要麼被流放三千裡。知情不報者,都要被連坐。是以《水浒傳》中,整個社會都在吃牛肉的場景是不可能出現的。

在小說中,古代俠客吃飯,為何總是2斤牛肉1斤酒?

那曆史上俠客們吃牛肉是假的喽?也不盡然。如《水浒傳》中,梁山好漢本就是反朝廷的英雄豪傑。朝廷不讓吃牛肉,那我們就偏要吃。你能管住我麼?而且在那個社會,敢賣牛肉的也不是普通人,十有八九也是落草為寇的好漢。是以當那些俠客們坐下喊一聲“兩斤牛肉、一斤酒”,小二不僅聽了還上了,那他們便是同道中人,可以放心的食用。而且吃牛肉也讓人看到了他們的膽氣,一般人不敢輕易招惹。至于大俠們一來就是一斤酒,那是因為古代的酒大多都是米酒、高粱酒,度數不大,一般喝不醉人。如果換成現在的白酒,那武松喝完那十八碗酒,估計早就醉的不省人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