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患者住院會被限制活動?其實這是一種保護

作者:大衆網

患者住院會被限制活動?有的患者還會被“捆綁”起來?這是什麼“可怕”的操作!

其實這是一種保護!

有一些入住急診監護室的患者,護士會讓其家屬簽署一份《保護性限制知情同意書》。很多家屬疑惑不解,為什麼要限制患者的活動?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雖是限制,但最重要的,其實是一種保護!

保護性限制指用限制工具适當限制患者沖動、自傷、傷人、紊亂、治療不配合等行為,以保證患者安全。

在重症監護室,醫生會根據病情治療和監測的需要,為患者進行心電監護、氣管插管等治療,也會留置胃管、尿管、動靜脈插管等各類管道,尤其是手術後的患者,還會留置各種引流管。患者會因為疾病感覺不舒适、疼痛而出現煩躁不安、試圖拔掉各種管道的情況。一旦患者自行拔管,會給其後續治療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甚至危及生命。是以,為了保障患者安全,保證醫療、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必要時,會對患者實施保護性限制,就是使用限制帶或限制手套将患者的肢體限制起來,限制其大範圍的活動。

患者住院會被限制活動?其實這是一種保護

什麼樣的患者需要使用限制帶?

1.谵妄、意識模糊不清等不能完全配合的危重患者。

2.處于麻醉清醒期的躁動患者。

3.有發生自傷或傷他人可能性的患者。

4.需要特殊治療的患者,如使用有創通氣,伴有各類插管、引流管,管道滑脫等期間的患者。

使用限制帶的注意事項:

1.嚴格掌握應用指征,認真對患者進行評估,盡可能減少使用。

2.醫生或護士發現需要采取措施限制患者行為時,醫護之間要及時互相溝通,并向患者和家屬說明限制患者的必要性和方法、限制後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拒絕限制可能造成的後果等,并與家屬簽署《保護性限制知情同意書》。

3.為患者實施限制時尊重患者,并保護隐私、維護患者自尊。

4.定期檢查限制部位血液循環情況,限制帶應松緊适宜,保證其能伸進1~2指,并定時松解限制帶,協助患者翻身活動。

5.使用時肢體處于功能位置,保護具隻能短期使用,病情穩定或者治療結束後,向患者解釋各管道的重要性,及時解除限制,防止不必要的損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