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恩黨的審查和法律的制裁,這些都對你是一種救贖,是一種拯救。”
全文5730字,閱讀約需11分鐘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消息,1月17日晚八點,電視專題片《零容忍》第三集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電視專題片《零容忍》第三集《懲前毖後》,通過中國科協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剛案,遼甯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劉國強案,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原書記劉川生案等案例,講述紀檢監察機關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理念,貫徹到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實作查辦案件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

以下為專題片文字陳剛部分:
【解說詞】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黨的十九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發揚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探索實踐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始終保持“懲”的力度,積極探索“治”的途徑,充分發揮“救”的效能,不斷深化拓展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内容内涵和方式方法,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限制并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正風肅紀反腐不斷向縱深發展。
【字幕: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
【同期聲】習近平:要将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用好“四種形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綜合發揮懲治震懾、懲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
【解說詞】紀檢監察機關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理念,貫徹到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正風肅紀反腐既是嚴肅的監督執紀執法工作,也是艱苦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查清問題、嚴肅懲處不是唯一目的,還要讓犯錯誤的黨員上司幹部真正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使其相信組織、真心悔過,進而達到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目的,實作查辦案件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
陳剛(中國科協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我感恩黨的審查和法律的制裁,這些都對你是一種救贖,是一種拯救。因為在這個時候,你去掉了這些污泥濁水之後,才可能有一個幹淨的靈魂,過一種新的生活。把過去那些彷徨、惶惶不可終日,那種糾結的人生狀态扔掉了,我現在的精神狀态跟過去相比,我認為要健康得多。
【解說詞】陳剛,中國科協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曾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他的突出問題是,利用規劃審批這一重要權力進行權錢交易。黨的十八大之後,中央紀委陸續收到一些關于陳剛和老闆交往密切、作風奢靡方面的問題反映,對陳剛進行了函詢,陳剛全部予以否認。2017年2月,陳剛被調到原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工作,2018年又調整到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陳剛意識到,組織可能進一步對他進行調查處理。
陳剛:有惡夢,也會有糾結,過往這麼多事情怎麼辦、怎麼清理,自己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解說詞】2018年整整一年,陳剛抱着自暴自棄的心态,過着自我毀滅式的生活。他不但不收斂不收手,反而變本加厲,瘋狂收受近7000萬元巨額賄賂,占他的總受賄額一半以上。同時,他内心又極度惶恐空虛,每天靠縱情聲色享樂麻醉自己,多次想到主動投案。2019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因另一起案件,找陳剛核實情況時,他的一些異常言談引起了專案組注意。
顧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從業人員):談話的時候,陳剛就主動跟組織上聊起過,問之前那些投案自首的中管幹部,組織上是怎麼看待他們的。對于能夠主動講清問題、主動向組織上坦白交代的,組織上将來給予什麼樣的政策,法律是如何規定的?我們察覺到陳剛有交代自己問題的一些想法。
【解說詞】陳剛當時正處于沖突糾結之中,既有交代的沖動,又舉棋不定。專案組捕捉到了他的心态,立即對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這場驗證談話,變成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攻堅戰。
顧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從業人員):我們給他把組織上的政策進一步講清楚,也鼓勵他像之前能夠投案自首的艾文禮一樣。在跟他講這些案例的過程中,陳剛的态度逐漸地動搖了,表示自己願意考慮。我們抓住這種苗頭,繼續深入地給他做工作,讓他能夠認識到抓住機會,早日向組織上講清自己的問題是唯一出路。
陳剛:人是會猶豫的。但是最終我想通的就是這件事情,不能有任何僥幸的心理了,你就得全面地、徹底地、幹淨地交代問題,越快越好。
【解說詞】長達幾個小時的深入談話,促使陳剛當場下了主動投案的決心。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随後正式對陳剛立案審查調查。陳剛很快交代了自己所有違紀違法事實,涉及受賄金額達1.2億元之多。但專案組察覺到,他當時的心态更多是希望通過主動交代争取從輕處理,對自身錯誤的反思卻不夠深入。
顧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從業人員):教育和挽救,才是我們審查調查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要讓他認識到自己為什麼做錯,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錯誤的方向,鼓勵他能夠檢討自身的人生經曆。
【解說詞】專案組和陳剛一起,對他過往的人生展開系統的梳理反思。陳剛198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正趕上極佳的曆史機遇。那時候,北京還隻有三環路,地鐵隻有一、二号線,城市建設高速發展,急需高學曆專業人才。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陳剛參加工作僅僅八年,就走到了北京市規劃建設領域的主要上司崗位上,他當時也曾滿懷激情,為能參與北京的建設心潮澎湃。
陳剛:國家的大潮需要知識分子趕緊頂上來,真有熱血沸騰的感覺,投入這種改革開放建設的大潮。
【解說詞】陳剛31歲成為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36歲成為北京市規劃委主任,40歲成為北京市副市長,人生前半程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但回頭看去,他才意識到自滿懈怠也由此生長。
陳剛:到哪裡人家都說你是年輕有為的專業幹部,有飄飄然的思想。但是實際上越到後來,随着你權力的增加,你面臨的風險、考驗、挑戰、各種誘惑,實際上這些考校你的不是你的專業知識,而是你的理想信念、你的價值觀,但是恰恰你放松了,你不認為那些東西重要。
【解說詞】忽視了理想信念的錘煉,自然很難建立起拒腐防變的堅實防線。而陳剛手握規劃審批權,又正值房地産業高速發展時期,在房地産商重點“圍獵”下,陳剛逐漸失去了定力。老闆從安排他吃請娛樂,發展到提供車輛、信用卡,再到直接送上房産、巨款;陳剛則利用職務便利,為老闆在項目用地性質變更、規劃設計方案審批、規劃調整、項目審批驗收等方面提供幫助。
陳剛:規劃上有自由裁量權,留下的權力縫隙太大。這個地給了你,蓋成什麼樣、蓋多少,關系他的利潤、他的回報。
【解說詞】陳剛從事和分管北京規劃和城建工作達17年之久,他的問題也折射出這一領域存在的亂象和弊病,值得深入總結、以案促改,通過完善制度、強化監督來避免後來者重蹈覆轍。專案組在和陳剛談話中,和他深度探讨規劃建設領域存在的問題,也以此推動他更深入地反思自身錯誤。
顧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從業人員):希望能夠發現北京規劃和建設領域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通過查辦案件發現問題、整改問題、解決問題,是我們審查調查的目的。
【解說詞】專案組安排陳剛重新學習黨中央關于首都規劃的一系列重要檔案,鼓勵他放下個人得失,回到初心和公心,結合自身經曆認真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反思和建議。這一安排讓陳剛深受觸動。
陳剛:個人的得失實際上不重要。你得失更多(應該)是考慮那些事情,就是你的工作,你給這個城市、你給更大的人群帶來了什麼,它的得失在那裡。回頭想一想,這些東西對你是一種救贖,是一種拯救。
【解說詞】思考規劃建設的大問題,反過來也促進着陳剛對“自我”的反思。他主動和專案組進一步深談自己做過的幾樁荒唐事,發自内心作出了深刻忏悔。其中之一是關于建私家園林的問題。2002年到2014年期間,陳剛為了滿足自己的“設計夢”,讓老闆出資數千萬元,分兩期在北京懷柔為他建造了一座私家園林。由于這處園林違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在陳剛被查處後已經被拆除。
【解說詞】該園林總占地面積109畝,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裝飾奢華,内有中式四合院、西式臨水全玻璃别墅、日式庭院等,建有半懸空的遊泳池、人造白沙灘、影音室、按摩房等場所。建成之後,陳剛經常帶家人親友和商人老闆來這裡休閑娛樂,沉醉于自己打造的“品質生活”空間。現在回頭,他才感到私欲的狹隘。
陳剛:很愚蠢的、很愚昧的做法,根子是小我。你在整個北京的規劃中,你不是獲得了這種回報和價值認同嗎?這種喜悅不是更大的喜悅嗎?個人做那麼一個小園林有什麼意思呢?那麼大代價,獲得了那些個人的、物質的東西,它值得嗎?現在說句心裡話,相對我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言、我的生命價值而言、我的事業價值而言,我真覺得它不值。
【解說詞】還有一件事陳剛也尤其悔恨,那是在2008年,和他關系密切的一名房地産老闆,在北京黃金地段開發一處房産,陳剛看中了小區的環境位置,就要求老闆為他蓋了一座量身定制的别墅。他親自修改圖紙,将地上面積改為200多平米,以符合政策标準。實際上,他讓老闆建了兩層地下室,地上地下總面積達800多平米。北京市有關部門來實地檢查住房面積時,他安排老闆精心遮擋通往地下室的樓梯電梯,僞裝住房隻有地上一層。如今,反思自己身為一名進階幹部,為了貪欲如此費盡心機,陳剛由衷地感到羞恥。
陳剛:想盡各種辦法僞裝,我被自己的這種私欲困在這個囚籠裡面。我現在雖然到了這兒接受審查,失去了自由,但我是解放了,我睡得下了,吃得下了。當然我現在很痛悔,一個痛悔對不起黨和人民,有負于此;第二個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浪費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可幸的是,我最後醒悟得晚了,但畢竟醒了。
【解說詞】觸及靈魂的自我反思總是痛苦的,但陳剛終于邁出了這一步,直面了自己最不堪的一面。不論是從個體錯誤的反思上,還是對北京規劃建設領域問題的分析,這次審查調查都取得了由“懲”到“治”的效果。
顧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從業人員):他認真梳理回顧了自己分管北京規劃和城建工作的得失,主動寫了自己對北京規劃和建設領域一些問題的認識和思考。通過以案促改,使陳剛這個案件最後達到了很好的政治、法紀和社會效果。
【解說詞】2021年2月,法院公開審理陳剛一案。法院認為,陳剛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2億餘元,構成受賄罪。鑒于他主動投案,如實供述罪行,構成自首,具有重大立功表現等具有法定減輕處罰情節,最終判決陳剛有期徒刑十五年。
陳剛:我特别想講這一點,有了問題,真正地給黨組織敞開來講清楚,越早治越好。我如果早治療,在我第一個扣子沒有扣住的時候,或者第二個扣子、第三個扣子沒有扣住的時候就治療,也不至于到現在。是以這是一個很深的教訓。到今天這一步了,我仍然認為還為時不晚,還是救過來了。
【解說詞】回顧黨的百年奮鬥曆程,許多持久管用的方針政策都是從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曆史教訓中總結出來的。1942年2月延安整風時,毛澤東同志首次提出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這一方針。70多年來,這一方針經過長期實踐檢驗,成為我們黨通過解決自身問題達到鞏固和發展黨的團結和統一的曆史經驗和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
韓晉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副主任):我們“懲前”是為了“毖後”,“治病”就是為了“救人”。十八大之後,在我們黨不斷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曆史程序中,對于“懲前毖後”的認識和實踐是不斷深入的,也真正實作了治病救人這樣一個政治效果。
陳剛獲刑15年
2021年2月5日上午,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常委陳剛受賄案,對被告人陳剛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币五百萬元;對陳剛受賄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經審理查明:2003年至2018年,被告人陳剛利用擔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常委等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相關企業在建設工程項目用地性質變更、規劃名額調整、項目審批驗收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他人給予的财物共計折合人民币1.28877328億元。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陳剛的行為構成受賄罪。鑒于陳剛在尚未受到調查談話、訊問時向辦案機關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構成自首;歸案後提供偵破其他重大案件的線索,經查證屬實,且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具有重大立功表現;認罪悔罪,積極退贓,受賄贓款贓物已全部追繳,具有法定、酌定從輕或減輕處罰情節,依法可以對其減輕處罰。法庭遂作出上述判決。
2019年1月6日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釋出消息,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19年7月11日,陳剛被“雙開”。
經查,陳剛政治上蛻變,喪失黨性,毫無信仰,毫無敬畏,對黨不忠誠不老實,搞兩面派、做兩面人,對抗組織審查,不如實說明問題,搞迷信活動;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利用職權建造供個人享樂的豪華私家園林,弄虛作假,違規多占住房,違規出入、獨占私人會所,長年無償占用酒店豪華套房,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旅遊安排;經濟上極度貪婪,長期利用規劃審批的重要職權大肆斂财,為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大搞權錢交易,收受巨額賄賂;生活上極度腐化奢靡,道德敗壞,肆無忌憚追求個人享樂,嚴重敗壞黨的形象。
據公開履曆,陳剛生于1966年6月,曾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黨組書記、主任等職,2006年任北京市副市長,時年40歲。
2012年,陳剛任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2017年2月調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2018年3月任中國科協黨組成員,2018年5月任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2018年9月任中國科協常委,至被查。
陳剛履歷
陳剛,男,漢族,1966年5月生,湖北崇陽人,198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89年8月參加工作,研究所學生學曆,工學碩士,進階工程師。
曆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講師、團委書記、政治輔導員、黨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市城市綜合管理辦公室主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黨組書記、主任。
2006年10月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市規劃委員會(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2007年10月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2012年7月任北京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2017年2月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
2018年3月任中國科協黨組成員,2018年5月任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2018年9月任中國科協常委。
2019年1月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