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娘子在電視劇《知否》中,第一次出場是在明蘭和顧廷烨的遷府大宴上,一出場就目中無人,與小秦氏那幫表裡不一的人坐在一處,議論别人的長短,還插嘴罵了幾句明蘭,對她的印象真的不好。
後來與小妾小鄒氏當堂厮打,明蘭勸架,還拐彎抹角地罵了明蘭一頓,活脫脫一個潑婦模樣,看着衆人都有人護着離開,唯一她一個人尴尬地站在那裡,覺得好解氣。
但後來對張大娘子的看法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抛開一開始的成見,張大娘子就是一個典型的大家閨秀,将門虎女的模範,更是一個值得深交的人。
明蘭與她成為了朋友,她真心實意地對待明蘭,沒有半分算計,也沒有半分輕視,兩人相幫相扶,幸福時互相祝福,危難時不離不棄,這才是好姐妹的模範。

1、心懷正義,不屑于惺惺作态
張大娘子出現在顧家,明蘭的白蓮花婆婆惺惺作态,故作可憐地訴說着明蘭是如何如何對待她這個婆母,忤逆她,無視她,衆貴眷假意迎合,你一言我一語地說着明蘭的不是。
再加上之前小秦氏故意放出風聲敗壞明蘭的名聲,把明蘭塑造成一個狐媚勾引人,一心想攀高枝的卑賤庶女形象,京中貴婦早已對明蘭有了偏見。
當問起新寡邵氏怎麼沒有參加席面,小秦氏假惺惺地說明蘭那脾氣吓着邵氏了,再加上康姨母煽風點火,小秦氏故作委屈,兩人像唱戲一樣诋毀起明蘭來。
性子耿直的張大娘子看不下去,想替這委屈求全在顧廷烨和明蘭手底下低頭過日子的小秦氏出氣:
你們越是軟弱,她豈不是越霸道,她若是敢來惹我,我定要啐她一臉!
是以當她與小妾小鄒氏發生争執時,明蘭出來勸架,她逮到機會,就把氣撒在明蘭身上,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
你想在我頭上逞威風,休想,庶女出身,命好,攀了高枝做了侯爵娘子,卻在這裡欺上瞞下,忤逆不孝,欺辱婆母。
張大娘子自小被英國公夫婦捧在手心裡長大,被父母保護得像珍寶一般,雖生在深宅大院裡,但何曾經曆過那些勾心鬥角,表裡不一的後院之事!
她之是以會被小秦氏當做槍使喚,究其原因,是因為她心懷正義,想替受害之人讨個公道罷了,隻不過她幫錯了對象。
身為英國公夫婦千嬌百寵的老來女,本來有一番美好的姻緣等着她(小沈式的丈夫),可是一朝新臣換舊臣,張大娘子淪為了政治犧牲品,被皇帝賜婚給威北将軍沈從興做填房。
沈從興的原配鄒大娘子為了救皇後犧牲了自己,她生前與沈從興情比金堅,死後多年,沈從興依然對她一直念念不忘,張大娘子的到來,對沈從興來說隻是為了幫皇後姐夫穩固地位。
沈家為了報鄒大娘子的恩,把小鄒氏納進門,擡為貴妾,還封了诰命,小鄒氏仗着姐姐對沈家的恩,行事高調毫無顧忌,絲毫沒有安守一個妾的本分。
從前是父母眼中的珍寶,如今落得一個這樣的境地,張大娘子内心有怨有氣,嫁給沈從興後,她不出門交際,甚至連娘家都不願意回。
去顧家參加大宴,是顧廷烨再三邀請,她才給的面子,沒曾想前腳還沒跨進顧家門,後腳小鄒氏就跟着來,她氣不打一處來,隻差找一個由頭發洩。
聽到小秦氏談起明蘭,張大娘子越聽越覺得這個庶女和小鄒氏那種為了權勢富貴,不惜用盡手段攀高枝的人一樣,攀上了高枝後不安守本分,不知收斂。
加上小秦氏賢名在外,張大娘子便誤解了明蘭,内心的正義感被激起,她又不似那些阿谀奉承之人,隻會做表面功夫,她不屑于惺惺作态,心中有話不吐不快。
站在張大娘子的角度來說,當時小秦氏和她同是高門貴女,可以算得上是朋友,看着朋友被身份低微卻攀高枝的人欺負,她願意為小秦氏出頭,這也正是張大娘子的可貴之處。
2、聰明有手段,但從不耍心機
張大娘子雖然正直,但并不愚蠢,她在沈家日子不好過,不是因為她沒心機沒手段,而是因為她不屑于去争,不願意用心機手段去對付不值得的人。
她把自己關在自己的院子裡,不讓小鄒氏來請安,更是不願意對沈從興曲意逢迎,她乃是英國公的掌上明珠,不是那種要靠撒嬌賣乖去讨别人一點喜歡的女人。
小鄒氏并不是個難纏的妾室,确切地來說,她就是個隻會撒嬌賣乖的無腦女人,手裡拿着一手好牌,最後打得稀巴爛,把身家性命都輸沒了。
若是張大娘子要對付小鄒氏,暗裡用手段逼她就範,即使沈家再寵小鄒氏,沈從興再偏袒她,小鄒氏也照樣保不住自己。
但是張大娘子沒有選擇這樣做,她内心善良,即使是自己讨厭之人,她都從未傷害過,她對付小鄒氏最過分的做法,也隻是嚴令她不要踏進自己的院子而已。
當明蘭不計前嫌來沈家看她時,她才知道明蘭并不是别人口中議論的那種人,推心置腹地和明蘭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聽了明蘭的勸告後,她打開了心結,重新振作起來好好生活,略施手段就把沈從興的眼神從小鄒氏那裡拉回來,讓沈從興看見了她的美好。
其實張大娘子并不是愚笨想不明白明蘭說的那些話,隻不過一直沉睡在自己的不幸中,需要一個人叫醒她罷了,她那麼聰明,怎麼會想不明白此事的來龍去脈。
張大娘子把沈從興從小鄒氏那裡吸引過來後,與丈夫談論兵書、軍事,見地想法一點都不遜色一個男兒,連沈從興都對她敬佩有加。
英國公老來了才有了這個女兒,從小抱在懷裡舍不得放手,常常帶着她在書房看兵書,給她講如何行軍打仗,出嫁之前,還請了孔嬷嬷到家中教養了一陣子。孔嬷嬷的厲害在盛家我們是見識過的,孔嬷嬷教出來的學生,能差到哪裡去呢。
張大娘子知道女人在深宅大院裡讨生活不容易,是以她說隻要小鄒氏不要做得太過分,她也不會去找她的麻煩,事實也是如此,張大娘子沒有刻意地找過小鄒氏的麻煩。
但是小鄒氏是個愚蠢的,有這樣大度容人的主母,有沈家對她的這份寵愛,還有沈從興的疼惜,有诰命加身,這麼多的榮寵她還不滿足,非要作死,把自己送上絕路。
張大娘子臨盆之際,小鄒氏故意把大夫劫走,差點害得張大娘子一屍兩命,此時,張家的手段真正是見了真章。
英國公夫婦一唱一和,一個在京中貴婦們面前賣慘,一個在皇帝面前表忠,兩面夾擊,把所有舊臣都拉到自己的陣營,張家沒有說一句話,外人就拼了命要為張家姑娘讨個說法,這才是真正的手段。
試想這樣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若是要耍心機手段,别說是一個小鄒氏,就是在加上沈家,都未必是對手,但張大娘子光明磊落,甯願委屈自己,也不屑于做這些事。
3、知恩圖報,你護我一時,我護你一世
在小鄒氏存心要害死張大娘子時,是明蘭為她拼盡全力把大夫從小鄒氏院子裡搶過來,還叫來英國公夫婦給她助陣,明蘭與她有救命之恩。
從前她與明蘭,隻是心心相惜的姐妹情,兩個人性情相投,也能說到一塊去,都是坦率之人,與對方交朋友是一件舒心的事。
但是自從明蘭救了她之後,張大娘子就把明蘭當做自己的親人和恩人對待,明蘭在她危難時幫過她,這個情她會記一輩子,也會用一輩子去還。
當顧廷烨被康王顧白四家連告下獄時,明蘭孤立無援,往日那些交好的親戚朋友們大多都像避瘟神一樣躲着明蘭,而張大娘子始終不離不棄地陪在明蘭身邊。
明蘭幾次求見皇後被拒,張大娘子說你不可以進宮,但我可以,她冒着欺君的風險,把明蘭扮成丫鬟帶進宮去見皇後,一輩子高貴不沾半分塵土的她,陪着明蘭一起去監獄,在明蘭情緒奔潰時不斷地安慰着明蘭,鼓勵着明蘭。
後來明蘭想辦個滿月酒,擺了宴席卻賓客寥寥,墨蘭扭捏作态地來吃酒,進門就對明蘭一陣熱諷冷刺,張大娘子第一個沖出去替明蘭擋着:
她盛明蘭的席面,向來是金貴的,不是人人都能吃的,你若閉口,就還有你一碗飯吃,若再開口,我就把你拖出去!
她見不得别人傷害明蘭,然後全程為明蘭鎮場子。這份肝膽相照的情誼,親姐姐都未必比得上,顧廷烨被“流放”,明蘭被關在深閨,沒有路子打聽丈夫的事情,張大娘子一直動用娘家和夫家的勢力,幫明蘭打聽消息。
聽到好消息立馬來告訴明蘭,聽到壞消息卻要再三考慮,如何才能在保護好明蘭的情況下,把事情告訴明蘭,再三思慮後,她還是決定告訴明蘭,她先是安撫好明蘭的情緒,然後再避重就輕地把事情說給明蘭聽。
她一心一意為朋友,沒有權衡利弊,沒有心機算計,沒有像一些人那樣,你幫過我,我還了你的情就夠了,而是你幫過我,我一輩子都要護着你,陪着你,這樣的好姐妹,這樣的朋友,何其珍貴。
4、張大娘子這樣的人,才是最值得深交的人
張大娘子,值得深交一輩子,先不論姐妹情誼,就單從做人方面來說,除了心直口快之外,無可挑剔,但做朋友要的就是心直口快,若是朋友之間還要遮遮掩掩,那這樣的友情未免讓人心裡踏實。
張大娘子為人正直,不虛僞,不做作,心懷正義,心地善良,就算和這樣的人做敵人,你都不用擔心她會背地裡用刀子捅你,做朋友更是可以掏心掏肺,沒有顧慮,她内心坦蕩,從不會做害人之事,你完全不用擔心有朝一日,她會為了利益或是别的什麼東西反過來傷害你或出賣你。
再者就是張大娘子沒有功利之心,不會因為身份就看不起一個人,當初她看不起明蘭是因為她覺得明蘭一個小庶女,靠着狐媚手段勾引男人攀高枝,後來她發現明蘭不是這樣的人,她還真誠道歉,是以和這樣的人教朋友,不管她身份高低,她都不會傷到你的自尊心。
所有的感情,最難得的是患難與共,明蘭高嫁侯府,很多人都隻想着要沾明蘭的光,利用得上的時候巴結上來,明蘭需要他們時又不見人影,除了骨肉血親外,張大娘子是始終陪在明蘭身邊的人。更有甚者,她對明蘭的安慰比親人還要大。
因為在親人面前,我們早已學會了假裝堅強,不願意讓他們為我們擔心,明蘭也是如此,在祖母父親和大哥哥面前,她都極力地壓制自己的情緒,怕他們為自己擔心。
但是在好朋友張大娘子面前,她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的顧慮和想法,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閨蜜的力量,所有不能和别人說的話,都可以跟閨蜜說。
幸福平安時,張大娘子和明蘭互相解悶,到彼此家裡坐坐,談談心,說說話,消散一點這漫長時光帶來的無聊。
患難時,張大娘子與明蘭患難與共,能夠陪在彼此身邊,幫對方出謀劃策,甚至豁出去護着對方,明蘭護過張大娘子,張大娘子也護過明蘭。
她會考慮明蘭的感受,會小心翼翼地把會傷害對方的話藏起來,會顧慮她知道此事後能否接受,會為朋友出錢出力,不管對方有多差,都不嫌棄不抛棄,不管對方有多好,都不嫉妒不眼紅,這樣的友情,太可貴了!
像張大娘子這樣的人,現實中不是沒有,但很難得,初次見面或許不那麼讨人喜歡,但深入交往後會發現他們的可貴之處,這樣的人,值得深交一輩子,願我們都能想明蘭一樣,遇到一個這樣值得深交的人,願我們遇到自己的“張大娘子”時,好好珍惜,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