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宏網刊登署名文章,馬霞:以合作共赢開辟經濟全球化新時代

作者:馬姐談投資

來源:中宏網

思考中美戰略博弈及戰略地位的轉變,先要回答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美國的霸權靠什麼?靠“胡蘿蔔”加“大棒”。撇開軍事不談,美國維持經濟霸權靠的也是“胡蘿蔔”加“大棒”。今天,工業空心化的美國進口消費品,出口原材料和能源,與新興能源和原材料國家的經濟結構不再是互補而是競争關系。高科技企業的創新能力雖強,但需要依賴亞洲的産能才能轉換為經濟價值,而美國的巨額外債使得美國經濟已經不堪重負。簡言之,今天的美國已經失去了“胡蘿蔔”的誘惑,而“胡蘿蔔”和“大棒”從來是綁在一起的,沒了“胡蘿蔔”,“大棒”的威力也大大削弱了。美國總不能用航母逼人家買美債吧?!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首先是經濟全球化模式的轉變,也就是由美西方主導的金融霸權模式向公平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全球化模式轉變,這當然意味着全球上司權重塑。毫無疑問,經濟高度工業化全球化的中國潛力巨大,是引領新型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力量。中國上司人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未來全球化模式定下基調。新的經濟全球化将抛棄美西方霸權,走向公平合理健康可持續的新秩序。

  新秩序與舊霸權的差別在于,重塑新上司力意味着手中要有足夠的“胡蘿蔔”,可以用“共赢之策”引領“零和競争”的全球化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下面簡單梳理一下我們有哪些關鍵資源來推動建構經濟全球化的新秩序。

  全工業鍊工業體系是中國與世界共赢未來的第一必要條件。具備全産業鍊的工業化體系,才有能力與新興國家實作經濟上的互補,才能共赢。中國是超過12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這是實作共赢的基礎。具體路徑:一是通過購買新興國家的能源、礦産、農産品等初級産品,幫助新興國實作經濟增長和貿易再平衡;二是助力新興國家的電力、水利、鐵路、公路、機場、碼頭、礦産等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三是輸送某些低端産業鍊到新興國家,提升其工業化水準。

  中國在新能源電力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完美超車,具備了引領第四次産業革命的基礎。重塑全球化上司力并掌握核心地位離不開産業革命助推。美西方引領了前三次産業技術革命,中國已經具備引領第四次産業革命的條件。新能源電力和新能源汽車的産能已經被中國掌控,網際網路的技術應用,我們也擁有絕對領先的地位。下一步,我們需要整合更新自己的産業鍊,形成産業鍊叢集,使我們的新經濟不僅大,而且強。

  3萬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是離岸人民币替代美元霸權的硬實力。美元成為全球結算和儲備貨币,是通過信貸投放逐漸确立起來的。引領建立離岸貨币結算、信貸、儲蓄、避險四大功能的是信貸功能。下面簡單算一筆賬,為什麼有3萬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就可以用離岸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離岸貨币功能。

  将3萬億美元外匯存底分為3份:1份助力離岸人民币債置換新興國家政府手中的美元債;一份用于“一帶一路”出口信貸;一份投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

  1萬億美元支援出口信貸,即便不帶杠杆,至少可以拉動自主出口信用10萬億人民币。2021年,大陸出口總額近21.73萬億元人民币,有了10萬億離岸人民币的出口信用增量,會大力拉動在岸經濟增長,促成産業鍊信用鍊一體化,還能大大減少美債呆賬的損失,同時支援離岸人民币成為國際結算儲備貨币。

  根據國際結算中心的統計,新興國家政府的外債合計7520億美元(含非美元計價的外債)。所謂的美元霸權,就是華爾街通過美元債控制了新興國家的金融。這個數字并不大,我們憑自己的實力就能帶領“一帶一路”國家跳出美元陷阱。筆者在《天下貨币——美元霸權的突破與終結》一書中對此有深入分析。

  1萬億美元支援“一帶一路”的電力、水利、鐵路、公路、航運、碼頭、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比買美債實惠安全得多,還能帶來穩定的離岸資産回報,并且使“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與中國進一步協同共進,走向高品質發展。

  總之,筆者認為,中國完全有能力引領世界擺脫美西方的霸權,建立公平合理可持續的經濟全球化新模式,最終引領世界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馬霞,經濟學者、《天下貨币——美元霸權的突破與終結》作者】

編輯:王鏡榕

稽核:王怡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