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讓沖動傷害了真正愛你的人

# 有心事 找檸檬心理 #

别讓沖動傷害了真正愛你的人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Pexels、Pixabay、網絡丨圖源

01

别讓沖動傷害了真正愛你的人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會這樣:

總是習慣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外人,把喜怒無常的壞脾氣扔給親近的人。

等冷靜下來,再回想,就會懊惱、後悔、愧疚,覺得自己的沖動傷害到了他們。

這樣的現象其實普遍存在于每個人的生活中,當我們跟親近的人相處,總會不由自主地發洩自己的消極情緒,沖動傷人的話脫口而出。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基本屬性都是社會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交往構成了社會關系。

當我們處于一段生疏的社會關系中時:我們自身的防禦機制就會啟動,比如你會去分析别人的言行是否有其他意圖,或者在别人跟你吐槽時,你明明内心不想聽,但還是會附和對方,表現出善解人意,這都是防禦的表現,這樣可以随時做好保護自己的準備,也有利于和别人建立穩定的社交關系。

而反過來,當我們處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身邊陪伴的是自己親近的人,這種自我防禦機制就會淡化,不會太過擔心身邊的人是不是會讨厭自己或者離開自己,是以就會表現出一種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态,一旦聽到與自己意願相悖的話,便會毫不留情面地反駁甚至責罵。

别讓沖動傷害了真正愛你的人

雖然說,這樣的現象能夠了解,但我舉個例子:

别人用釘子戳到你了,你可能疼一下,忍忍就過去了,但如果每天戳,你能夠忍多久?

當疼得難以忍受時,你能保證自己不做出反擊嗎?

這時候帶來的後果可能更加嚴重。

是以,你在沖動情緒下,對親近的人說出的話、做出的行為,就像是拿釘子戳對方,如果不想把關系變得糟糕,那麼就要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努力調整控制自己,才能避免傷害到真正愛我們的人,也防止害了自己。

02

别讓沖動傷害了真正愛你的人

當你在生活中和親人相處時,做到以下這幾點,或許能幫助你更加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當下的狀态,進而少一些沖動,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

1.主動延後自己的響應時間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先說話後思考,比如:

妻子說:早點休息,少玩手機。

丈夫脫口而出隻準你玩手機我就不能娛樂一下?

這就是典型的說話欠考慮,誤将妻子的關心當做針對自己故意挑毛病。

那麼這時候我建議大家主動地調整自己回複的時間,如果平時一秒鐘内回話或回微信,那麼就調整為三秒鐘之後再回複。

不要小看這短短的三秒,在這段時間内你大機率會冷靜下來,也就降低被壞情緒影響操控的機率。

别讓沖動傷害了真正愛你的人

2.提醒自己對方出于好意

還是上面的例子:

丈夫感到被針對,沖動之餘會立馬将妻子定義為對立面,可妻子的本意是不希望丈夫熬夜,看手機影響睡眠品質,第二天工作會沒有精神。

是以,丈夫可以短暫的進行一段自我問答:妻子是為了故意打斷我的娛樂嗎?她是為了要給我施壓嗎?

其實并不是,那麼妻子必然是出于好意,如果責罵妻子,就是在傷害她對自己的愛。

隻要時刻提醒自己,最親近的人是不可能與自己作對,更不可能故意傷害自己,那麼沖動就會自然而然的消失。

别讓沖動傷害了真正愛你的人

3.降低期望和要求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莫名其妙的生氣,來源于我們的期望和要求:

比如我們期望另一半能夠心照不宣地給生理期的自己沖一杯紅糖水,對方卻意會不到,對着電腦就知道加班;

再比如自己辛勞一天搞衛生迎接對方下班,對方卻絲毫看不見自己的勞動付出、回家倒頭就睡。

當我們能夠允許對方的粗心,允許對方專注于工作等等,适當地降低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憤怒和不滿也會相應的減少許多。

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降低期望要求不代表無底線縱容對方,有問題有不滿,及時表達和溝通,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對外人是這樣,對親密的人更是如此,我們要時刻記得,不要讓自己一時沖動說出的話傷害了他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善待愛自己在乎自己的人。

-The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