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碗碗腔抗疫視訊作品《勝利的戰鼓擂号角齊鳴》被戲迷廣為轉發,視訊中老人手持月琴、自彈自唱,古樸厚重、悠揚蒼茫的唱腔叩擊着心靈,帶給人如置身山水間的恬淡。
“老師傅彈唱的味道真濃”、“聽到音樂就把我帶回了三秦大地,舒服”、“老先生的唱腔把人帶回兒時”……大家紛紛轉發留言,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在朋友圈轉發點贊說“真好!!”

視訊中的老人是陝西東路碗碗腔省級傳承人石景停。小編随即聯系到老先生,向他了解視訊錄制的經過:原來碗碗腔《勝利的戰鼓擂号角齊鳴》是由年屆70的郭太白作詞,79歲的石景停自彈自唱,77歲的老伴錄制的。随後石景停将視訊分享到一些碗碗腔愛好者群裡,被網友釋出。
石景停演出照
三位年齡加起來200多歲的老人,心系西安疫情,這份情誼讓人動容;石景停老先生和老伴這麼大年紀,還能在網上“沖浪”更讓小編詫異和佩服。老人說,從2016年他就開始買智能手機,學着上網,這樣就能拍一些視訊作品發給大家,也算是留一份資料。“我得跟上時代,我的戲才能跟上時代,平時一些戲都是你阿姨幫我錄的,過一會兒我再發個作品給你,你看能不能用……”老人高興地說着。
很快,老人發來了一個經過精心錄制和制作的視訊《戰勝疫情共團圓》,并介紹說:“我拍的視訊被咱渭南市臨渭區文化館副館長李莉看到了,她覺得要好好錄一下,于是就開車把我接到文化館進行了錄制。”
聊天中,老人家給我說他還有第三個作品,不過還沒有錄出來。這個作品叫《疫情困擾西安城》,是他在網上看到一個關于抗疫的唱詞,覺得不錯,于是在此基礎上根據碗碗腔唱腔特點對唱詞進行了修改,準備用生角、旦角和淨角三個角色來演繹。“一飾三角的碗碗腔!我迫不及待想聽”,我難掩期待之情地說到。“好的,小妍,我明天錄好給你發過來”,老人家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我便收到了老先生發來的視訊,一口氣聽了五遍。月琴在老人的彈撥下如珠落玉盤聲聲入耳,生旦淨角色之間的轉換傳遞出大開大合、一瀉千裡的情緒,而最後一段豪邁大氣的淨角演唱,唱出了老陝人抗疫必勝的決心。這種獨特的韻味、這樣古樸的唱腔,讓人如癡如醉,反複琢磨!
石景停簡介
石景停,生于1944年,陝西渭南人,陝西東路碗碗腔省級傳承人。自幼深受父親影響,迷戀碗碗腔皮影戲,1961年中學畢業後學拉二弦,1962年下半年開始給李養凱、謝德龍、徐發朝、李世傑、肖振華等拉二弦。文化大革命後,随着老藝人們的年齡增大,為了後繼有人,石景停改成敲、彈、唱的前首。1994年至2003年被聘為陝西省德慶皮影社前首;2004年至2014年擔任渭南市皮影協會副主席和渭南樂天皮影社社長;2016年至,任渭南德慶皮影社教練和藝術指導。
編輯:妍薇
稽核:王梅
終審: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