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草根到大唐宰相的六步驟:對元載成功學完美闡釋

上文大唐寒士元載如何成功?娶悍婦,得世族太原王氏政治資源一文,我們談了元載從草根到宰相成功路上最關鍵的原因,僅有這個是很難成功的。因為,大人物的女兒們有限,能夠嫁給小人物的幾率太低了。元載運氣好。

那麼,元載的成功除了娶了個好媳婦外,還有什麼?我們不禁再細細說來。

拖油瓶的不如意:找個好門第,按現在有些人的做法就是認幹爹、認兄弟、認主子兒

《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連續劇好就好在:對曆史人物的“藝術塑造”并沒有好惡,基本符合對相關曆史人物地評價。是在曆史評價之上,用曆史評價去為藝術服務。例如“右相”林九郎(李林甫)在本劇中的形象仍然是:權術高明、心很毒辣,但面臨一些大事時卻不糊塗,基本符合傳統曆史觀。

從草根到大唐宰相的六步驟:對元載成功學完美闡釋

在這部影視劇中,曆史和藝術各行其道,基本沒有出現互相幹擾的情況。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我非常滿意。我甚至相信:劇中的元載活脫脫地就是為曆史中的元載的生平空白處給予了填充。

元載的出身并不高,甚至他到底姓啥,也莫衷一是。元載乃是百姓俗稱的“拖油瓶”。他的繼父姓景,因為景升為李隆基的叔叔曹王李明的王妃元氏收田租很得力。是以,景升改姓為元。這是元載成功的第一個基礎。因為姓“元”,他攀上了在唐朝做高官的基礎條件——好門第。

投上司所好,投他人所好

有了好門第,還要有能力。但能力高低,确實由上司說了算的。

因為皇帝好道家,元載儒道兼通下,就對道家事務比較上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皇帝的愛好就是自己愛好。假如玄宗喜歡蹴鞠,元載提前做回“高球”其實也不是不可能的。

從草根到大唐宰相的六步驟:對元載成功學完美闡釋

唐玄宗

742年,在加考老莊道學内容的科舉考試中,元載獲得了成功,奉旨擔任新平縣尉等職。可以說,上司愛好成為元載成功的第二個基礎。

鍛造自己的本領才是根本、才是基礎

上述兩個加上娶個好老婆其實都是一種“走歪路”,要想真的成功,還是要有能力的。元載的能力就是基層事務比較熟悉。

例如元載的基層工作就是審案,之後進入财政領域,進而認識了一些财政改革專家,在日後成功後加以利用、提拔形成一黨。當自己失敗後,又利用他們的崛起進而為自己翻案成功。這就是他成功的第三點:有自己的本領,并提拔有能力的人做朋友。

正如上文“元載崛起:王毓秀背後的太原王氏與王忠嗣”一文所說的那樣,正是因為元載娶了王毓秀,至于怎麼娶的除了傳說外就是傳說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沒有好的情商,是不可能“降服”王毓秀這樣高門豪族的悍婦的。

從草根到大唐宰相的六步驟:對元載成功學完美闡釋

因為曆史沒有記載,有的基本都是傳說。

在此時,劇作家們就可以展開自己的才智,将所有“宮鬥劇”“三角戲”裡的橋段用上。反正,我很服氣,我是沒元載的能耐。其實,這些對于曆史沒有什麼傷害,劇作家們在此處用力才是正途。《長安十二時辰》的做法就很好,編了一個懸疑案件,讓他們之間相識、相愛到結婚。填補了曆史的想象的空間。

娶個(嫁個)好老婆(老公)、眼光看長遠

因為與王毓秀結婚,元載成功的最雄厚的基礎就形成了。一句話就是:元載的高情商,使其進入“五姓七族”超級權力關系網中。結果越走越高,結交到了大宦官李輔國。這是他成功地第四個、第五個基礎。

之後,就差崛起的機會了(這是第六步)。機會終于來臨。它就是給我們曆史與民族帶去災難的“安史之亂”。

戰亂讓元載的能力得到展現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元載一出場就是大理寺評事,這個沒問題。但其前後,元載還擔任過不少職務。

從草根到大唐宰相的六步驟:對元載成功學完美闡釋

王維就是太原王氏的傑出代表之一

天寶元年(742年)科考成功後,元載被授為邠州新平(今陝西彬縣)縣尉(從九品上)、黔中監選使判官(正九品上)、大理評事(從八品下)、東都留守司判官(從七品上)、大理司直(從六品上)等職位。這些職位都屬于司法類職務,可見,元載對于法律事務非常熟悉。但其品級屬于逐級上升。

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元載、王毓秀帶着孩子們從長安逃到了江南。結果在至德元年即756年,江東采訪使李希言(李隆基的叔叔輩兒皇族成員)上奏肅宗加封元載為副使、祠部(禮部)員外郎。這個職位也屬于從六品上,但後來改為洪州(江西南昌,屬于上州)刺史。其實這些都是虛銜,隻是借以籠絡人心而已。

757年11月14日,長安被收複,其後被改任為度支郎中(從五品上)。可以說從這時起,元載被正式任命為主管财政的官員。

在江南,他的任務主要是籌集糧草為北方戰争做準備。之後,又不斷地加官,如江淮轉運使、禦史中丞等。761年,元載回到長安任正四品下的戶部侍郎,加度支使、諸道轉運使等職。

從草根到大唐宰相的六步驟:對元載成功學完美闡釋

這時,元載就和李輔國攀上了親。作為一名太監,李輔國利用自己的權勢竟然娶了老婆,他的老婆姓元。元載立刻與其攀上了親。加上元載是太原王氏家族的女婿,自然被高看一眼。二人你來我往非常情投意合。

在元載請求下,李輔國在762年請求肅宗皇帝讓其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可以說,從這時起,元載成為大唐宰相,直到幾乎滿門被殺為止。

元載是個大貪官,但也是個能臣,特别是識人的能臣

777年,擔任宰相長達15年的元載與王毓秀、三個兒子一起被殺。

元載比李林甫幸運之處在于,元載有一批被其提拔、并引為友人的财務稅收高手,例如楊炎。他們雖然因元載被殺多被流放,但沒過兩三年又因财政緊張,唐朝急需人才而再次受到重用。

從草根到大唐宰相的六步驟:對元載成功學完美闡釋

借此,元載反而經曆了由奸臣到忠臣的曆程。是以,在曆史評價上,元載的臭名要比李林甫差遠了。

雖然元載的成功之路充滿了令人鄙夷的算計,但在封建社會這又是很正常的事情。寒門出身的文臣的爬升之路的路上充滿了如此不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