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作者:乙圖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你就當我死了吧,孩子我也不會再管了,以後是死是活都是她的命。”電話那頭兒媳婦絕情的話深深刺痛着袁粉雙的心。幾個月前兒媳婦帶着7個月了還不會翻身的小孫女朱可怡去醫院檢查,回來後卻啥也沒說,袁粉雙也沒敢多問。圖為袁粉雙和孫女可怡。

但是之後兒媳婦照顧可怡變得越來越敷衍,有時孩子在床上哭得撕心裂肺,她卻在一旁無動于衷。看着兒媳婦越來越冷淡的态度,袁粉雙心裡一直打鼓。如今不好的預感成了現實,兒媳婦真的不要這個孩子了,家真的散了。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袁粉雙的孫女朱可怡于2015年11月出生,她從小就不會自主吃奶,需要人喂。而且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總是哭鬧不休,自己和兒媳婦兩人照顧起來都頗為費力。可怡到7個月大的時候,還是不會爬不會坐,婆媳兩人都覺得不太對勁,便決定讓兒媳婦帶着可怡去醫院看看。圖為可怡。

沒想到從醫院回來後兒媳婦的态度就發生改變,幾個月後她直接回了娘家,再也沒回來,袁粉雙看着孫女十分可憐,就打電話詢問兒媳啥時回來,出乎她意料的是,隻聽到兒媳要和孫女撇清關系的冰冷話語。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以後你就是沒媽的孩子了,但是你還有奶奶,奶奶一定把你好好養大。”袁粉雙看着1歲多了還是隻能咿咿呀呀不會說話,也不會翻身,也不會走路的孫女,心中暗暗發誓。她猜到了小孫女之前去醫院檢查,應該是查出生了很嚴重的病,導緻她媽媽不願為她做治療放棄了她。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想,袁粉雙帶着孫女來到曲靖人民醫院做了檢查,果不其然可怡被診斷為先天性髋關節脫位和發育不良。圖為袁粉雙。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雖然此前看着和同齡小孩有很大差别的孫女,自己就已經有了預感,但是一旦面對白紙黑字的診斷書,袁粉雙還是覺得有千斤重,最終癱坐在地上放聲大哭。再難接受也要接受,袁粉雙想要讓孫女接受治療,但是得知做康複治療每個月要上萬元的費用後,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他們一家世代都以務農為生,每個月上萬的治療費對他們來說無異于是天文數字。圖為袁粉雙和孫女。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回到家後袁粉雙一邊照顧孫女,給她喂奶、洗尿布,一邊四處找偏方。但是試過多種偏方治療後,可怡的病情不僅絲毫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還經常感冒發燒。袁粉雙看着孫女狀态越來越差,連忙帶她又來到昆明兒童醫院,沒想到可怡的腦發育不全竟發展成了更為嚴重的腦癱,而且還查出她患有心髒室間隔缺損,以後需要每月複查,看能否自愈,不然就要做手術。一個接一個的噩耗猶如晴天霹靂砸在袁粉雙的頭上,令她措手不及。圖為袁粉雙和可怡。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孩子得盡早接受康複治療,再這麼拖下去,孩子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說話不會走路,需要人照顧。”聽到醫生的話,袁粉雙淚流滿面,“治,現在就治,我砸鍋賣鐵也要給我孫女治病。”此前因為沒有及時給孫女做治療,導緻她的病情越拖越嚴重,袁粉雙自責不已,如今雖然家中捉襟見肘,但是她還是毅然決然地給孫女辦了住院手續,然後一個接着一個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借錢。圖為可怡在做康複治療。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然而,康複治療的費用遠比袁粉雙預料的要昂貴,在治療了半個月後,身無分文的袁粉雙不得不再次帶着可怡回了家。回家後袁粉雙沒有就此放棄給孫女治病的決心,她在醫院學到爬圈可以鍛煉四肢,她便在家裡的水泥地鋪上毯子,每天帶着可怡在上面一圈圈地爬。一開始可怡隻會趴在地上一動不動,袁粉雙便扶着她的腰一點點教她怎麼向前爬,還在她身邊做示範,腿和手掌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圖為袁粉雙和可怡。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在日複一日的努力下,可怡的背部和腿部力量增加了很多,不僅能自己翻身坐着了,還能站穩腳跟着自己踉跄着走幾步路了。但是因為袁粉雙自己的訓練并不專業,雖然可怡在她不懈努力下有了一點進步,但是直到6歲還不會說話,而且隻能一直吃流食。袁粉雙想要帶孫女去醫院做專業的治療,但是昂貴的治療費讓她望而卻步,不得不一拖再拖。圖為可怡。

直到2021年的11月份,袁粉雙得知曲靖有家醫院做康複有政策補助,而且治療效果還很好,她便馬不停蹄地帶着孫女來到了醫院。在去往醫院的路上,她抱着孫女看着車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心中激動不已,“耽誤了這麼些年,這次奶奶一定要把你治好。”袁粉雙在心中暗暗發誓。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PT、言語、感統、認知……看着孫女終于開始接受專業的康複治療,袁粉雙心中希望的火苗重新燃燒起來。她在醫院附近租了一個簡陋的小屋子,每天早上去醫院前,她便早早起來帶着可怡一層層上樓梯訓練走路。因為下樓梯會損傷膝蓋,是以每當爬到頂樓時,袁粉雙都會将孫女背下來,每天晚上回來後也會如此。在照顧可怡洗漱睡覺後,袁粉雙就會打開一盞小燈,就着昏暗的燈光一針針的縫制棒球,這是她好不容易求來的手工兼職。圖為可怡在做康複治療。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他們說我歲數大了吃東西慢,不願意用我。是我厚着臉皮跟他們求來的這份工作。縫一個棒球2塊錢,我每天晚上能縫3個。”袁粉雙說道。因為家中經濟條件不好,為了能省下錢用在治療上,祖孫兩人每天吃的都是粥和鹹菜,半個月都不見一點葷腥。圖為醫生在給朱可怡做康複治療。

袁粉雙深知這樣從牙縫中省下來的錢不過是九牛一毛,是以她苦苦求來了縫棒球的兼職。盡管每天忙到深夜手被勒出血痕,也掙不到10塊錢,但她依然努力地堅持着。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我這幾天感覺看東西都有重影,腦袋也一陣一陣地發暈,但是我不敢去看病,看病就要吃藥,吃藥就得花錢,我把錢花了孩子怎麼辦?”袁粉雙哽咽着說道。“我不能倒下,我得撐着照顧我孫女,她媽媽不要她了,我再沒了她還能依靠誰?”看着一旁正對着自己微笑的孫女,袁粉雙眼裡的眼淚止不住。圖為袁粉雙和孫女。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醫生說目前可怡的病情有了很大起色,她的認知比以前進步很多,走路也越來越穩當了,如果堅持康複下去,一定能更好。”說起孫女的進步,袁粉雙臉上的笑容真切了幾分,但是很快笑容又淡了下去。“家裡經濟條件一直不好,現在吃飯都快要吃了上頓沒下頓了,孩子的治療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了,還有她的心髒病也一直是懸在頭頂的利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落下來了。”圖為袁粉雙給孫女紮頭發。

“就當我死了吧”,得知女兒患病媽媽不辭而别,奶奶帶其艱難求醫

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工資微薄,連維持生計都困難更别提支撐可怡的治療了,如今可怡治病的錢都是自己跟親戚朋友一家一家借的。幾天前袁粉雙再打電話時,好多人已經不接她的電話了,她也知道他們是被自己借錢借怕了,但是她實在沒有别的辦法。孫女的治療好不容易有了起色,難道又要放棄嗎?圖為袁粉雙為孫女的病擔憂。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攝影頭條##圖檔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