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輕量雲流量最便宜的玩法
為什麼選擇輕量雲
沒别的,流量便宜。
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中國境内的伺服器網絡費用比境外貴上百倍。如今國外 VPS 帶寬不少都是 Gbps 起步,而咱們幾乎都是 1Mbps 起步,仍停留在蠻荒時代。相比硬體性能每年都在提升,帶寬卻龜然不動~ 按流量計費?那就更恐怖了,每 GB 幾毛錢,對于大流量的應用簡直就是噩夢。而對于小應用,有時遇到惡意耗流量的攻擊,也可能一夜間欠下「巨款」。
好在去年阿裡雲推出了「輕量應用伺服器」,盡管大陸區仍是 1Mbps 的小水管,但有了「香港」和「新加坡」兩個地區可供選擇 —— 不僅價格不到一半,帶寬更是多了 30 倍!
華東1(杭州)
中國(香港)

對于國際套餐,這裡簡單列了一個表格(帶寬都是 30Mbps):
套餐 | 價格 | CPU | 記憶體 | 硬碟 | 流量 | 每天價格 | 每 TB 價格 |
---|---|---|---|---|---|---|---|
A | ¥24 | 1 核 | 1GB | 25GB | 1TB | ¥0.77 | ¥24.00 |
B | ¥34 | 2GB | 50GB | 2TB | ¥1.10 | ¥17.00 | |
C | ¥67 | 2 核 | 80GB | 3TB | ¥2.16 | ¥22.30 | |
D | ¥133 | 4GB | 100GB | 4TB | ¥4.29 | ¥33.25 | |
E | ¥266 | 8GB | 200GB | 5TB | ¥8.58 | ¥53.20 | |
F | ¥532 | 4 核 | 16GB | 400GB | 6TB | ¥17.16 | ¥88.67 |
這是在寫本文時(2019-09-19)的資料,和去年推出時似乎沒有變動。最新參考官網:https://common-buy.aliyun.com/?commodityCode=swas®ionId=cn-hongkong)
其中套餐 B 的流量折算下來隻需¥17/TB,比起國内每 TB 幾百元的價格,低了一個數量級!
這個價格激發了内心壓制已久的靈感,之前很多隻能 YY 的超大流量應用,如今終于可以嘗試把它們都做出來。于是立馬實作了一個,并且歡迎程度還不錯~
由于示範服務是免費的,是以流量和帶寬始終不夠用。是以,愛折騰的 GEEKER 又開始琢磨可進一步「優化費用」的方案。
當然,這裡沒有任何薅羊毛的意思,純屬有趣而已。就和釣魚(狹義上的)一樣,不是為了省買魚的錢,事實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以買很多魚了~
下面列舉一些有趣的折騰玩法。
下行帶寬免費
雖然輕量雲的帶寬是 30Mbps,但這隻針對上行,下行仍是 100Mbps;并且流量也隻算上行,下行是不統計的。相比國外一些 VPS 流量看似很多但實則雙向統計,這個顯然更耐用。
這個特征,可以有很多玩法。例如我的程式裡正好有這麼個功能:計算某個 URL 資源的 Hash 值。下載下傳一個資源通常需要幾十 KB 至幾十 MB,但傳回一個 Hash 值隻需幾十位元組,于是可充分利用下行網絡。
對于 100Mbps 大水管,每月理論上可接收:
12.5 MB/s * 3600 * 24 * 31 = 33,480,000 MB ≈ 30 TB
事實上,隻要是「接收多發送少」的場合,輕量雲伺服器是個不錯的選擇。
流量清零
不同于其他 VPS 流量按購買日開始計算,輕量雲則是按自然月進行清零:
産品每個自然月提供免費資料流量包(不與其他執行個體共享)。絕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者的資料傳輸需求在流量包配額下可以滿足。流量包每月1日将會重置,重置後流量包的配額将會重新從0開始計算。
官方介紹: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86281.htm
這個特征,對于包年的使用者沒多大感覺,但隻買一個月的話,就有很大意義了。
假設我們在某月 15 日購買,那麼可在本月後 15 天和下月前 15 天分别使用 n TB,到期後更換新機器。這樣,理論上可以使用雙倍的流量!
于是 ¥34 的套餐 B 最終可使用 4TB,相當于¥8.5/TB!當然,這還不是最優化的。。。
配置更新
輕量雲可在購買後更新配置,隻需補差價即可:
更新的價格 =(新套餐配置天價格 - 原套餐天價格)* 剩餘生命周期服務天數
官方介紹: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61433.html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
流量包:執行個體目前的已使用流量不變,月流量配額将變為新規格對應的流量上限。
于是,我們有了新玩法。
續流量
想象這樣一個場合:假如伺服器離到期隻剩幾天,而流量已用完,這時隻能歇着了?
事實上,這時更新套餐是非常便宜的 —— 因為剩餘天數很少,是以隻需幾塊錢。而更新後,又可獲得 1TB 剩餘流量!
假如在到期前幾小時更新,甚至隻需幾毛錢。當然這樣意義不大,因為上行帶寬隻有 30Mbps,即使滿負荷使用 1TB 也要 77.67 小時。是以在到期前 3 天更新,是比較劃算的。
例如最後 3 天從套餐 A 升到 B,隻需一塊錢,就能續 1TB 流量!
減成本
除了尾期更新,在前期或中期更新是否也有意義?
當然有。因為這裡隻關心網絡配置,其他硬體并不考慮,是以沒必要一上來就買 34 元的套餐 B。
我們可以先用 24 元的低配 A 開局,反正 A 和 B 的帶寬是一樣的,都是 30Mbps。等 N 天後流量用完再升至 B,這樣可節省 N * (1.10 - 0.77) 元。
需要注意的是,更新過程并不是瞬間完成的,而是要停機幾分鐘!如果你隻有一個機器,并且對穩定性有要求的話,還是不用考慮了。當然也可以在淩晨人少的時候更新,不過僅僅為了省幾塊錢熬夜貌似不值吧~
綜合玩法
綜上所述,我們來琢磨幾種玩法。
方案 1
套餐 A 開局,當月升 B(假設發生在 7 天後,補 24 天差價),最後 3.24 天(77.67 小時)升 C。
時間點 | 備注 | 花費 | 剩餘流量 (TB) |
---|---|---|---|
09-15 00:00:01 | 購買 A | ★ (1/1) | |
09-22 00:00:00 | 用盡 | ☆ (0/1) | |
09-22 00:00:05 | 升至 B | (¥1.10 - ¥0.77) * 24 = ¥7.92 | ☆★ (1/2) |
09-30 23:59:59 | ☆☆ (0/2) | ||
10-01 00:00:00 | 清零 | ★★ (2/2) | |
10-12 18:20:00 | |||
升至 C | (¥2.16 - ¥1.10) * 3.24 = ¥3.43 | ☆☆★ (1/3) | |
10-16 00:00:00 | 到期 | ☆☆☆ (0/3) |
總費用:¥24.00 + ¥7.92 + ¥3.43 = ¥35.35
總流量:1TB(初始)+ 1TB(升至 B)+ 2TB(清零)+ 1TB(升至 C)= 5TB
平均價:¥7.07/TB
方案 2
套餐 A 開局,最後 6.48 天升 B,最後 3.24 天升 C。
09-15 00:00:00 | |||
10-09 12:40:00 | |||
(¥1.10 - ¥0.77) * 6.48 = ¥2.14 | |||
☆☆ (2/2) | |||
☆☆★ (2/3) | |||
總費用:¥24.00 + ¥2.14 + ¥3.43 = ¥29.57
總流量:1TB(初始)+ 1TB(清零)+ 1TB(升至 B)+ 1TB(升至 C)= 4TB
平均價:¥7.39/TB
方案 3
套餐 A 開局,最後 3.24 天升 B(隻升一次)。
(¥1.10 - ¥0.77) * 3.24 = ¥1.07 | |||
總費用:¥24.00 + ¥1.07 = ¥25.07
總流量:1TB(初始)+ 1TB(清零)+ 1TB(升至 B)= 3TB
平均價:¥8.36/TB
實際應用
如果隻論流量價格,方案 3(¥8.36/TB)最高,方案 1(¥7.07/TB)最低。
但是對比單機價格,方案 3(¥25.07)隻有方案 1(¥35.35)的七成。這意味着,同樣的錢可以買更多的機器!
假設每月預算 210 元,我們對比三種方案可買到的資源:
方案 | 單機價格 | 機器數 | 總流量(上行) | 總帶寬(上行) | 更新次數 | 餘額 |
---|---|---|---|---|---|---|
1 | ¥35.35 | 6 | 30 TB | 180 Mbps | 12 次 | ¥-2.1 |
2 | ¥29.57 | 7 | 28 TB | 210 Mbps | 14 次 | ¥3.01 |
3 | ¥25.07 | 8 | 24 TB | 240 Mbps | 8 次 | ¥9.43 |
雖然方案 3 總流量最少,但總帶寬卻是最多的。同時還有更多的公網 IP 和硬體資源,并且更新次數也是最少的,是以在實際應用中顯得更劃算。
當然,由于輕量雲沒有提供 API 而隻能手動管理,是以維護成本也要考慮,尤其是機器較多的時候。
坑總結
簡單總結下在輕量雲踩過的坑:
- 網絡有時不穩定
- 計費頁面有小時級延遲
- 流量超出後百倍扣費
- 更新過程停機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