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T績效管理消除IT與業務之間的隔閡

近日,惠普公司公布了一項針對亞太地區使用者IT績效考核方式的調查結果:91%的企業高管認為IT績效考核是一個重要工具,但實際上隻有50%的高管在做決策時參考了IT績效考核資料。企業對IT績效考核的期望值與考核的實際執行之間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落差呢?

  “用業務名額來衡量IT的績效,這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惠普有限公司軟體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于志偉分析說,“傳統的人工操作流程很容易造成時間的浪費和回報資訊的延遲。這些延遲再加上IT績效考核方法的缺失,導緻企業沒有辦法對IT績效進行評估。另外,從考核名額的設定到執行過程,相關人員的責任不夠明确,也是導緻這種落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前,使用者談論較多的是企業績效管理,企業績效管理與IT績效管理兩者之間有什麼異同呢?企業績效管理依托的主要是ERP、人力資源系統等。IT績效管理是企業績效管理的一部分,但比企業績效管理的專業性更強。于志偉舉例說:“以前,沒有名額可以反映出IT裝置當機會對企業的績效産生什麼樣的影響。現在,通過IT績效管理體系,企業可以十厘清楚地了解裝置當機将持續多長時間,可能會影響企業哪些部門的業務,将給企業造成多大損失等。正是看到了IT績效管理與企業業務之間的密切關系,企業才開始慢慢接受IT績效管理的概念。”

  長久以來,企業的IT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就像是兩條平行線,兩個部門之間很少交流和溝通,是以很容易造成IT采購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兩個部門之間也很難保持發展的一緻性。惠普的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在進行IT績效考核時,最常用的還是傳統的IT名額,比如服務品質、故障解決速度等。“随着企業對IT依賴程度的加深,企業的IT部門負責人更需要與業務相關的、富有洞察力且實時的績效監控和報告方式。”于志偉表示,“IT績效考核應該更多地采用能夠真實反映業務需求的名額,比如成本、客戶的滿意度等。但我們的調查顯示,中國的企業隻有38%采用了客戶滿意度這樣的考核名額。”

  兩年前,惠普就釋出了IT績效管了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已有140多家大型客戶采用了惠普的IT績效管了解決方案。中國的某×××通過使用惠普IT績效管了解決方案,可以清楚地了解每個管理目标的KPI得分情況,并依據此名額對IT系統進行調整和優化。于志偉表示,通過IT績效管理可以幫助客戶将業務目标與IT目标緊密地聯系起來,這其中的關鍵有以下幾點:第一,如何将業務目标轉換為IT目标,實作業務與IT的統一;第二,IT績效管理必須遵守從上至下的原則,從業務目标出發,對目标進行逐漸分解;第三,設定IT績效管理目标時要遵循簡潔至上的原則,以便業務部門能更容易地了解IT的需求;第四,持續不斷地對IT績效管理目标進行調整和改進。

  IT績效管理必須與業務相結合,是以無法回避IT績效管理具有行業性和區域性的特征。正是基于這一點,惠普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專門負責對其IT績效管了解決方案進行本地化研發,以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