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網時刻記者 吳公然通訊員 易峥嵘 長沙報道
1月17日,湖南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聽取關于《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草案)》(以下簡稱《辦法草案》)的說明,并審議《辦法草案》。這是20年來,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首次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
這次立法意義非凡,将《辦法草案》提請代表大會審議是湖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人民代表大會的形式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能充分吸納民意,集結代表智慧,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實踐。
此次立法調整的對象是土地管理。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加強土地管理地方立法,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推進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土地管理、耕地保護工作,十八大以來,對耕地保護工作多次作出訓示批示,強調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湖南省要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穩步提升糧食産能,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推進高标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各類違法亂占耕地行為。
近年來,湖南堅持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紅線,有序推進空間規劃體系建設,保障合理建設用地需求,推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全面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土地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然而,目前湖南還存在耕地保護總體形勢較為嚴峻、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屢禁不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仍然存在、土地使用率和産出率偏低、土地征收程式有待規範、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被侵害時有發生等困難和問題,亟需通過立法來推動解決。
湖南曆來重視土地管理立法工作,1987年5月17日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湖南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2000年3月31日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對保護土地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9年8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修改通過的土地管理法、2021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修改通過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對耕地保護、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改革與完善。
省人大法制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南有關土地管理的現行法規是20多年前制定的,已經明顯滞後。根據土地管理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出台新的實施辦法是十分必要的。
《辦法草案》形成過程中,按照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深入推進開門立法、民主立法,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尊重人民群衆意願,特别是省人大代表的意見,確定立法更好展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夯實良法善治的基石。
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立法主體作用,每次立法調研座談都邀請省人大代表參加,面對面聽取意見和建議。2021年10月下旬通過人大代表工作平台将書面文本寄送全體省人大代表征求意見,省人大代表共提出275條意見建議。12月省人大常委會組織代表研讀讨論,第二次征求全體省人大代表意見,共提出296條意見。兩次共571條意見建議,都進行了認真梳理研究,充分吸收采納。
為切實提高土地管理立法品質,本次立法把握立法工作規律,加強調查研究,增強土地管理立法的系統性、協調性、針對性,堅持科學立法,使規範的内容符合湖南土地管理實際,反映客觀規律。
此前,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第二十七次會議對辦法草案進行了兩次審議。在湖南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辦法草案》進入“三審”。
《辦法草案》分為總則、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農用地轉用及土地征收、建設用地使用與管理、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等,共八章六十條。
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湘軍麓和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鐘志鵬表示,《辦法草案》從湖南實際出發,找準問題症結,靶向精準施策,“量身定制”,旨在立務實管用的法。
省人大代表、長沙市嶽麓區坪塘街道紅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曾志高表示,《辦法草案》聚焦湖南土地管理“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立法規範、引導和促進,能為“三高四新”戰略實施、現代化新湖南建設提供土地資源支撐。
湖南省人大代表、浏陽市集裡街道宏源村黨總支書記黃豔紅表示,《辦法草案》規範的核心内容是耕地保護。大陸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把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