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18歲瞞着母親去當兵,39歲成司令榮歸故裡,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是賀知章寫的一首久居他鄉,緬懷故裡的詩。不過,在戰争年代,此情此景卻并不少見,為了保家衛國,不知有多少英雄兒女扛起長槍,穿上軍裝,他們忍痛辭别親人,踏上了前途未蔔的道路。

他18歲瞞着母親去當兵,39歲成司令榮歸故裡,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賀健,1911年出生于湖北黃安的一戶農家,在成長的過程中,他曾親眼見識到了社會的動蕩不安,在軍閥控制下的中國,需要進行一次重新洗牌。是以,賀健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萌生了革命的心思,他想成為革命大軍中的一員,為這個國家出一份力。然而,任何理想在現實面前都要低頭,賀健家裡很窮,若是他走了,母親就要一個人承擔起生活的重擔,他不忍讓母親如此辛苦。

他18歲瞞着母親去當兵,39歲成司令榮歸故裡,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就這樣,一直到18歲那年,賀健的理想才得以實作。當時,正好有一支紅軍隊伍路過他所在的村莊,為了犒勞這些戰士,賀健與母親二人拿出了一部分糧食,讓他們略作休整。賀健發現,紅軍中有不少和他年齡相仿的新兵,他們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同樣過着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可是,他們卻因一個共同理想聚到了一起,為了打造出一個平等的社會,他們甘願化為基石。

他18歲瞞着母親去當兵,39歲成司令榮歸故裡,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這些新兵的精神打動了賀健,曾幾何時,他也是一個這樣的人。不過,當他想到家中老母時,又陷入了苦苦掙紮之中,一邊是母親,一邊是民族大義,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若想參軍,就必須暫時放下母親。但實際上,賀健的母親遠沒有那麼脆弱,她幹了一輩子活,身體好得很,即便是賀健走了,她也能很好地照顧自己。

他18歲瞞着母親去當兵,39歲成司令榮歸故裡,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不久之後,紅軍離開了,而向母親謊稱出門學手藝的賀健,也很快跟了上去,他瞞着母親偷偷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進入軍隊後,賀健從通信員做起,之後,他跟随部隊南征北戰,積累了無數戰功,而他的職位也一次比一次高,很快就成為了團長。賀健在随軍作戰的過程中,有好幾次都途經湖北,可是,他卻一次都沒有走進家門,因為革命尚未成功,再加上他當初是瞞着母親出來當兵的,是以隻有到了衣錦還鄉那天,他才好意思回家。

他18歲瞞着母親去當兵,39歲成司令榮歸故裡,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不過,為了避免母親擔心,他還是寫信告訴了母親實情,母親這才知道,賀健并沒有去打工,而是去當兵了。抗戰時期,賀健在戰場上抛頭顱、灑熱血,每次作戰都沖鋒在前,把生死置之度外。經過20年的拼殺之後,賀健當上了魯中南軍區司令員,到了這個時候,他才敢回家探望母親。更何況,賀健這些年一直沒來得及盡孝,他想讓母親看看,他并沒有虛度人生。

他18歲瞞着母親去當兵,39歲成司令榮歸故裡,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意想不到的是,回到家中的賀健卻被母親狠狠地打了一個巴掌,見到母親眼中的淚水,賀健準備了一肚子的話卻怎麼都說不出來。他知道,母親隻是恨他當初的欺騙,恨他的不信任,若知道他去當兵,她又怎麼會橫加阻攔。不過,一切都不重要了,他已經平安歸來,以後的日子,他不會再讓母親擔驚受怕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