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作者:Feekr旅行

最近疫情局勢突然變得魔幻起來,倒也好,不出遠門的我又迷上了一部小衆電影——《帶你去見我媽》。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有多小衆,定檔在1月7号,影院排片寥寥,目前的票房累計才1000+萬,與同為方言電影的《愛情神話》無法比拟。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觀後評論區出現了大面積的好評,不是寥寥幾句的點贊,而是發自肺腑的分享。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也有認為拍得平平無奇的,電影到底是“神”還是“爛”大家自行解鎖。今天的終點得唠一唠電影取景/故事發生地——潮汕。 小飛君已經去過不止四五次潮汕,但從來沒曾想居然有一天會因為一部電影想再次前往潮汕。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撇開先前的slogan,這部小衆電影帶着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潮汕。古樸原始的漁村生活與山海風情,變成一幀幀美景。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深漂男生,帶着杭州女友回家,與母親之間的battle對話,串起了一整個潮汕人間煙火的風情。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毫不刻意描繪但又處處顯露的潮汕“拜拜”等民俗文化,中秋拜月娘、除夕圍爐……中近景畫面勾勒出的家長裡短,直接把觀衆拽進了畫面。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還有融合進畫面的潮汕舌尖風味,除了潮汕牛肉、鹵鵝,還有日常早餐會有的麻葉、菜脯蛋,過年必吃的紅桃粿…… 一部電影看下來覺得潮汕既熟悉又陌生,但結果就是更加愛了。 今天跟小飛君一起看看“潮汕的B面”,這份沒有網紅味且年味十足的潮汕新攻略,你可以先揣進兜裡,等疫情好些就去一次。 跟着電影發現一個“新”潮汕 解鎖非旅客視角 / 潮汕漁村的“山海風情” /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上韓江邊 下惠來神泉港 為了拍攝,劇組花了大把時間沿着潮汕的海岸線先後踩點了大大小小的漁村。 “從饒平的海山,到惠來的神泉,從達濠的鳳崗,到陸豐的淺澳”,他們挖到了許多不為人熟知的原生态自然美景。 比起被極度浪漫渲染過的風情海島,這裡有着更加原始的、不帶濾鏡的漁村風光。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小紅書@喬治起來拍照了 若你歡喜于自然美景,就沿着韓江溜達。你會看到當地人在江邊浣衣,夕陽裹着輪渡遠去,要是天氣熱一點就會看到跳江遊泳的人。 這裡沒有網紅标簽,你可以任意導航到韓江的某個渡口,沒有人潮熙攘的打擾,更适合放空,再等一場落日。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小紅書@xtooong / 4Fan 或者站在培隆沙灘追落日,看南澳大橋蜿蜒到對岸,遠眺對岸的南澳島,極為小衆的沙灘也有随手出片的實力。 不同的天氣下水面還會有不同的情緒,有時平靜,夕陽攬照無比溫柔,有時又如生氣的小孩急到跺腳。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南澳島取景,同為《四海》取景地 劇組最後選擇了南澳島的雲澳鎮和深澳鎮作為主要拍攝地,拍攝結束不久,韓寒帶着《四海》劇組也到了南澳島。 預測這裡今年就會随着電影和宣傳越來越火,趁還沒爆火到人擠人,抓住時機去一趟,我們之前有專門寫過南澳島,可以移步這篇:南澳島深度遊 / 在潮汕老建築裡穿梭 /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看電影的時候小飛君好幾次被畫面細節暖到,雖然不是潮汕人,但還是對一些物件産生了共鳴。 比如奶奶的蒲扇、夏天的搖椅、紅木沙發……這些時代的痕迹,都是刻在國人DNA裡的“記憶”。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上@萬二之首 下@《爸,我一定行的》 大到潮汕古宅,鱗次栉比的房屋與街道,尤其是俯拍鏡頭,在《爸,我一定行的》裡面也多次出現。 風格獨特的建築,一面是都市的發展,一面的古老的傳承。你們應該也像小飛君一樣,是沖着後者來的。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小紅書@陳潔純 id:ladyorange 步入居民區總歸有些格格不入,不如就去龍湖古寨,這個有1000+年曆史的古寨,集合了百座宗祠、府邸和古屋。 它是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是一座“活着的古寨”,沒有完全商業化,隻有前半段布滿商鋪,有小吃店和生活用品鋪子。 有很多人不知道,是以來這裡的人不多,這裡非常适合“逃離”喧鬧的都市。傍晚的光影也非常漂亮,出片沒問題。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牌坊街是個集中了民國風情建築、手工藝與各種美食的地方。這裡相對商業化了,但作為一條步行街,本身就應該充滿熱鬧的氣氛。 小飛君建議你逛完了牌坊街也往旁邊走一走,走進巷子裡,和當地人聊聊天,甚至會被熱情地邀請去喝功夫茶。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1500+年的潮州古城随處都可能遇見驚喜,東門街、水準路、中山路、上水門街、打銀街可以看到熱鬧底下更加親和的生活味道。 你還可以找間茶館,坐下聽戲,混入當地人的閑暇生活,一壺茶配一場潮劇,瞬間感覺已步入退休生活,妙哉。 潮汕的年味在看似複雜又隆重的儀式裡 / 潮汕的年味保留在各種盛大儀式裡 /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潮汕的年味真的很足,而且這裡的年味文化帶有很強的地域屬性,非常獨特。不少外地人還被專門吸引前來。 潮劇、木雕、剪紙、英歌舞、鑼鼓樂、功夫茶……借助各種節日展現一下也是一種傳承的方式。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如果你恰好有機會在正月的時候來到潮汕,你就會看到這樣的場面: 穿着禮裙的女孩子們擡着镖旗,一隊隊經過大街小巷;而男孩子則擡着老爺神像,穿插在女孩的隊列中間,配合着舞龍和鑼鼓樂。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在潮汕,這種傳統禮俗叫“營标旗,迎老爺”,有500+年曆史。即便不了解,也會被熱熱鬧鬧的氛圍感染,過年得有“咚咚锵”的感覺嘛。 你可以在潮汕度過一個年味十足的春節,春節期間會碰到各種不同的活動,一直延續到元宵後。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除此之外,潮汕還有坐落在街道邊邊角角的宗祠。這些鄉土禮俗與曆史建築的存在,讓潮汕變得與衆不同。 這樣的地方或許難免被說是“迷信”,但你也能看到他們的包容與多元,這大概就是潮汕的迷人之處,一邊向前跑,一邊又不落下傳統的東西。 / 年前準備美食的動作“全國統一” /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過年的特色,與腌臘肉、包餃子不太一樣,潮汕過年必做紅桃粿。往往也隻有這個時候,能吃到新鮮出爐的紅桃粿。 《百姓的味道》在潮汕拍攝時,楊千嬅就曾專門尋味過這種味道——小時候的味道,多半帶着回憶。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大衆點評 這是潮汕家家戶戶都會做的美味,也是許多遊子牽挂的味道。在汕頭的可以去龍眼市場。(這是小飛君首次看到大衆點評有十幾條長篇好評寫給市場的) 很多當地的美食基本都可以在市場裡找到,溫馨提示多帶個空行李箱,把當地煙火風味都打包帶回家。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圍爐在古縣志上也能查到:“除夕放爆竹,家人團坐而食,謂之圍爐”,可以說是延續至今了。 除夕圍爐就是潮汕版的大年夜團圓飯,雖是圍爐,卻也不一定要圍着爐子,隻要一家人團聚吃頓飯,儀式感就到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一般會配上海鮮火鍋,符合潮汕本地特色,咕嘟咕嘟的火鍋也有營造火熱氣氛的作用。 牛肉丸、鹵鵝、血蚶、甜品必不可少,劇中配了一鍋蓮藕湯。圍爐也是一家人交流溝通的重要時刻。 曾讓不少人屢次奔赴的潮汕最愛的還是道地生活味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衆所周知,潮汕是好吃的。陳曉卿、蔡瀾都曾專門贊譽過潮汕的美味。無論是進階食材還是市井煙火味道,潮汕都能單打。 有些味道,在旅行者嘴裡是短暫的人間風味,在土著心裡卻是牽挂與思念的味道。早餐的麻葉、過年的粿……要是有機會,也想在地體驗一下當地人的家常味道。 / 日常小吃,一口家的味道 /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不知道該說是導演細節拿捏到位,還是說潮汕人的早餐日常真的吸引人。 清早的一碗白粥真的再平常不過了,難得的是媽媽這個角色無論多忙都可以為全家人備妥一碗清粥。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比起家常清粥,小飛君着實喜歡潮汕的海鮮砂鍋粥,一份清粥融進了海鮮味,适合清晨,更适合深夜。 大蝦、扇貝、鮑魚、螃蟹、象拔蚌……熬進了粥的濃稠,即便不配小菜也能一次吃好幾碗,太适合寒冷的冬天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takumi 看到煎蛋不由自主就想到了蚝烙,甚至聽到了油鍋滋滋的聲音。蚝烙在潮汕就像路邊煎餅攤子一樣常見。 但隻有火候到家的老師傅能做到蚝烙兩面金黃,還能保持蚝肉的鮮嫩,一口入嘴還有汁水溢出。 / 橄榄菜,平平無奇小天才 /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除了十足接地氣的高壓鍋與道地美味,小飛君還發現“媽媽”遞在桌上的一罐“黑乎乎”的東西,盲猜是一罐橄榄菜。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美食中國》 秋冬正好是潮汕收獲橄榄的季節。除了生吃當零食,橄榄還可以入廚房。龍蝦、鮑魚、海參、角螺都能與橄榄搭配。 橄榄菜是本地特有的風味小菜,小飛君的媽媽曾在廣東待過近10年,橄榄菜愛到可以單獨下飯,媲美老幹媽、拌飯醬。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美食中國》 做起來也耗時,得将橄榄與花生油混合熬煮,再加入芥菜葉,經過8h的熬煮變得烏黑發亮,油滋滋的。 外貌是不咋好看,勝在味道好,濃郁醇厚,想吃的話某寶淘一淘罐裝的解個嘴饞。 / 粿,餐桌主角擔當 /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美食中國》 說到潮汕,一碗牛肉丸、一碟腸粉,絕對是腦海裡先蹦出來的畫面,你或許想不到,一枚小小的“粿”也能在潮汕人心中占據十足重要的位置。 揉好的粿皮包進餡料,按入模具中壓實成型,蒸熟之後再煎一煎。趁熱吃口感外酥内甜,花生、芝麻與粿皮的味道香甜,再配合一口功夫茶解膩。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百姓的味道》 前不久播出的《百姓的味道》中楊千嬅還特地尋味紅桃粿,說這是童年的獨特回憶,奶奶離開後就沒再吃到過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takumi 紅桃粿不僅是潮汕人的童年味道,也是過年必吃的食物,另外還有黑油麻粿、鼠殼粿、栀粿…… 栀粿裡面沒有餡,而且是“端午特供”,糯糯彈彈的口感,蘸白糖吃風味剛好,有點像糯米糍粑蘸紅糖的吃法。 / 鹵鵝 /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萬二之首 本來應給給潮汕名片之牛肉留個位置,礙于篇幅,影片中“媽媽”也是做鹵鵝的,就講一講鹵鵝吧。 鹵鵝可是非常“高貴”的美食,一個鹵味老鵝頭甚至能賣¥2000多。不僅是能上台面的美味,還是佳節好禮。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百姓的味道》 一鍋好鹵味的靈魂在一鍋好鹵水,好鹵水是“鎮店之寶”般的存在,要八角、桂皮等幾十種香料熬煮數小時才出一鍋。 有時候店主甯願多給一兩肉也不願多給一勺鹵水。多吃幾家,你還會發現每家鹵水味道都不太一樣,有的醬香濃郁,有的帶着焦糖香。

熱度1000w+,潮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終于被發現了

@《百姓的味道》 潮汕大街小巷都有鹵鵝店,就算不做詳細攻略,去了之後選一家當地人排隊的店,味道就不會差。 鹵鵝鮮嫩,鵝肝也不錯,鹵好的鵝肝淋上鹵水和鵝油,口感像布丁一般,瞬間把風味聚焦在味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