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作者:百科密碼

常言道,事物發展都是一分為二的,有好的一面,自然就伴随着不好的一面。就以近日科學家在北極的永久凍土中發現的一具距今約5.7萬年的冰河時期的灰狼幼崽屍體為例。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當全世界科學人員驚歎于這具萬年前的動物屍體竟能儲存得如此完好,堪稱史前生物屍體中的最佳木乃伊的同時,科學家們又瞬間陷入了巨大的擔憂中,覺得這也是在向人類發出嚴重的警告。

那科學家到底在擔憂什麼呢?這具史前生物屍體背後到底蘊藏了怎樣的威脅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仔細探讨下吧!

地球極地的特殊性

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地球南北兩極都是冰天雪地、寒冷無比、一眼望去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也是以南北兩極對于地球這個大水球而言就好比一個巨大的天然冰箱,在這個冰箱裡億萬年如一日的寒冷。

也正因為這種極端的氣候,讓地球的兩極充滿了神秘感,人類根本無法想象這其中冰封了多少無法估計的未知奧秘。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然而随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足迹也逐漸踏足到了神秘的地球南北兩極。而科學家探索研究表明,地球南北兩極對于全球氣候環境而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它們完全就是全球氣候預警的“晴雨表”,但凡南北兩極氣候細微的變化對于全球人類都是巨大的警示。

科學家進一步解釋這個就好比現在你把一杯20攝氏度的溫水加熱到25攝氏度,你用手去觸摸兩杯水的溫度變化時,也許很多人不會有明顯的感覺。

但是如果你把一杯零攝氏度的冰水加熱到5攝氏度,人們立馬就會感覺到明顯的變化。是以顯而易見,地球上越是極端的地區越能代表全球的變化,而地球南北兩極氣候微小的變化就越能說明全球氣候環境的變化。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但随着近些年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日漸嚴重,地球的這個天然冰箱也在逐年失去了平衡。首先表現出來的變化就是南北兩極冰川正在逐年的融化,導緻海平面不斷上漲,地球的陸地面積在不斷減少。

而生活在這些冰川地區的北極熊等生物種類數量也接近滅絕,同時也造成人類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當然除了冰川逐年融化外,更嚴重的是兩極地區冰封了億萬年的大量凍土也在随着全球氣候變暖逐漸解凍。

而随着凍土的解凍,大量冰封在凍土中的生物屍體也開始逐漸暴露在地表,然而這些冰凍了數萬年的生物對于目前地球上生活的生物而言并不是什麼好事,反而将會帶給人類前所未有的可怕後果。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

正是因為兩極在地球中的重要特殊性,人類才逐漸意識到在這些永久凍土中的生物遺體并不是無緣無故地出現,可能這背後暗藏更大的玄機。然而值得關注的是,近些年關于凍土中的史前生物重制天日的事例,早已屢見不鮮了。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據科學家表明,在2019年的時候,人們就在北極圈的永久凍土中發現了一隻冰封在凍土中類似小狗的屍骸,它的皮毛、五官、身體形狀等都儲存得完好。

而且科學家經過專業測算,這隻小狗大約死亡時間是距今約1.8萬年前,雖然目前通過DNA檢測對比無法确認它的品種和類别,但是可以大概猜測這是一隻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剛由狼向狗過渡時期的品種。

然而沒過多久,科學家在北極圈的凍土層中又先後發現了類似遠古的鳥類屍骸和其他哺乳動物和昆蟲的屍體,科學家們經過分析判斷它們大概是生活在距今3.6萬年—4.8年的冰河時代。

這些遠古時期的動物屍體給科學家研究史前生物進化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然而科學家也逐漸嗅到了一絲絲危險的氣息。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特别是近日人們無意間在北極發現了一具冰封得很好的灰狼屍體後,科學家才覺得事情已經越來越嚴重。

當時專家通過對這具灰狼屍體進行了綜合分析得出,從它的儲存較好的屍身形态可以判斷,這是一隻大概才出生2個月左右的雌性灰狼幼崽。

專家通過進一步專業的檢測分析判斷出這隻灰狼估計已經在凍土中冰封了約5.7萬年左右了,這也是人類目前發現最久遠的史前生物了。

而通過灰狼儲存完好的内髒結構分析可知這隻灰狼的死因并不是因為饑餓,真正的死因很有可能是塌方沒有及時逃生被活埋而死,是以它的屍體才被永久的儲存在凍土中。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而科學家們表示以上這些隻是目前極地凍土中暴露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動物屍體也許正在一步步解封。也許科學家剛開始發現的時候還是抱着好奇和激動的心情,畢竟可以通過研究這些儲存完好的生物屍體,了解更多自然的奧秘。

但随着凍土中出現解封的生物遺體逐年增多,再加上解封的生物年代也隔得越來越久遠,科學家們開始擔憂不已,預感不好的事情也許正在悄悄來臨。

科學家擔憂不已的原因

随着凍土中生物的頻繁“解凍”,科學家們預測也許休眠了億萬年的地球冰箱裡無法預估的未知威脅正在一步步向人類逼近。

首先永久凍土的融化,會釋放億萬年深埋地下的各種氣體,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甲烷,而甲烷的增多勢必會造成溫室效應更加的嚴重,進而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的步伐。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科學家擔憂的第二個方面就是據研究表明這些凍土中還蘊藏了大量的液态固體,包括汞,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凍土中的汞儲量可能達到上百萬噸。

那假如凍土融化,這些固态液态汞滲入到海洋和河流中,勢必造成無法想象的污染,對于地球上的生物也是緻命的威脅。

第三科學家表示凍土的解凍肯定會造成附近地面的坍陷,而在周圍陸地上的建築物可能也會随着地面塌陷全部陷落。到時候這些居住在上面的人們将會無家可歸、流離失所。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然而最可怕的是億萬年的凍土解封,會讓遠古時期無數未知的病毒、細菌和微生物等等都會随之複活蘇醒過來。而這對于人類無疑是最大的威脅,因為對于無法估量的遠古未知病毒和細菌等等,人類根本無法想象它們到底會有多恐怖。

就比如2016年就曾經發生了一場炭疽病毒傳染事件,當時造成了一名十多歲的男孩死亡,數百人感染炭疽病。

疫情結束後科學家們經過研究表明這場炭疽疫情的根源就是來自于70多年前因感染的炭疽病毒死亡的鹿群身上,當時鹿群感染炭疽病毒死亡後,它們的屍體被埋在在北極圈的凍土層中。

但是随着全球氣候溫度的上升,在凍土中的鹿群屍體解凍後,伴随着凍土中暫時休眠的炭疽病毒也開始蘇醒過來,最後通過周圍的食物和水源相繼傳染給了人類。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不僅如此科學家還在凍土中發現了一種可怕的變形蟲子,它們在凍土中一直處于休眠狀态,但是一旦解凍,它們就會蘇醒過來,而且更可怕的是在這些變形的蟲子體内還檢測出了一種古老的傳染性極強的病毒,叫闊口罐病毒。

而且據專家研究表明,這種病毒已經在凍土中冰封了将近3萬多年了,它們不但沒有因為冰封就徹底死亡,而且蘇醒以後它們的傳染性竟比史前年代更強了。但慶幸的是專家研究表明,目前這種病毒還不會威脅到人類。

而這兩年全球都在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困擾,科學家也有猜測這種病毒會不會來自于凍土中的遠古的病毒蘇醒。但經過全世界專家的不斷研究表明,暫時還沒有在極地的永久凍土中發現類似新冠病毒的,這個結果也稍稍讓人們心安了一點。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當然除此這些以外,讓科學家擔憂不已的是這些生物屍體的頻繁出現其實也是在向人類預警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日趨嚴重。

正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地球的冰箱在逐年失去平衡,才讓地球南北兩極溫度在逐年上升,這些隐藏在地球冰箱中的潛在未知的危險才慢慢暴露出來。是以全球變暖日趨嚴重才是這一切的根源所在。

人類攜手減緩全球變暖

近些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人類也深刻認識到全球變暖帶來的嚴重威脅,因而全世界各國對此也高度重視,并都在積極号召人類保護生态環境。與此同時各國都出台了很多相關的政策法規來落實如何有效減緩全球變暖的問題。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人類活動不可避免會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自然有它自己的能量平衡準則,人類能做的就是不要破壞自然的生态平衡。

當然為此近年來人類也在積極努力着,比如,為了減少人類活動溫室氣體的排放,人們尋找到了綠色環保的清潔能源。大陸更是為給全世界人民做表率,近兩年來,在多地區實行了“拉閘限電”的舉措,以實際行動踐行保護環境的責任。

北極頻現史前生物屍體,科學家擔憂不已,這對人類來說并不是好事

減緩全球變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這個是關乎全球人類性命攸關的大事。全世界人民必須齊心協力,不斷加強節能減排的低碳行為,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理念,為抑制全球變暖貢獻自己的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