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懿傳原著:淑嘉皇貴妃的死後哀榮,如懿請兩個恩典,給自己挖坑

如懿與金玉妍的恩怨,抛開那些雞皮蒜毛,主要有三條:

一、随着高晞月和富察琅嬅先後謝幕,而後宮依然風波不絕,如懿雖無實據,也已經推斷出,當年朱砂謀害兩胎皇嗣并嫁禍給她,害她入冷宮三年的幕後黑手是金玉妍。

二、栽贓她與安吉波桑大師私通,斷送了惢心一條腿。

三、啟祥宮的小狗富貴兒緻死了五公主,雖無确鑿證據,金玉妍最大嫌疑。

是以當啟祥宮的麗心來翊坤宮報喪時,如懿看似神色平靜,實則有快意犀利地劃過心間——

她,終于死了。

如懿傳原著:淑嘉皇貴妃的死後哀榮,如懿請兩個恩典,給自己挖坑

早在皇帝疑心木蘭圍場的“野馬驚駕案”與永珹有關時,就冷落金玉妍母子了,再後來五公主之死、李朝使者提出的将永珹過繼給孝賢皇後的建議,終于惹得皇帝大怒,将永珹出嗣,而金玉妍徹底失寵。

金玉妍死後,皇帝雖給了她“淑嘉”的谥号,其實送去靜安莊梓宮裡的,根本不是金玉妍,而是在圓明園伺候過皇帝的一個殁了的官女子,那官女子本來是要送進妃陵的,如今和金玉妍調換了過來,從此身受香火,便是皇貴妃的哀榮了。

由此可見,皇帝對金玉妍的憎惡到了何等地步。

如懿傳原著:淑嘉皇貴妃的死後哀榮,如懿請兩個恩典,給自己挖坑

明明知道皇帝厭惡金玉妍,明明自己也是恨極了她,如懿偏偏還要為她請求恩典。

一、為永璇和永瑆請封。

皇帝的第一個反應是眼皮一跳,随即溫然答應給永璇和永瑆貝子爵位。

二、要皇帝将追封淑嘉皇貴妃和兩位皇子的消息傳到李朝,以添金玉妍身後榮耀。

皇帝本已經走向殿門,聞言又停下腳步,

轉過頭打量了如懿兩眼,說既然皇後這麼有心,朕怎能不成全。朕最後能為淑嘉皇貴妃做的事,一定會做,免得旁人落了口舌,說朕是涼薄之人。

這話聽起來已經不大痛快了,海蘭也看出皇帝不高興了。

那麼如懿為什麼要為金玉妍請求這兩個恩典呢?原因就在于皇帝說的“免得落了旁人口舌,說朕是涼薄之人”。

從如懿的角度,她是為了皇帝好,何況金玉妍已死,給得再多也隻是身後的虛名,空頭人情而已,根本無損她皇後的利益。

從皇帝的角度,他心裡不高興——皇後明明同淑嘉皇貴妃水火不相容,這會兒來充什麼好人?究竟是怕人說朕涼薄,還是要展示你的賢良?怎麼,朕不給這兩個恩典,就是涼薄之人了?

如懿傳原著:淑嘉皇貴妃的死後哀榮,如懿請兩個恩典,給自己挖坑

而魏嬿婉立刻又從此事中找到了離間帝後的機會。

她伏在皇帝胸前,乖順得如一隻依傍着暖爐的貓咪,又柔順得如一匹軟滑的絲緞——

淑嘉皇貴妃在世的時候雖然對皇後屢有不敬,沒想到皇後還是以德報怨,為了淑嘉皇貴妃的喪儀好看些,屢屢求皇上恩典……夫妻之道,貴在尊重夫君。君臣之道,貴在尊崇君主。其實給淑嘉皇貴妃的阿哥們恩典,把哀榮傳到李朝,這些不必皇後娘娘說,皇上看着與淑嘉皇貴妃恩義的分兒上,也會一一賞賜。可是皇後娘娘是思慮周全了,豈不顯得皇上恩典寡薄,讓人非議。

雖然皇帝當時眼神變冷,斥責魏嬿婉肆意刻薄皇後,實則這些話撓中了皇帝癢癢,是以當魏嬿婉蒼白着一張清水芙蓉臉,楚楚可憐地表示自己隻是為皇上着想,當皇上是枕邊夫君,才敢暢所欲言時,皇帝就心軟了,還評論——

昆曲柔婉,最适合你不過;而皇後就像戈陽腔,有些剛氣,不夠婉媚。

如懿傳原著:淑嘉皇貴妃的死後哀榮,如懿請兩個恩典,給自己挖坑

皇帝何止對魏嬿婉說如懿不夠婉媚,在《故劍》那一章中,皇帝當面說——

如懿,朕已經老了,年歲越大,越懷念當年孝賢皇後的溫和隐忍。如懿,你的鋒芒太利。為何不能如孝賢皇後一般?朕不悅時發怒時,孝賢皇後都格外溫順甯和,你卻一定要說出傷朕的話麼?

如懿怎麼回答——

有的話,許多人不能說,不敢說。臣妾也想忍住不言,卻一生也未學會……

一生未學會“忍住不言”,聽起來多有個性多豪橫,可是個性和豪橫是要講底氣的,一個屈居人下的“臣妾”,有什麼底氣去跟“君上”針鋒相對?她硬要同皇帝針鋒相對的結果,是她膝下僅剩的永璂被挪去了海蘭宮裡撫養。

即便在如懿死後,即便皇帝明白了許多事是魏嬿婉栽贓之後,他偶爾同海蘭提到如懿時,也是歎息——

如懿如果懂得自下而上的敬慕,而不隻是喜歡,或許她與朕也不緻如此。

如懿傳原著:淑嘉皇貴妃的死後哀榮,如懿請兩個恩典,給自己挖坑

當如懿被冤入冷宮時,同皇帝産生了第一次嫌隙,被終于逃離冷宮的興奮和後來的盛寵掩蓋了;

被栽贓與安吉波桑大師私通,是如懿第二次與皇帝産生嫌隙,被封後的狂喜和榮耀掩蓋了;

鹿血酒事件引發了皇帝當着妾室羞辱繼後如懿,如果不是恰好診出有孕,他和她,那時就無可挽回了吧?繼永璂出生,再是璟兕出生和懷上永璟,如懿依舊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永璟之死,皇帝聽信欽天監皇後克子的謠言,冷落疏離了翊坤宮,這個時候的如懿才有所醒悟,可她的醒悟也是摻了水的,若真醒悟,就不會在“寒香見事件”和“遊船召伎事件”中入戲太深了。

如懿和皇帝,曾經相愛,後來相殺,可一個“臣妾”又憑什麼去同“君上”相殺?

在如懿歎息丢失了少年郎的同時,皇帝也是不能接受,到了最末,他和青櫻,都改變了最初的模樣。

如懿傳原著:淑嘉皇貴妃的死後哀榮,如懿請兩個恩典,給自己挖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