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大家好,我是來自k星球的k星小貓,一個嚴肅有趣的電影交友社群。

影史經典《指環王》(又譯“魔戒”)三部曲不久前在國内重映,然而三部票房累計僅1.45億,遠低于稍早重映的《阿凡達》的3.76億。不僅如此,網上還出現了諸如“情節拖沓”、“特效一般”、“故事膚淺”之類的差評。這些評價讓我這個十年業餘魔戒迷很感興趣。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指環王》大體上講了霍比特人弗羅多,為了銷毀魔王索隆的力量之源——至尊魔戒,集結了八名各個種族的夥伴,千辛萬苦抵達敵人腹地,最終涉險完成使命的故事。對《指環王》這一套故事不買賬的觀衆素來有之,加上短視訊時代,觀衆耐心下降、要求迅速直接的刺激,“老派經典”《指環王》重映遇冷并非不可想象。

拿我自己來說,在看前兩部重映時也曾短暫睡着。然而當我回家重溫電影和小說後,我感到自己對《指環王》和中土系列的愛沒有變,變的隻是欣賞角度,從7歲到24歲,我還是能被這個系列的不同特質吸引。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01、奇幻世界與網瘾少年

我相信現在的小朋友仍會被《指環王》吸引,就像我7歲時被當時上映的《王者歸來》俘獲一樣。兒童本身充滿好奇,相信世界總是無限廣博、有待探索的,而《指環王》無疑能極大滿足這種好奇。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人們願意相信綠草如茵的袋底洞真的生活過霍比特人,相信在森林和山脈間曾坐落精靈和矮人的王國,巫師、樹人、遊俠曾經共同活動在這個星球,三教九流曾在躍馬客棧裡聚首。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因為原著作者托爾金對中土世界的一草一木都作了詳盡刻畫,甚至為每個種族創造了切實可行的語言系統,他仿佛能說服讀者是在閱讀曆史而非奇幻篇章。換言之,中土世界比其他奇幻系統更加堅實、更像現實。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指環王》的讀者如我,處于一種神奇的薛定谔貓态。

作為一個有理智的人,我當然知道這些是虛構的,但拜托,為什麼這麼嚴肅,不能把現在當成中土第六或第七紀元?《指環王》中的第三紀元真的存在過,隻是離我們很遙遠罷了。

正如《指環王》電影第一部開頭所說:曆史變成傳奇,傳奇變為神話。中土神話并不比希臘神話、《聖經·創世紀》更為失色或沒有根據。

這種生造一個世界的做法,啟發了大量角色扮演(RPG)遊戲以及虛拟宇宙的誕生:創作者确立一個世界的規則,讀者/玩家流連其中,不斷考據和補充、自行生産經曆,讓這個世界變得豐滿。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漫威宇宙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過度沉迷次級世界是不對的,但這些人的初衷也是對貧乏現實的不滿,對一個更美好世界的渴望。

托爾金用詩意的語言告訴我們,物質的現實不是唯一的現實,想象力可以具有何種威力。而人們之是以選擇不沉迷,也是因為再美好的次級世界也有其局限,他們也想創造自己的世界。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02、剝離奇幻外衣

《指環王》的現實意義

《指環王》因為其貌似曆史的奇幻,陷入了一種雙重尴尬。上世紀中葉原著小說出版時,一些知識分子因為小說的奇幻設定,以及對那個年代政治、社會問題的缺少回應,認為它逃避現實,拒絕将其視作嚴肅文學,這種觀點今天仍有市場。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然而最近這次重映不利,很可能又是因為它不夠奇幻。君不見隔壁《阿凡達》,潘多拉星球美輪美奂,從環境到生物都和地球沒有半點相似。3D特效讓人身臨其境,雖然故事略顯老套,但絕對能讓觀衆得到巨大的視聽滿足。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阿凡達》

相比之下,故事發生在地球且主角長時間都在趕路的《指環王》就很考驗觀衆耐心了。但對我來說,《指環王》才是經得起反複重看的電影和小說,因為我總能在生活的各個階段感覺到和它的聯系。

托爾金也曾說自己偏愛曆史而非寓言。因為曆史可以引發不同讀者的自由聯想,寓言則由作者刻意掌控,在被猜到唯一的答案後就會變得索然無味。

如此說來,《指環王》無疑更像曆史,每個人能看到什麼全在他自己。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以《指環王》的核心人物——索隆和魔戒為例。有人批評反派索隆過于老套。《複聯》裡的滅霸起碼有維持宇宙生态平衡的理想,索隆沒有,他就是想統治世界,奴役所有人。我卻認為對索隆的虛化處理恰恰是作者和導演的高明之處。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象征索隆的一抹紅

原著中,索隆原來也是主神維拉的助手,他知識廣博、渴望創造,但在體會過支配他人的快感後走向堕落。他鍛造了能夠勾起他人權力和貪欲的魔戒,讓他們走上歧路。但他自己在鍛造魔戒之前,不是也被先已存在的“戒指”——錯誤的欲望,給引誘了嗎?

是以問題不在索隆是誰,而在人人可能成為索隆。

這讓我聯想到二戰裡德日兩國的普通群眾直至政府高層,很少有人認為自己是在作惡,結果卻犯下滔天罪行。用“反人類”、“惡魔”之類的詞語與之劃清界限當然是簡單的做法,但更謹慎的做法,無疑是檢查自身與之有無相似。也有人将魔戒解讀為核能、機械化,隻要言之成理,也都是讀者的自由。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魔戒

或許也可以從另一個方向倒推魔戒和索隆的含義。《指環王》中的霍比特人,熱愛自然、天性好客、與世無争。除了一些渴望冒險的小心思,最大的追求隻是維持一種不奴役人也不受人奴役的生活。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他們生活的地方

後來魔王崛起,浩劫來臨,他們不為建功立業,而是為了保衛這種生活才奮起反抗。聯想到當今世界,目力所及好像不存在索隆這種大魔頭,但很多人的生活卻和霍比特人一樣岌岌可危。那麼威脅人們生活的到底是什麼?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電影的最後,九死一生、成為當世英雄的四個霍比特人,面對長輩 “這幾個混小子從哪裡野回來了” 的嫌棄,隻是笑而不語,然後在熟悉的酒館裡碰杯,相視一笑,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

回歸日常,就是最好的結局,而過去的壯闊經曆則永遠化為了寶貴回憶。這樣的場面讓人動容,同時也傳達出一個貫穿全書的思想:既然出于善良目的動用強力,也有演變成惡的可能,那麼抵抗邪惡的力量也不來自某個強者,而在每個弱小個體對良善的堅持。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此外,《指環王》中還有太多值得探究的内容:忠誠和友誼、絕望與希望、死亡的無可避免……在托爾金的整個神話體系裡,精靈雖然永生,卻會和地球一起衰老,即使因為意外死亡,靈魂不會消亡。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精靈王子萊戈拉斯

人類的“死亡”卻被視作創世神伊露維塔賦予的禮物,無人知曉他們死後的去向。如果一部作品始終在談論人如何存在、如何死亡,我們沒理由不将它視作嚴肅藝術。如果這些問題永不過時,它就永遠具有當代意義。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最後,關于對電影“情節拖沓、節奏緩慢”的批評,我想告訴曾經打瞌睡的自己:也許不是電影的節奏有問題,而是我們變得急功近利。值得做的事都需要花費時間,電影用那這麼多鏡頭講述護戒小隊翻山越嶺、弗羅多和山姆攀登末日火山,正好還原了做一件難事的心理時間。

在雲彩和星空下,在寒風低吟的雪原和噴火的裂隙之上,在那連接配接西方世界的無垠海洋中,必定存在着某種堅定而宏大的東西,它像磐石一樣存在那裡。

像《指環王》三部曲一樣,不會說教,卻是榜樣。

十年業餘魔戒迷淺談《指環王》,一念成魔,終成永恒經典

好了,今天的電影分享到這兒,下載下傳K星球,遇見更多好看的電影,邂逅和你志趣相投的那個t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