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說光武帝劉秀其實是中華民族的曆史罪人?

為什麼說光武帝劉秀其實是中華民族的曆史罪人?

稍有曆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劉秀是光武皇帝,他創造的曆史被稱之為光武中興,簡而言之就是把他們老劉家丢掉的江山重新奪了回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複、發展社會生産,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

但是,不是每個人知道,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在他晚年時的一個錯誤的外交政策卻使他成為了漢民族的千古罪人。

光武帝劉秀有着傑出的軍事技藝和才能以吸引有才之士來共舉他的大業。并且他對自己要求甚嚴。他是一個英明的君主,善于識人;而且還是一個精明的政客,因時制宜,視情況需要既能慷慨大方,也能冷酷無情。或許因為時代的局限性和權利對他的影響,使他又是一個固執和迷信的人;他對批評往往作出過分的反應,他不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而且很難預見他行動的後果。他最大的弱點表現在外交政策和名族政策方面。

為什麼說光武帝劉秀其實是中華民族的曆史罪人?

東漢建立後,匈奴依然是東漢面臨的威脅。但是,作為新興政權,盡管東漢有能力向匈奴發起進攻,就像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做的那樣。而光武帝的軍事姿态卻是完全防禦性的,雖然随着公元36年内戰的結束,他強大得足以有能力采取攻勢。那一年他卻建築了新的防禦工事,以封住進入山西的傳統入侵路線。光武帝熱衷于修建長城,來保護自己不受匈奴的侵染,然而最好的防禦永遠是進攻。

但曆史還是給了東漢王朝一個機會,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虛闾權渠單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後出現五單于争立的情況,混戰不斷,最後發展為呼韓邪單于的南匈奴和郅支單于的北匈奴之間互相攻伐。

敵人内部的不和正是自己争取外交和軍事主動性的機會。

為什麼說光武帝劉秀其實是中華民族的曆史罪人?

此時南匈奴比較親漢,表示願意向漢朝臣服,共同進攻北匈奴。但是,光武帝可能已經老了,缺乏雄心壯志,比較保守。他犯了在位時期最大的錯誤,這個錯誤也屬于中國曆史中最壞的一個。他本應與南匈奴聯合,攻擊北匈奴的聯合體。公元51年中國的将領們極力主張這場征戰,而且征戰肯定會取得勝利。南單于就可以作為匈奴唯一的統治者傳回戈壁之北的土地,而東漢就可以收複西北邊陲的幾個郡。或者也可以采取平衡政策,讓匈奴與匈奴之間互相牽制,而東漢就可以以仲裁者的身份扶弱抑強,在草原上誰崛起就聯合其他弱小打壓他,讓自己在這盤天下棋局中成為獨大且富有的老大,長期享受着戰略優勢。

然而光武帝是怎麼做的呢?

面對臣服自己的好意,他竟然讓南匈奴遷徙到漢朝境内。而之後也沒想到盡可能的同化他們,沒有把他們打散,而是仍然讓這些匈奴人集中居住,也沒有解除他們的武裝,他們還仍然保持着匈奴人的文化習俗。

為什麼說光武帝劉秀其實是中華民族的曆史罪人?

光武帝劉秀采取的措施就是讓相當多幕僚和一定數量軍隊的被稱為匈奴中郎将的官員代表東漢駐于南單于朝廷。同時南單于的一個兒子在東漢朝廷留作人質,然而這些措施并沒有用。

請神容易送神難,随着時間的推移,南匈奴的力量逐漸強大,而東漢王朝的力量逐漸變弱。

從公元93年起,南匈奴内部的關系和東漢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在以後的100年中,形勢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難以捉摸,他們時而公開沖突,時而進行有限的合作。在公元2世紀末,南單于在山西南部居住,這裡大大地靠近了東漢帝國的中央部分。他們的後代于公元308年就在這裡起來反對西晉。西晉之亡,中國北部的喪失和持續到公元589年的分裂時期,是光武帝的目光短淺的政策的直接後果。他後來的幾個皇帝由于沒有更正他的錯誤,盡可能的以分散和同化的手段削弱南匈奴,是以也應該受到指責,但作為錯誤的源頭,光武帝劉秀還是負主要責任。

為什麼說光武帝劉秀其實是中華民族的曆史罪人?

一朝引狼入室,禍患不會一下而止。公元304年冬天,匈奴貴族劉淵起兵于離石,史稱漢趙,掀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衆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在此期間,大量漢族人被殺,或是遷移到南方居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