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即日起,國内标準品汽油、柴油每噸價格分别提高345元、330元。

發改委還強調,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組織好成品油生産和調運,確定市場穩定供應,嚴格執行相關價格政策,并要求相關部門加大監督力度,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亂定價格的行為。
說到油價上漲,相信各位燃油車車主就要坐不住了,哪怕是每公升貴了幾分錢,對于經常開車出行的消費者而言,累積起來還真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要知道的是,國際油價的變動肯定會影響到國内成品油的定價,所謂的上調油價促進電動汽車普及率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主要成因。
大陸的石油來源主要是進口,是以國際油價變動對于國内也有一定的影響。雖然有國産油,但始終占比不大,目前還不能作為成品油的銷售主力。近年來,海外疫情肆虐,石油減産,而且部分地區出現暴雪天氣,導緻石油需求增加,為成品油庫存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庫存少了,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自然就上漲。
(圖源來自:Pixabay)
在油價上漲和政策補貼的雙重推動下,新能源汽車野蠻生長,侵占了不少傳統能源汽車的份額,但市面上依舊保有大量需要柴油、汽油的汽車,燃油需求依舊十分龐大。别忘了,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增程式車型的依舊需要汽油作為能源支撐。
純電汽車發展了這麼多年,續航、操控感、性能方面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維護成本比傳統能源汽車要更低。不過,對于老一輩而言,充電樁覆寫少、充電速度不及加油、冬天續航變差等各項不穩定因素,都無法讓他們放下顧慮。
當然了,電動車取代燃油車是大勢所趨,不少廠商都争取在2030年前終止所有燃油汽車的生産,轉而生産電動汽車。油價上漲,也許也能推動電動車的普及率。
别光看油價上漲,由于锂電池成本暴漲、補貼退坡等,電動汽車漲價幅度可能還要比燃油要兇。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的用車成本都在上漲,那麼小雷建議那些沒買車的小夥伴還是多觀望幾年,等到各種供應恢複正常之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