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的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被迫改變了很多。然而,疾病卻并不會因為這些改變而停止腳步。一些罹患惡性良性腫瘤或是其他重病而即将離世的人,因為疫情原因,無法等到最親的人陪伴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這對于病人和家屬而言,都是難以彌補的遺憾。
然而,距離并不能隔離愛,即便是相隔萬裡,親人的關切,悲痛和愛仍然可以表現出來。如同下文這首詩歌裡的故事。

圖檔來源:攝圖網
下面這首詩歌剛剛釋出在惡性良性腫瘤權威雜志《JAMA Oncology》上,作者是一名護工,她護理的老人即将離世,親人卻無法回到身邊。護工用手機視訊與老人的親人們連線,為她送别。有這樣一句話:隻要還被記得,那個人就不曾離去。
《請代我們向爺爺問好》
“她的身體每況愈下,我們擔心她時日不多了。”
我平靜地說出這句話
但手機那頭,她的孫子們能聽出我聲音的顫抖麼?
就在那個清晨
我走進她的房間,屋内無人
她的呼吸不像往常
聽到我的聲音也不再興奮
她雙眼緊閉卻不似平日睡着的樣子
在世界的另一邊
她的孫子們召集了一場孫輩八人的告别會
我站在她的房門外
向這八位線上的陌生人做了自我介紹
“準備好了麼?”
看着她的臉龐
他們都沉默了
接着手機中傳來:
“醒醒,奶奶,睜開您的眼睛。
我們知道您可以的。
我們都在這裡陪着您。
您能聽到麼?我們愛您!”
令人悲痛萬分
盡管不是說給我聽的
我讓自己靜下來、藏起來
希望他們忘掉我的存在
哪怕片刻也好
可是,或許
我能做的不僅僅是握着手機
這次 我輕輕地說
“可以告訴她你們最想說的話
人的聽覺和觸覺是最後消失的
盡管她可能不會再有回應
但你們的話會給她最大的撫慰”
他們沉思了一會
“奶奶,您現在肯定很難過
如果您覺得時間到了,如果您覺得累了
沒關系,我們了解
親愛的奶奶,上帝與您同行
我們愛您
願您永無病痛
請代我們向爺爺問好”
在癌度的文章裡,我們一向都堅持以循證醫學的文獻來源做選題,多數的文章是以數字和各種圖表來傳達專業科普知識,少了一點溫情。
當我看到這首詩歌的時候,我想把它分享給大家,也許中文翻譯并不能很好地展現出它的感情,但我從中得到了另外一種感受:無論怎樣,都要好好告别。
很多時候,患者确診癌症後,第一個得到消息的往往是家屬。在震驚難過之餘,家屬首先考慮的是:要不要告訴他實情?總會下意識地選擇隐瞞,擔心患者心理無法承受,進而加重病情,有些患者直到離世還不知道實情。其實很多時候,雙方都覺得是在為對方考慮,但這樣雖然表面瞞過一時,但卻失去了和親人好好告别的機會。
有些生離死别,來得猝不及防。是以,在我們知道無力挽回的時候,好好陪伴親人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認真地告别吧。因為告别是結束也是開始,是苦痛也是希望。
參考文獻:Wendy Tong, BA,JAMA Oncology,December 3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