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積電比英偉達更有可能先進入“萬億市值俱樂部”

如果說石油是過去的關鍵商品,那麼半導體就是未來的關鍵商品。台積電恰恰處于全球晶片複興的核心。

1月13日,台積電公布了2021年Q4季度财報:營收增長24.1%至757.4 億美元,淨利潤增長16.4%,銷售額相比2020年同期增長21.2%,全年收入創曆史新高,達到568.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4.1%,超出市場預期。

除了分量最重的智能手機業務繼續保持7%的銷售增長之外,Q4财報顯示,台積電的所有業務營收都在增長,其中汽車晶片營收增幅最為強勁,漲達10%。放到全年來看,汽車終端帶來的收入增長甚至達到51%,盡享去年“車芯荒”市場紅利;而HPC(高性能計算機群)和IoT的增速以34%和21%的漲幅分列第二、第三,分别增長了34%和21%。

财報後公布後,台積電美股ADR(TSM)13日和14日分别上漲5.26%、1.06%。過往一個月漲幅約17%。

台積電比英偉達更有可能先進入“萬億市值俱樂部”

截至目前,台積電總市值已達到7294億美元,排名亞洲企業第一、全球第九,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甩開了未破7000億美元市值的英偉達(NVDA.US),并為兩家公司後續角逐“首家萬億美金市值半導體公司”增加了看點。

《巴倫周刊》認為,從長期來看,如果說石油是過去的關鍵商品,那麼半導體就是未來的關鍵商品。台積電恰恰處于全球晶片複興的核心。在過去的十年裡,它的年回報率達到了29%。

“如果必須選擇下一家加入萬億美元俱樂部的公司,我會選擇台積電,它控制着全球 60%的晶片制造市場,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公司。”《巴倫周刊》專欄作者Eric J. Savitz寫道。

台積電認為,2022年“會是個好年”。在财報會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和CEO魏哲家均表示:行業将迎來全新增長周期,其中2022年半導體市場(不包含記憶體)将增長約9%,晶片代工産業則将增長20%。台積電預計整個2022年的産能都會保持緊張,營收增幅則估在25%以上,反超IC設計行業。

台積電還表示計劃今年将加大投資400億至440億美元,主要用于加強對于尖端制程的研發和全球新工廠建設,展現出蓬勃的産能擴張野心。

當然,台積電也并非高枕無憂。投資者需要在2022年持續觀察台積電與英特爾、三星在晶片制造領域的持續競争,以及競争所帶來的成本擴張和市場搶占效應。

一直以來,有産業媒體不斷指出後兩者在産能擴張和研發投入上同樣采取了較激進的步伐,尤其是三星近年來加緊追趕台積電腳步且同樣計劃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3nm制程,對标台積電意味明顯;而英特爾則在提出IDM2.0模式之後,明确表示會加快在制程疊代上搶位台積電的步伐,從代工客戶的身份變成亦敵亦友的關系。《巴倫周刊》1月14日撰文指出,英特爾宣布加入針對台積電的競争,可能成為了去年打擊該股的外部因素之一。

另外,晶片供應荒的逐漸緩解也可能為台積電股價帶來周期性回撤空間。《巴倫周刊》曾在今年1月1日分析指出,也許現在很難相信,但晶片短缺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其中Northland Securities分析師Gus Richard在近期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2022年半導體機關需求增長放緩将預示着 2023 年産能過剩,并表示,“我們相信半導體行業是周期性的,這次也不例外。”

文 | 《巴倫周刊》中文版撰稿人孫迩溪

編輯 | 康娟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