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如果不做枭雄,而是立志做一個能臣,會實作漢朝的複興嗎?

老規矩,先上答案:1、漢室的複興并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個集團能決定的,自古王朝皆有命數;2、曹操不可能也不想回複漢室。

王朝的命數

大陸幾千年的曆史文化以來,前前後後誕生了大大小小很多個王朝,也誕生了400多位皇帝。大部分王朝統治的時間都不會延續很久,能超過300年也就是夏商周、漢朝、宋朝,夏朝和商朝其實并沒有成型,甚至有些人都不認可;漢朝和宋朝都是分為兩個部分,西漢和東漢,北宋和南宋,假如把他們分開來的話,那麼真正意義上超過300年的大王朝也就是周朝。

曹操如果不做枭雄,而是立志做一個能臣,會實作漢朝的複興嗎?

縱觀曆史,我們都知道,總的來說王朝是具備5個發展階段的,分别是:創始期、發展期、鼎盛期、衰落期和滅亡期。這個和我們生物的新陳代謝有點類似。

創始期:

往往是打天下的階段,一個有能力的君主帶領着一幫能臣武将,曆經各種艱辛,打敗了所有的争奪者和侵略者,拿到了皇位。

發展期:

然後就開始建國,統治百姓,設立各種規章制度、民法、刑罰、恩賞等等,戰亂過後的國家開始逐漸發展,人們開始安居樂業。

鼎盛期:

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國富民強,周邊的人幾乎都打服了,國内一片祥和,人們生活安定,國富民強,出現了盛世,比如萬國來朝、大唐盛世等等,這個時候的在位君主往往會做兩件事,一個繼續鞏固皇權,擴大戰果,比如漢武帝擴大領域,朱棣修書、開鑿運河、遷都等等;還有一類便開始享受人生,并且開始執政失誤,比如唐玄宗,明朝的朱祁鎮等等。國力開始走向衰落。

衰落期:

在封建統治的基礎上,後面君主在享受生活不思進取,或者對國家進行胡搞瞎搞之後,國家的軌道開始偏移,人民和統治者的沖突開始更新,中央貪官橫行,官場黑暗,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戰争,但是不緻命。也會出現一些中興之主,他們改變了國家頹廢的現象,使國家再一次走上了正軌,比如朱佑樘的“弘治中興”和劉秀的“光武中興”等等。

曹操如果不做枭雄,而是立志做一個能臣,會實作漢朝的複興嗎?

滅亡期:

國家沖突已經到了不可調節的狀态,土地兼并嚴重,皇權分散,權臣出現,農民起義,外族侵略,再碰上什麼天災人禍,不得民心的王朝便就此滅亡。

東漢末年是怎麼的一個時代呢?黃巾起義,土地兼并盛行,人們沖突激增,中央政府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地主豪強乘機強化自己的私人武裝逐漸成為了一方霸主,并且不聽中央指揮,人們對于漢朝不再人心所向,東漢正式處于滅亡期。這是漢朝的命數。并不是曹操能改變的。

曹操并沒有恢複漢室的想法

曹操是想稱帝的,曹操晚年的時候,三國鼎立。天下一半是到了他的手裡,天子在自己的手中,但是早已經沒有了實權,對他來說不過是養着的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工具罷了。當他試圖稱帝的時候,遭到了自己的頂級謀臣荀彧的反對,甚至兩人直接上升到互不相容的地方,最後絕望的他甚至服毒自盡。曹操是想稱帝而不是輔佐漢室。

曹操如果不做枭雄,而是立志做一個能臣,會實作漢朝的複興嗎?

其次,曹操對于一直處于階級頂層的士族和門閥一直沒有好感,他是宦官出身,士族和門閥對他也不感冒,但是天子在曹操手裡,他們也隻能就範。上層階級和曹操互不對付,最後拔刀相向也是必然的結果,這個曹操不可能不知道。

是以想恢複漢室,這個僅僅是後世對曹操的假設,他壓根就沒這想法,何來的恢複一說?加上王朝的命數已定,曹操注定了也改變不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