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Automotive News Europe,1月13日,雷諾首席執行官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在一場媒體活動上表示:“到2030年,雷諾品牌在歐洲銷售的車将100%是電動汽車。”
去年7月,德·梅奧曾把這個目标定為90%,剩下的10%為其他類型的車輛。他表示,雷諾提前了停止銷售内燃機新車的時間,并将在2030年前在歐洲全面轉型為一個電動汽車品牌。

在活動現場,德·梅奧表示,公司還存有“Plan B(次選方案)”,以防出現任何問題阻礙該汽車制造商在十年内實作全電動化的戰略。根據他的說法,在2030年後,如果存在充電基礎設施不足或電價過高等不利情況,雷諾集團可能仍将通過達契亞(Dacia)品牌銷售部分内燃機車型。
盧卡·德·梅奧在談論雷諾成為電動汽車品牌的新目标時稱,“我們有義務積極參與”歐洲向碳中和轉型。
财經網汽車查詢發現,2021年7月14日,歐盟通過一系列提案,旨在敦促各行各業加快擺脫化石燃料的步伐,旨在實作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準相比至少減少55%,到2050年實作碳中和。歐洲希望通過這場改革促進經濟增長,借此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上司者。
同月,雷諾宣布了eWays ElectroPop電動化戰略,包括打造雷諾ElectriCity電力生态系統,開發高性能本地産可持續電池,和遠景動力合作生産低碳電池,到2025年推出10款全新純電動車等目标。
實際上,近年來,包括大衆集團、寶馬、戴姆勒、Stellantis等歐洲車企均公布了明确的電動化轉型路線圖,并将相關産品投放市場。據分析師Matthias Schmidt測算,2021年,電動汽車銷量占西歐總銷量的11%左右,高于2020年的6.8%。
雷諾一直在為電動化轉型做出多項調整,其中包括“裁員減負”。
2021年9月17日,雷諾計劃裁減法國至多2000個工程和支援職位,并在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過程中在其他崗位進行招聘。作為一項廣泛重組計劃的一部分,雷諾已宣布在法國裁員約4600人。該公司周四表示,将與工會方面就最新的裁員計劃進行談判。
該公司表示,将在其他職能部門招聘2500人,總體上将淨創造500個新工作崗位,并計劃在法國生産9款新車型。
在産品投放方面,雷諾下一步将推出全新的Megane E-Tech Electric和Kangoo Van E-Tech Electric車型。根據規劃,到2025年,雷諾至少還會推出四款純電動車型,包括雷諾5、緊湊型SUV)、小型跨界車、還有廂式貨車。
此外,在供應鍊方面,雷諾也曾與锂礦供應商達成合作,以保證電池上遊資源的穩定供給。
去年7月,澳洲锂礦商VulcanEnergy Resources與南韓LG能源解決方案公司簽署了一項5年期锂供應協定。8月2日,Vulcan宣布,已與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簽署了一項長期锂供應協定。這是一家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最新舉措,目的是在預計需求激增之際鎖定這種電池金屬的供應。
根據協定,從2026年開始,Vulcan将從其位于德國的地熱鹵水礦床每年向雷諾供應6000至1.7萬噸锂。如果雙方同意,這份為期五年的協定可以續簽。雷諾此前已表示,其目标是到2030年90%的車型為純電動汽車。
受市場競争加劇和疫情等因素影響,雷諾近年陷入虧損的“泥沼”。财報資料顯示,雷諾在2020年上半年虧損了創紀錄的72.9億歐元(合83.5億美元)。在執掌雷諾6個月後,德·梅奧于2021年1月提出了讓雷諾擺脫困境的計劃,其中包括了電動化轉型戰略,以及降低成本等一攬子方案。
在2021年上半年,雷諾扭虧為盈,獲得3.68億歐元淨利潤,并使營業利潤率達到2.8%,汽車業務自由現金流接近平衡。今年2月18日,盧卡·德·梅奧和首席财務官兼副首席執行官Clotilde Delbos将公布雷諾2021年的業績。 據雷諾此前的預測,2021年全年營業利潤率将和上半年持平,并将實作正向的汽車營運自由現金流。
德·梅奧表示,“雷諾扭虧為盈計劃的成效令人印象深刻”,并将其描述為近年來汽車史上扭虧為盈速度最快的案例之一。他指出,雷諾的固定成本已削減20億歐元,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并且有望在2023年前将盈虧平衡點降低30%。
在汽車定價方面,雷諾汽車淨定價上升了6%至7%,德·梅奧稱,晶片短缺和通貨膨脹已經全面推高了汽車價格,晶片短缺讓汽車制造商優先考慮出售更有利可圖的車型。“我們在定價方面的表現比市場表現要好。”
在成本費用方面,德·梅奧表示,新車型的研發和資本支出已經降低了40%,研發時間也減少了25%。
雷諾與日産、三菱的聯盟是降低研發生産成本的關鍵要素。不過,自2018年11月日産汽車CEO、雷諾汽車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捕以來,該聯盟一直處于混亂狀态。不過,雷諾和日産的高管們計劃于今年1月底會面,并舉行聯合記者招待會。德·梅奧希望與日産在歐洲形成“新的合作态勢”,并希望達成共識,這樣兩家品牌才能合力推出新的方案和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