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使臣途徑一島,任命一中國人當總督,今華裔掌握該國大半财富

我們常說日本是受中國影響最大的國家,無論是他們的建築、體制、還是文化,處處都透露着中國的影子。

其實不單單是日本,鼎盛時期的古中國,在整個東亞以及東南亞都有着舉重若輕的影響力,有些影響甚至延續至今。比如說和日本一樣、同屬海島國家的菲律賓。

明朝使臣途徑一島,任命一中國人當總督,今華裔掌握該國大半财富

中國同菲律賓的交往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東吳時期。

1700多年前,東吳太祖孫權的水師十分強大。對内,他不僅與曹操分庭抗禮;對外,他還派遣東吳官員遠航東南亞巡撫衆小國。這期間出訪的艦隊就曾路過菲律賓。

後來到了隋唐時期,菲律賓的造船業也有所發展,兩國開始有了初次的貿易往來。當時菲律賓盛産香料,中國的茶、瓷器、絲綢則比較有名,于是兩國在資源互補的情況下“互通有無”。

明朝使臣途徑一島,任命一中國人當總督,今華裔掌握該國大半财富

說“互通有無”其實有些“擡舉”菲律賓,因為以當時中國的軍事實力,即便将其收歸成為中國的一個省也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不過,中國大家知道,古代帝王都是以“天府上國”自居的,外夷之族輕易不會被他們看在眼裡。尤其是像菲律賓這樣孤懸海外的“荒島”,若不是有當時朝廷貴族稀缺的香料資源,恐怕與中國互相貿易的機會也是很少。

長期處在貿易逆差地位的菲律賓,可以說在唐宋時期造福了不少福建富商,他們中有些甚至移居海外,成為了呂宋島(菲律賓最大的一個島嶼)富甲一方的人物。

明朝使臣途徑一島,任命一中國人當總督,今華裔掌握該國大半财富

有了錢,不一定就有地位,但是到了明朝時期就不一樣了。

明成祖朱棣當政時期,鄭和曾奉命七次下西洋,其中有一次就途徑了‘蘇祿國’。

蘇祿是古代菲律賓的舊稱,鄭和船隊路過時,蘇祿也就剛建國不到20年時間,不少地方連‘編制’都還不是很齊全。鄭和所登陸的島嶼呂宋島就是其中之一。鑒于此,同時又有感于明朝的威望,鄭和便應了當地人要求,推薦了一個華裔富商做總督。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華裔的影響力開始在呂宋島、乃至蘇祿國全境與日俱增。

明朝使臣途徑一島,任命一中國人當總督,今華裔掌握該國大半财富

如果說明朝是中國與菲律賓關系迅速升溫的“蜜月期”,那麼清朝就是兩國關系“封冰”的轉折點了。

嚴格來說是清乾隆中後期。公元1753年(乾隆十八年),蘇祿蘇丹國國王獻上《請奉納版圖表文》,請求将本國土地、丁戶編入中國版圖。雖然此舉是蘇祿向清王朝尋求庇護,以希望借此免于被西班牙欺淩,但如果當時乾隆允肯了這一請求,怕是蘇祿日後也再無反悔的機會了。何況當時蘇祿想歸附大清王朝的真心還是蠻切實的。

不過,雖然蘇祿誠心歸附,但乾隆卻并不領情。他覺得蘇祿終歸是夷外之地,不要也好;而那些遍布蘇祿華裔商民,既然當初選擇背離天朝上國、定居國外,姑且也當漢賊論處好了,不救也罷。可憐的海洋重地菲律賓,就這樣與中國失之交臂。

明朝使臣途徑一島,任命一中國人當總督,今華裔掌握該國大半财富

後來的事情就清晰明了了。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施行閉關鎖國政策,中國與外界的交流越來越少;再加上西班牙在東南亞的殖民勢力日漸龐大,中國同菲律賓的關系就此漸行漸遠,直至最後徹底斷絕。

中國對菲律賓的影響雖然削弱,但華裔對菲律賓的影響卻依然如日中天。甚至時至今日,如果你誇一個菲律賓原籍人像華人,他們依舊會滿心竊喜。當然,他們之是以看重華人,也全是當地華人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打拼出來的。

明朝使臣途徑一島,任命一中國人當總督,今華裔掌握該國大半财富

如今的華裔富商,已經覆寫了菲律賓金融、房産、醫療、教育等數個行業。說是占據了整個菲律賓經濟命脈的半壁江山都不為過。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在菲華人,菲律賓的今天,怕會又是另一片景像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