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部隊搞錯了指令,卻闖入敵軍營地,歪打正着取得一場意外的勝利

1934年8月,紅六軍團從湘贛邊根據地開拔,向西挺進,計劃與賀龍、關向應率領的紅二軍團會師。

起初,國民黨搞不清紅六軍團的意圖,還以為他們這次又跟過去一樣玩“捉迷藏”,兜一個圈子又會重回根據地。是以,敵人沒有追擊,隻是将湘贛中心區占據之後,有一搭沒一搭地“清剿”紅軍遊擊隊。

當紅六軍團越走越遠時,敵人終于回過神來,出動大批兵力瘋狂追擊。

軍團首長當即指令部隊全速西進,盡快甩開敵人,動員全體指戰員“走得赢就是勝利”。

然而,持續多日的高強度行軍還是給部隊帶來了不小的難題,由于戰士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以至睡眠不足,再加上天氣非常炎熱,又缺乏足夠的糧食,使得戰士們的體能難以為繼。

部隊搞錯了指令,卻闖入敵軍營地,歪打正着取得一場意外的勝利

不少戰士的腳底闆被磨出了水泡,甚至多如一串串的白葡萄,每走一步都非常艱難。

可想而知,每次行軍到傍晚或夜間時,戰士們最盼望的一件事毫無疑問就是快點宿營、快點宿營!

在軍團首長最初的計劃中,對于每天的行軍目的地都有明确的安排,但随着敵人越追越緊,部隊每天隻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宿營地點。這在當時軍團部的指令中被稱之為“相-機-宿-營”。

其實“相機”這兩個字并不是指什麼照相機,而是“察看機會”的意思。部隊傳令必須極其快速簡潔,用“相機宿營”來表達無疑是非常精當的。

然而,由于當時戰士們的文化水準普遍較低,很多人搞不清楚“相機”這兩個字的确切意思,以至于引出了一件趣事。

部隊搞錯了指令,卻闖入敵軍營地,歪打正着取得一場意外的勝利

在行軍時,戰士們都很關心每天的宿營地,是以他們總是一路走一路打聽。離目的地越近,戰士們的心情自然越高興。而營、連、排各級幹部為了鼓動大家的情緒,平時也不會向戰士們隐瞞宿營地點。

這天拂曉,少共國際師永新團二營四連接配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迂回至白石鋪一帶,吸引敵人向西追擊後,再翻過虎形山,與北上的軍團大部隊會合。

軍團首長之是以做出這樣一個安排,是因為他們料定,在敵人看來,白石鋪是紅軍必經之地。現在隻派出一個連的兵力迂回穿插,目的就是牽制敵人的兵力,掩護大部隊從另一方向順利北上。

雖然這個任務非常艱險,但四連指戰員鬥志昂揚,立即向目的地進發。

部隊搞錯了指令,卻闖入敵軍營地,歪打正着取得一場意外的勝利

按照軍團首長的訓示,他們朝着白石鋪迅速前進,并在沿途各處刷上很多智語口号,落款卻是紅六軍團某某師。他們還以紅軍主力先遣隊的名義,向當地群衆大肆宣揚紅軍主力将由此向西推進的消息。

此外,他們還在路上扔下不少破舊的衣服鞋襪和軍需用品,制造成一副匆忙撤退的假象。

這一系列措施果然成功吸引了敵人的注意,當天下午就派出大批兵力向白石鋪方向追來,甚至留下了不少兵力。

當得到敵人出擊的确切消息後,四連連長楊士朵立即帶領全連折向虎形山。由于他們人少目标上,行動又異常迅速,是以很快就把尾追之敵甩開了一大截。

連長楊士朵考慮到前方可能有敵人攔截,便指令一排作為尖刀排,率先向虎形山以北穿插,為全連開辟前進通道。

部隊搞錯了指令,卻闖入敵軍營地,歪打正着取得一場意外的勝利

天快要黑了,路也越來越難走了,一排一名滿腳是泡的戰士實在有些走不動了,就打聽當晚在哪裡宿營。排長梁升光回答說,上級給的指令是如果沒有發現敵人,天黑後就“相機宿營”。

由于當時部隊一路經過不少以“集”為名的地點,戰士們一聽,都以為“相機”是某個集鎮,心想到了那裡興許還能吃頓好吃的,是以個個喜笑顔開。

其實梁升光也沒搞清楚什麼是“相機宿營”,由于連長交代任務時,後面正好出現了一股敵人,是以他也沒得及到底什麼是“相機宿營”,也跟戰士們一樣,把“相機”當成一個具體的地名了。

沒想到事情偏偏就有這麼巧,在梁升光帶着一排翻過虎形山,向北走了二十多裡後,從老百姓那裡打聽到附近還真有一個名叫“向集”的小鎮子。

部隊搞錯了指令,卻闖入敵軍營地,歪打正着取得一場意外的勝利

梁升光考慮到戰士們連續急行軍,早已又累又餓,當即指令全排迅速趕到向集,就在那裡宿營。他還派人在沿途做好特定的标記,給後面的部隊指明方向。

不料一排還未進入向集,偵察員就已經偵察到鎮上駐紮着一支國民黨部隊,而且人數還不少。

梁升光心想:既然我們連的任務是牽制敵人,而現在向集又出現了敵人,那麼我們何不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為掩護大部隊轉移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呢?

雖然他手裡隻有一個排的兵力,但梁升光認為,敵在明我在暗,我軍兵力不足的劣勢完全可以轉化成目标小、行動靈活的優勢,再加上可以用夜色掩護,這一仗完全值得打!

他當機立斷,率領全排悄悄接近了敵人的營地。有意思的是,他們正為從哪裡發起攻擊而舉棋不定時,卻意外發現了敵人的一座彈藥庫。

部隊搞錯了指令,卻闖入敵軍營地,歪打正着取得一場意外的勝利

梁升光大喜,當即帶領戰士們炸掉了這座彈藥庫,又趁着敵人混亂之機,向他們發起了閃電般的攻勢。

敵人萬萬沒有想到,他們一直在追擊的紅軍居然從天而降,而且一出手就端掉了他們的彈藥庫。在極度混亂之下,敵人根本組織不起像樣的抵抗,整整一個營的兵力,竟被紅軍打得四散潰逃。

當楊士朵率二排、三排趕到時,戰鬥已經結束,他們立即合兵一處,折向西北,兩天後追上了大部隊。正是由于一排在向集的奇襲,調動了國民黨的追兵,使得紅六軍團大部隊順利完成了轉移。

後來一排指戰員才弄明白,原來上級的指令是“相機宿營”,根本不是什麼“向(集)宿營”。雖然搞錯了指令,卻讓部隊收獲了一場意外的勝利,真是歪打正着建奇功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