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代第一特務頭子:輕易弄死大才子,皇帝的女人也敢搶

中國有句老話叫“人如其名”,長輩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也是希望孩子今後能成為像他的名字寓意一樣的人。“紀綱”這個詞原指網罟的綱繩,引申為綱領、法度。而曆史上,也有一位叫做紀綱的人,他的所作所為正是為了維護“紀綱”,最後當他違背了紀綱的時候,也落得了一個非常悲慘的下場。

紀綱是臨邑人,起初隻是個窮酸儒生。在靖難之役的烽火燒到了臨邑時,紀綱覺得這是個改變自己命運的好機會,就主動跑到朱棣的馬前請求為他賣命。紀綱雖然是個儒生,但是善于騎馬射箭而又狡黠善辯,頗受朱棣的欣賞,授予了他千戶的官職。

紀綱

朱棣篡位成功後,知道自己得位不正難以服衆,就把已經被撤銷的錦衣衛重新複活,并任命紀綱為錦衣衛指揮,要他幫自己搞特務統治。此時朝堂上已經有了都禦史陳瑛在搞事情(夷滅了忠于朱允炆的大臣及其家屬數萬人,很多著名的慘案就出自他手),作為朱棣在民間搞特務統治的主要負責人,紀綱肯定不能落後。

明代第一特務頭子:輕易弄死大才子,皇帝的女人也敢搶

朱棣

紀綱深入領會并貫徹了朱棣的指導思想,把錦衣衛這個組織充分做大做強,在全國範圍内都廣布眼線,一天到晚搜集臣民們有沒有對朱棣不滿的情報,然後立馬上報。因為捕風捉影被逮捕甚至冤殺的人一時間數不勝數,而以這些人為墊腳石,紀綱越發的受朱棣寵愛,逐漸成為朱棣的心腹幹将,升他做了都指揮佥事(類似于如今的副大軍區級幹部)。

明代第一特務頭子:輕易弄死大才子,皇帝的女人也敢搶

影視劇中的紀綱

升官以後的紀綱十分感激朱棣的知遇之恩,決定更加努力的工作以報答皇帝。具體的工作表現就是培植更多的徒子徒孫來繼承發揚他的特務事業,更加變本加厲的道聽途說來陷害忠良。起初抓人起碼還講點程式性,至少還要證據,到後來直接是為了抓人而抓人,想盡一切辦法的去編織罪名坑人。堂堂浙江按察使(省紀委書記),專門負責監察紀檢的政府官員,竟然被紀綱手下人随便安了個罪名就處死了。

著名的大才子、解學士解缙,由于卷入漢王和太子的奪嫡之争,被朱棣扔進了錦衣衛的專屬牢房诏獄。有一天朱棣在翻看監犯名錄的時候看到了解缙的名字,于是問了一句“解缙怎麼還在這名單上啊?”立刻會意的紀綱知道朱棣馬上進诏獄請解缙吃飯。以為自己馬上就要出獄的解學士在紀綱不住的勸酒之下喝的酩酊大醉,醉的不省人事。紀綱見狀,吩咐手下人把這位大才子拖到雪地裡扔下埋好,不到一會這位負責《永樂大典》編纂的大才子就成了一隻凍死鬼。

明代第一特務頭子:輕易弄死大才子,皇帝的女人也敢搶

解缙

解缙隻是一個例子,像他這樣死于紀綱和他的錦衣衛魔爪之下的還有很多官員。久而久之,紀綱漸漸開發了一套謀财害命的系統:先由手下的人把官員抓起來,然後再假意在皇帝跟前說好話,讓犯人誤以為這位紀大人在幫自己,趕緊把家裡的錢财拿出來賄賂。等到犯人家裡錢差不多掏空了,紀綱在把犯人推出去,殺掉了事。

胃口漸大的紀綱已經不滿足于坑人,他要有更高的追求。他僞造诏書,勒索了官辦的鹽場四百萬擔以及官船、牛車數百,都變成了他自己的私産。他還坑害了數百家大商号,把他們的家财都據為己有。紀綱甚至敢把手伸到親王的身上,已經去世的晉王和吳王的家産全部變成了他的,連王袍都穿在了他的身上。

越加跋扈的紀綱已經不再玩陰的坑人,直接明面上和人過不去。别人買了個漂亮的女道士做小妾,紀綱看上了,直接用大錘把人差點掄死。另一位都指揮因為生病沒有避讓紀綱,紀綱就誣陷他冒功,直接殺掉了事。就連著名的大富豪沈萬三的公子因為家道中落,也隻能投到他的門下,成為了紀綱的狗腿子。

明代第一特務頭子:輕易弄死大才子,皇帝的女人也敢搶

沈萬三塑像

紀綱喜歡穿着王袍,讓人吹奏隻有禦膳才能用的音樂吃飯。他還閹割掉數百位童男充作左右,就像宮裡的太監一樣。就連皇帝選妃,紀綱都敢插一手,将不少皇帝看中的女子收為己有。已經不滿意再做朱棣的狗腿子的紀綱廣招亡命之徒,又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搞到了不少刀槍兵器,準備學自己的主子給皇位換個屁股坐坐。為了測試自己的威望,他效仿趙高的指鹿為馬,在端午射柳比賽中故意射不中柳條,而讓手下人把柳條折下大喊紀大人射中了。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敢吭聲,紀綱覺得自己比當年的趙高還厲害(趙高指鹿為馬時還是有反對之聲的),便躍躍欲試準備動手了。

隻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紀綱如此嚣張跋扈,難免會有什麼風聲走漏出去。有平時和紀綱關系不好的太監發現紀綱圖謀不軌,立刻就把他舉報了。這個頭一開,平時對紀綱敢怒不敢言的文武百官立刻群起彈劾。深深震驚的朱棣立刻指令都察院去調查,發現下面舉報的句句屬實。

等待紀綱的是他曾經給無數人施加的命運:他被一刀刀碎剮在鬧市,全家男女老少不論大小全部被發往邊關充軍,他的同黨也根據其作惡多少分别被判處死刑或者流放。

紀綱雖然和他的同黨全部伏法,但是從他這開啟的特務統治的頭卻沒有斷。朱元璋一開始設定錦衣衛隻是作為宮廷儀仗隊,後來才逐漸将其作為特務使用,并且在其統治末年逐漸意識到特務統治的不可取,便下令取締。朱棣為了堵天下人的嘴巴,将這一惡政重新實行,制造了無數的冤案。紀綱雖然死了,但是錦衣衛并沒有消亡,相反作為了一個常設機構直到明朝滅亡都一直存在。不僅如此,朱棣還培植了太監特務機構東廠,作為監督錦衣衛的機構,其權力也迅速超過了錦衣衛。在憲宗時期,又開設了監督東廠的西廠;武宗時期又新添了内行廠。這些廠衛機構作為明代皇帝實行特務統治的爪牙,在全國各地到處制造白色恐怖,華夏士子的傲骨在被蒙古鐵騎踐踏後又被特務所折損,終于一去不複返。

明代第一特務頭子:輕易弄死大才子,皇帝的女人也敢搶

錦衣衛

紀綱的謀反,其實也是朱棣自己一手種下的苦果。朱棣将紀綱這個窮書生一步步推到全國最大的特務頭子,其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胃口也越來越大。絕對的權力滋生絕對的腐敗,紀綱通過曆史的程序賦予以及自我奮鬥來的絕對權力終于讓他絕對的腐敗。當負責監管的部門自己就爛到根子的時候,又怎麼能指望它起到監察的作用?而特務統治過分強調堵塞群眾之口,不注意疏通輿論,不懂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除了帶來紀綱這種腐敗至極的大特務之外,對政權的統治也隻會起到減壽的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