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推上龍椅,繼位第一道聖旨,讓群臣膽寒

隐忍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無論放在古代還是現在,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會受到很多難以想象的屈辱。回望過去的曆史,卻有這麼一個人能做到,并成為了最後的赢家,此人便是唐朝的皇帝李忱,他先是故意裝瘋保全自己,後被宦官當成傀儡而登上了皇位,坐上龍椅後的第一道聖旨便令群臣膽寒,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推上龍椅,繼位第一道聖旨,讓群臣膽寒

李忱并不是他的原名,之前的名字叫李怡,他是唐憲宗的兒子之一,據相關的史料顯示,他不愛說話,因而時常會被宮中的人調侃,并認為他的腦子有點問題,甚至唐文宗都常常戲弄他,把他當成取樂的源泉。

李忱寡言的性格讓朝中的大臣都不把他放在眼裡。當初唐武宗在病重時,并沒有急于立太子,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适的繼承人,這讓跟随武宗多年的太監馬元贽動了心思。

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推上龍椅,繼位第一道聖旨,讓群臣膽寒

按理說,繼承人應當從才幹出色的皇子當中推選一位,而太監馬元贽卻推選了李忱,原因可想而知,當時的李忱被視為一個“傻子”的形象,要是他上位成功,馬元贽就能間接掌握大權,而如果是個精明的皇帝,那他的權勢就難以得到保障,而且還不止他有這個心思,許多大臣也都這樣想。

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推上龍椅,繼位第一道聖旨,讓群臣膽寒

後來馬元贽等人都擁護李忱登上了皇位,然而他們的這番心思不僅沒能實作,還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就這樣37歲的李忱不争不搶,就順利坐上了龍椅。然而成為皇帝,他像變了 個人一樣,變得強硬 ,說話有理有據,能言善辯。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也讓大臣們意識到原先的癡儍形象是裝的。

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推上龍椅,繼位第一道聖旨,讓群臣膽寒

李忱一上位便任用人才,并把所有的内亂都平定了,這才使得唐朝晚期有如此難得的穩定局面。在李忱沒上位之前,朝中有很多宦官權勢過大,馬元贽就是其中一個,李忱心裡很清楚宦官存在的弊端,是以剛坐上龍椅,先殺雞儆猴,第一道聖旨就是把馬元贽的得力手下李德裕給除掉了,這讓馬元贽感到震驚和無措慌亂。

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推上龍椅,繼位第一道聖旨,讓群臣膽寒

後來馬元贽的官位起伏很大,因而無法插手處理朝中的事務,即便他受到的禮遇還算不錯,但其實也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想當初馬元贽心中的小算盤算得很好,可到最後卻給自己惹了一身麻煩,心裡想必是萬分懊悔,但又有什麼辦法改變呢?畢竟誰都想當皇帝,而李忱選擇裝瘋賣傻37年而擷取到繼承皇位的機會,實在是高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