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時期,中國人給外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瘦弱、無力,因為這些原因,我國的人民被外國人稱之為“東亞病夫”。這個帶有侮辱性的稱号一直伴随着中國到新中國成立。現如今我國的經濟正在快速發展,國際地位也正在逐漸提升,用實力告訴外國人我們中國并不是東亞病夫。其實除了這些證據之外,從古墓之中出土的武器也實力的證明了中國人民從來都不是東亞病夫。我們中華民族對外雖然都是非常謙和有禮,但其實自古以來就是十分勇武善戰的民族,尤其在秦朝時期,尚武之風更是深入每個畫下子民的心理。

為什麼說秦朝時期是我國最為尚武的時期呢?從秦始皇以武力統一六國的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當時的人民不僅武力值高,在智慧和謀略方面也是非常出衆的,能夠以一國之力對抗兩個國家的人更是少有,從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當時秦始皇是一個怎樣的厲害人物,或許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暴虐和果決的心态才會被史冊記載為千古暴君吧。除此之外,從秦墓中出土的兵器“秦定劍”也完全可以證明這一點。
1974年,陝西省臨潼市西楊村的村民在挖掘時無意中挖到了許多陶制的人頭,當時正是文物回收的重要時期,村民将這件事情上報給文物局的專家,從此這座名聲享譽世界的秦始皇陵就這樣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專家對這座古墓進行挖掘時在秦始皇兵馬俑一、二号坑中出土了19把青銅劍,這些青銅劍十分鋒利,劍身稱柳葉狀又細又長,長度均在81到94厘米之間,不論是品質還是鋒利程度都遠遠超過了其他的諸侯國,專家在對其進行研究時發現這些劍上都有8個棱角,用遊标卡尺進行測量時驚喜地發現這些棱角大笑小全部相等,一絲不差。
這19把青銅劍的材質和越王勾踐劍的金屬記憶、合金元素等都是一樣的,在《拾遺記》中也有記載了這一技術的生成,可以說這些青銅劍完全就是兵器中的“百兵之君。”是所有件武器中的上上品,具有極高的曆史研究價值。這些劍确實也是極有研究價值的,作為春秋戰國時期和越王勾踐劍一樣具有巨大謎團的且埋藏了2200多年之久仍然未腐爛的寶劍,這些青銅劍可以說是一個奇迹。就連專家都表示:“這是超前的黑科技。”
那麼這些劍上到底有什麼驚人的黑科技呢?經過兩千多年的埋藏,這些寶劍剛出土時仍熱完好無損,劍身光亮平滑,鋒利無比。專家們十分好奇這些寶劍能夠儲存如此完好的秘密,于是利用現代科技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在這些寶劍的身上發現了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些物質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護劍身不被外界的物質侵害,可以長久地保持其不腐。這一發現轟動了整個世界,因為這種先進的工藝是德國在1937年時才發現後美國發明出來的。但這些寶劍出土後卻用自身的實力告訴全世界,其實這一項技術早在我國戰國時期時就有了。
這些定秦寶劍可以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中華優秀劍文化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國第一個皇帝尚方寶劍,因而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劍”,自漢代以來成為倍受推崇的至尊瑰寶,堪稱中華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