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鄉給解放軍帶路,打聽離家18年的哥哥,說出名字後被急送司令部

1947年12月9日清晨,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途徑黃安執行作戰任務,因道路不熟,走了一些彎路。此時正在田裡幹農活的一位老鄉見狀,主動幫忙給部隊帶路。行軍途中,熱心的戰士們和老鄉拉起了家常,問他家裡還有什麼人,生活過得如何。老鄉說自己家中還有一位老母親,哥哥14歲參加紅軍,已經離家18年了,一直沒有回來過,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老鄉給解放軍帶路,打聽離家18年的哥哥,說出名字後被急送司令部

戰士們就問老鄉他哥哥叫什麼名字,老鄉說:“我哥哥叫陳錫聯,曾經炸過日軍的飛機,你們知道他現在在哪嗎?”這位老鄉不是别人,正是陳錫聯的弟弟陳錫禮。陳錫聯是湖北黃安人,父親以種田為生,日子過得很艱難。為了補貼家用,農閑的時候,父親就會出去打零工,主要是幫人蓋房子。陳錫聯8歲那年,父親在幫人蓋房子的時候發生意外,受了重傷。

為了給父親治傷,母親幾乎變賣了所有的家産,但因為傷勢太重,不久後父親還是去世了。失去了頂梁柱後,家裡的生活就更難過了。為了謀生,幼小的陳錫聯不得不給地主家放牛,住的是牛棚,吃的是殘羹剩飯。盡管每天早出晚歸,還是經常受到地主婆的無端責罵。一天陳錫聯因為肚子疼起床晚了點,地主婆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打,受了委屈的陳錫聯一口氣跑回了家裡。

老鄉給解放軍帶路,打聽離家18年的哥哥,說出名字後被急送司令部

母親看見兒子身上的傷痕,心疼得直掉淚。之後陳錫聯就在家裡幫母親幹農活,雖然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再也不用受地主婆的責打了,是以陳錫聯的心裡還是很高興的。這年秋天,天氣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陳錫聯和母親拿着飯碗外出讨飯,剛出村口就碰見了遠房叔叔陳芝斌。陳芝斌是這一帶著名的惡霸,為富不仁,經常欺壓老百姓,當地人對他恨之入骨。

陳芝斌見陳錫聯母子外出讨飯,不僅不救濟,還罵罵咧咧,說是丢了陳家的臉面。陳錫聯的母親忍不住分辨了幾句,陳芝斌竟指使家奴将她毒打了一頓。陳錫聯怒火中燒,握着拳頭就想沖過去拼命,卻被母親給拉住了。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哪裡是這群如狼似虎的惡奴的對手呢?此時的陳錫聯,心中很迷茫,不知道窮人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老鄉給解放軍帶路,打聽離家18年的哥哥,說出名字後被急送司令部

不久後黃麻起義爆發,拉開了大别山地區武裝鬥争的序幕。由于敵人勢大,鄂東軍主力被迫轉移,李先念等人則被留在了紅馬寨堅持遊擊鬥争。為了擴大遊擊隊的影響,李先念決定對惡霸陳芝斌下手。但陳芝斌有家奴護院,強攻不是好辦法,李先念決定智取。一天夜晚,他帶着遊擊隊員來到了陳錫聯家,請陳錫聯帶路,叫開了陳芝斌家的大門。遊擊隊員随後一湧而上,除掉了陳芝斌,并在門上貼了布告,曆數了這個惡霸的種種罪行。

在李先念的影響下,14歲的陳錫聯走上了革命道路。别看年紀小,打起仗來卻很勇敢,是以半年之後就當上了班長。紅軍打下光山後,陳錫聯在街上碰見了自己的老班長孫玉清,戰友重逢,彼此都十分高興。孫玉清就拿出了幾個銅闆,買了幾根油條和一碗雞血湯,請陳錫聯和他班裡的幾個戰士打牙祭。不料這件事卻被人報告給了張國焘,結果陳錫聯等人被扣上了“吃喝委員會”的帽子,要拉出去殺頭。

老鄉給解放軍帶路,打聽離家18年的哥哥,說出名字後被急送司令部

徐向前得知後,立即趕過來制止,說道:“幾個小孩子肚子餓了,上街吃點東西,什麼吃喝委員會,抓了的,放掉,沒有抓的,不許抓。”徐向前這番話救了陳錫聯一命。之後陳錫聯跟着部隊先後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川陝蘇區與敵人作戰,屢立戰功,先後擔任過紅11師政委和紅10師師長等職,在猛将如雲的紅四嶄露頭角。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陳錫聯出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團長,率部夜襲陽明堡,炸毀敵機24架,一戰揚名。抗戰勝利後,陳錫聯又參加了解放戰争,出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此時他離家已經整整18年了,十分想念自己的母親,但因為戰事緊張,一直沒有機會回家探親。陳母也一直挂念着兒子,解放軍挺進大别山後,陳母就一直叮囑小兒子陳錫禮打聽哥哥的下落,這才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老鄉給解放軍帶路,打聽離家18年的哥哥,說出名字後被急送司令部

戰士們得知帶路的老鄉是陳錫聯的親弟弟後,急忙把他送到了縱隊司令部。6縱司令王近山和陳錫聯關系很好,二人是紅四的老戰友,抗戰時期又同在129師工作,陳錫聯還給王近山當過紅娘。是以王近山見到陳錫禮後對他很熱情,并專門派人用手推車将陳母送到了三縱司令部,陳錫聯母子是以得以團聚。但因為戰鬥緊張,陳母隻住了幾天就又回了老家。新中國成立後,陳錫聯将母親接到身邊,老人家安享了天倫之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