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流水本無意,唯有真情留在心間

自從婆婆年邁之後,杜女士是一次也沒有去過,丈夫也曾多次勸說杜女士放棄以往的成見,盡一份兒媳的孝道,可是對于杜女士來說,她并不這麼認為,畢竟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婆婆可以說對自己不聞不問,但是卻對自己的女兒盡心盡力,是以杜女士心有不忿,便對丈夫說:沒人照顧關我什麼事,應該去找她女兒養老。
杜女士的丈夫是家裡排行老大,在他的背後,有一個小他五歲的妹妹,由于年紀較小,是以丈夫的妹妹從小便生活在一家人的寵溺當中。即便是杜女士與丈夫在結婚後,對于這個小姑子,杜女士亦是十分照顧她。
在小姑子出嫁時,作為哥哥嫂子,自然要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止如此,婆婆也讓小姑子帶了許多嫁妝嫁到了婆家,那些嫁妝,即便是現在杜女士回想起來,也是十分眼熱。
畢竟在當初,自己和丈夫結婚時,彩禮還沒有興起,杜女士在嫁到婆家後,家徒四壁,連一間像樣的房子都沒有,最後還是通過自己與丈夫勤勞的雙手,一點一滴地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而這麼多年裡,婆婆從未過問過自己過得如何,就連杜女士懷孕,婆婆也僅僅是象征地來照顧杜女士幾天。
但是在小姑子懷孕的時候,婆婆立馬便去了她的家裡,從懷孕到孩子出生,包括小姑子坐月子,全程都是婆婆在照顧,一刻也沒有離開過。
對此,杜女士雖然心有意見,可她并未直接提出來。
真正讓婆媳沖突爆發的,是婆婆的另一番作為。
丈夫因為事業上遭遇了一些挫折,無奈之下,杜女士也隻能外出工作來換取一些微薄的家庭收入,由于那時孩子還需要上學,無人接送,杜女士便打算将婆婆接到家裡,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問題。
杜女士本以為,婆婆即便對自己有成見,可是對于她的孫子,她不可能坐視不理。
然而令杜女士沒想到的是,婆婆竟然以自己有事而拒絕了她的要求,但是在後來,杜女士從他人的口風中,聽到那段時間婆婆全程在小姑子的家裡,幫助她照顧孩子。
從那時起,杜女士與婆婆之間的沖突才算是徹底地被激化。
雖然最後丈夫也聽聞了這件事,但畢竟是自己的母親與妹妹,他也不便多說一些什麼,丈夫也隻能盡量地去開導杜女士,希望她不要和自己的母親一番見識。
但是杜女士卻不這樣想:雖然小姑子是你的親生女兒,可我也是你的親兒媳,即便你有所偏心、差別對待也是在情理當中,可是你卻如此的偏心,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此算是兩家人,以後我的事你不要問,你的事我也不管。
是以,在今後的生活中,杜女士即便是遇到了再大的困難,她也從未向婆婆開過口,都是自己默默地去承擔。
而婆婆對此也是冷眼相待,從未主動去問過杜女士一家的情況。
這麼多年以來,杜女士與婆婆的關系一度降至冰點,而丈夫在一旁看着,也是無能為力。
時光荏苒,婆婆的年紀越來越大,漸漸地,她開始行動不便,身邊需要一個人來照顧,而就在這時,婆婆想起了兒媳。
但是婆婆并未将自己的意思直接告訴杜女士,而是通過杜女士的丈夫,讓杜女士知道了這件事。
而杜女士聽完婆婆的意思後,不禁冷哼一聲:現在養老想起來我了,當初你是怎麼對我的,憑什麼還要我養你老,既然你這麼寶貝你的女兒,去找你女兒吧。
丈夫似乎早就料到杜女士會是這番态度,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便不再言語。畢竟,這麼多年所發生的一切,作為丈夫,心中自然也是十厘清楚,自己的母親是如何對待妻子的,丈夫也是看在眼中。
正是因為年輕時婆婆對兒媳不管不顧,将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已經出嫁的女兒身上,作為兒媳來說,心中怎麼會沒有意見,這麼多年以來,婆婆從未對自己有半分的照顧,等到年老之後,作為兒媳,又怎麼會不計前嫌地去養婆婆的老。
俗話說凡事有果必有因,在很多時候,千萬不要盲目地勸一個人打度,因為你永遠也不會知道,在以往,她曾經曆過什麼。
今日話題:你是怎麼了解婆媳關系的,在婆婆老了之後,你會照顧她嗎?歡迎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