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作業屬于哪個課程 | 2021春軟體工程實踐/S班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裡 | 結隊作業一 |
結隊學号 | 221801430 221801438 |
這個作業的目标 | 學習項目的前期準備、進行需求分析、學會使用原型工具進行設計 |
其他參考文獻 | ... |
一、PSP表格和效能分析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鐘) | 實際耗時(分鐘) |
---|---|---|---|
Planning | 計劃 | ||
• Estimate |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間 | 15 | 20 |
Design | 原型設計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 30 | |
• Learn | •學習原型設計工具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設計文檔 | 25 | |
• Design Review | • 設計文檔複審 | 10 | |
• Design | • 具體界面原型設計 | 360 | 420 |
• 原型設計複審 | 35 | ||
• Test | • 原型運作測試 | ||
Reporting | 報告 | ||
• Size Measurement | • 計算工作量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後總結, 并提出過程改進計劃 | ||
合計 | 490 | 625 |
二、原型位址
論文檢索器原型設計位址
三、NABCD模型
1、N (Need 需求)
首先,我們團隊根據小剛提出的要求他希望可以有一個平台友善實作對計算機頂會相關論文的檢索,根據他所提出的需求,我們利用Process on協同建立了功能分析圖:

2、A (Approach 做法)
- 根據小剛希望平台可以對論文進行針對性地檢索和檢視,考慮到論文的篇幅以及一些操作的友善,同時由于我們團隊都對網頁設計技術更加熟悉,是以我們最後決定通過網頁的形式來搭建我們的平台;
- 我們考慮到每個使用者的論文清單都不相同,是以平台需要登入注冊後才可以進行相關功能的使用。
3、B (Benefit 好處)
- 通過我們的平台使用者則不需要通過論文清單一個個檢視自己想要的論文,提高了效率;
- 同時平台對頂會的資訊進行了資料的分析和整理,友善使用者更加直覺的了解頂會的有關資訊,同時針對性地檢索。
4、C (Competitors 競争)
- 考慮到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我們在設計之處就将我們平台的設計風格定位為“簡約”,同時盡量的簡化使用者操作,使得使用者更好的上手;使用了較為商務極簡的配色和設計理念,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 在我們的平台使用者可以個性化地導入需要的論文,而不是看了還要通過浏覽器的收藏夾來管理自己需要檢視的論文。
5、D (Delivery 傳遞)
- 對于平台的推廣,我們可以利用目前主流的一些社交平台制作H5、或者撰寫推文進行推廣;
- 并且我們的平台的閱聽人更多的是學生,則可以和學校進行合作來推廣我們的平台。
四、原型介紹
1、設計思路
根據我們的需求分析圖,劃分了四大子產品。
由于我們對網頁的設計接觸的比較少是以我們通過檢視站酷網上一些設計師的設計汲取靈感,最後我們定下了平台風格為:
- 拟物化的設計方式(按鈕更具象),子產品劃分明确;
- 同時主色調采用藍色;
- 簡約、商務。
2、具體功能設計
(1)登入/注冊
由于需要對論文清單和使用者1對1的聯系,是以我們的平台需要使用者先進行登入/注冊。
(2)論文查詢
根據需求我們論文查詢分為:
單個導入
和
批量導入
兩個子產品;
登入成功後,首先進入的是
單個導入
界面,使用者可以論文标題進行搜尋查詢,同時也可以根據下方的熱搜詞條直接進行搜尋。
搜尋後會顯示查詢的結果,使用者可以對搜尋的清單中的文章進行檢視和篩選:
- 點選可以檢視論文詳細資訊;
- 可以單獨選擇一篇文章進行導入;
- 可以通過右上角的
導入進自己的論文清單;全部導入
- 也可以删除掉不需要的文章,再通過右上角的
導入進自己的論文清單。全部導入
使用者還可以選擇批量導入論文,我們平台采用的是通過Excle表格的形式進行導入。
(3)論文清單
- 在論文清單中可以檢視、搜尋、删除自己之前導入的論文,對自己的清單進行管理;
- 可以通過
對論文清單進行排序;排序方式
-
檢視之前搜尋的曆史記錄。檢索曆史
點選相關的文章可以檢視到文章的詳細資訊,通過原文連結進行論文詳細的檢視。
(4)資料分析
根據資料我們平台可以對頂會的關鍵詞的熱度,以及近幾年的趨勢通過圖表的形式進行展示,更加直覺的對頂會資訊了解。
(5)設定
- 在個人中心中,使用者可以對自己的個人資料進行修改。
- 在安全中心,可以對賬戶的手機号、郵箱以及微信号進行綁定,進而加強使用者的隐私安全。
五、困難解決
- 由于還未返校,隊友之間溝通交流比較麻煩,交流中也會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線上協作效率沒有線下協作效率高。由于也是第一次兩人合作完成作業,開始時沒有找到合适的合作方式,效率較低,後來才漸入佳境。
- 在原型制作中,需求分析的确定相對于原型設計本身要困難一些,要讨論出合理的方案,解決所有使用者需求,并且功能配置設定合理,我們小組通過畫思維導圖整理出了所有功能。
- 原型設計風格的确定也是決定使用者體驗的一部分,風格要與功能比對,并且要看起來舒适美觀,我們小組在開始前參考了大量的優秀的網頁設計,學習了一些網頁設計的規範、排版,然後确定了這次原型設計的風格。
- 原型品質在一版一版的推翻和重新設計中不斷提升,由于這次時間比較短,加上工具的一些局限,原型設計還存在可以改進的地方。
六、原型工具的使用
工具選擇了墨刀,墨刀有網頁版,上手簡單,雖然對比其他原型設計工具,功能有一些局限但對于這次作業也足夠使用了。對比作業要求,墨刀也可以實作團隊協作、原型設計和實作原型的互動,墨刀中還有許多内置元件,使用友善簡單。由于墨刀工具的局限,我們小組也使用了一些其他的工具協助,比如ps,制作了一些設計元素放入原型中。
七、結隊過程
隊友評價
(1)餘蘭同學對林楚婷同學的評價
這次團隊合作中,搭檔林楚婷給了我很多正面的影響,雖然在剛開始合作時磕磕絆絆的不是很順利,但是随着合作的推進,我們也漸入佳境了,後期合作很順利,我們會在想法上形成互補,互相督促,楚婷同學也很認真,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也很會查找資料,能力強。這次合作很愉快!
(2)林楚婷同學對餘蘭同學的評價
由于餘蘭同學本身在UI設計上能力就比較強,是以在原型工具使用等方面在餘蘭同學的幫助下我也很快上手。同時我們的設計審美上也不謀而合,加上餘蘭同學很好的設計基礎,對于素材查找等方面比較有經驗,使得我們的界面設計上進展的很順利,後期都達到了我們起初想象的風格和樣式,在合作中我們也互相學習,互相進步,是一次很愉快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