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為何到長白山轉身就走?你看衛星雲圖就懂了

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為何到長白山轉身就走?你看衛星雲圖就懂了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對手戲: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問劉備,你可知龍的變化嗎?劉備裝傻表示不知,曹操摸着胡子嘿嘿一笑:“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隐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隐則潛伏于波濤之内......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這段看似沒什麼稀奇,實際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對龍的崇拜已經到了一種“處處皆龍”的程度。曹操和劉備隻是看那天上遊移的浮雲,近似龍,就由龍而及英雄,而在古代,還有一種東西會随時與龍牽扯上關系,那就是起伏的山川地脈,從衛星雲圖上看,是不是還真像那麼回事,仿佛龍在潛遊?

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為何到長白山轉身就走?你看衛星雲圖就懂了

在風水家看來,山川的走向就是一條條“脈”,那些高低起伏的秀麗山河,彼此之間都有聯系,曲折婉轉像龍一樣嬌翔飄忽的地脈被他們稱為“龍脈”。而昆侖山則被道教譽為“萬山之祖”、山脈全長約2500公裡,幾千年前就被我們的先祖視為中華“龍脈之源”,接下來的事情就很順其自然了,昆侖山在傳說中成了神仙居所。

其實龍脈什麼的,在現代人看來未免太玄乎了點,這東西要是跟傳說中一樣能決定天下的興亡,那人的努力還有什麼用。我們不信,古人是信的,朱元璋身邊的智囊劉伯溫,滿肚子的智術謀略,有“一統江山”的能力,他身上就有一樁關于“斬龍脈”的趣聞。

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為何到長白山轉身就走?你看衛星雲圖就懂了

劉伯溫其實名叫劉基,字伯溫,生于公元1311年,他雖然滿腹才學,但早年生不逢時,碰上了黑暗的元末,就這麼拖着拖着,劉伯溫都48歲了,他終于等來朱元璋,朱元璋自己文化水準不太高,但他很願意學習,也願意給真正的人才機會,劉伯溫觀察了很久,覺得此人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于是為他獻上了“先滅陳友諒,再滅張士誠”大策。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劉伯溫參贊軍機八年終于等來這一刻,不由得激動萬分。但劉伯溫這人在朱元璋眼中實在太聰明,天文地理無一不知,稱帝前夕他還說熒惑星出現了,可能有禍事,要下罪己诏、要處理冤案、要杜絕濫殺,朱元璋按他說的做,果然迎來甘霖降下和海甯歸降的好消息。朱元璋開始懷疑,劉伯溫是不是真能預知過去未來?

朱元璋在位期間,劉伯溫一直被他有意壓制着,但傳聞某天晚上朱元璋做了個夢,夢見遠方山脈中一條金龍騰飛而起,直沖金銮殿,将殿宇攪得粉碎。朱元璋驚醒,覺得所夢的内容實在不祥,叫劉伯溫來解是什麼征兆。劉伯溫怎麼說的?他說這金龍撲殿寓意禍患在醞釀,需要斬盡天下龍脈以防大明江山被外姓奪走。

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為何到長白山轉身就走?你看衛星雲圖就懂了

古代封建迷信比較盛行,在皇帝看來祖先建功立業的源頭就是“龍興之地”,土為龍肉石為龍骨,一旦占據龍脈就有興江山的可能。朱元璋不允許任何事物影響到大明的基業,于是他指令劉伯溫走遍天下,去挖山脊,洩龍氣,但劉伯溫走到長白山時,卻不再挖山而是轉身就走。

一說是劉伯溫到了那裡天降暴雪,他把這當做上天警示,放棄了挖斷龍脈;二說是劉伯溫發現憑人力根本無法逆天,強求的話必定招來上天譴責,還是順其自然,保命要緊。而後來取代明朝的女真一族,果然是興于東北,1616年努爾哈赤建大金國,成為汗王,長白山區就是女真的據地。

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為何到長白山轉身就走?你看衛星雲圖就懂了

皇太極建立清朝後,長白山被視為大清的“龍興之地”,清朝皇帝甚至一度禁止漢人出入東北,還修起了“柳條邊”,搞隔絕。其實古代皇帝會覺得山脈與王朝興衰有關,不一定是他們自己信,更多的還是為了神化統治,讓新王朝取代舊王朝變得合情合理:你看,上天山川都說我們取代前朝是注定的!

是以,很多跟“龍脈”一樣聽起來玄乎的東西其實都是為人的欲望服務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