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誤殺2》的時候,我想起了周傑倫的《以父之名》

周傑倫是我們這代人的記憶。

小時候聽他的歌,幾乎每次被抓到都會被說上一句“叽裡咕噜連話都說不清楚,有什麼好聽的”。但他用實力說話,粉絲用時間下注,結果證明:喜歡他,是對的。

在周傑倫衆多的作品中,每個人的心頭愛都不一樣。但在前兩天看《誤殺2》的時候,我的腦海裡不斷響起《以父之名》的旋律。

看《誤殺2》的時候,我想起了周傑倫的《以父之名》

熟悉他的人應該記得,這首歌很早很早了。從2003年首播至今,18年過去依然屹立神壇不倒不落。或許對于一些人來說,這首歌僅僅是好聽。但對于一個電影《教父》系列的死忠粉來說,這首歌簡直就是神的恩賜。

看《誤殺2》的時候,我想起了周傑倫的《以父之名》

既然這首歌和電影《教父》息息相關,那我為什麼會在看《誤殺2》的時候想起呢?

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父親。

《以父之名》中有這樣一句歌詞:

我們每個人都有罪,犯着不同的罪,我能決定誰對,誰又該要沉睡。

這句話在《誤殺2》中,被诠釋得非常到位。

電影中,那位隻手遮天、半路攔截心髒的市長,在整部電影中隻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兩代人的努力讓我坐上這個位置”的市長,第二次是搶奪别人的心髒挽救自己孩子的父親。

看《誤殺2》的時候,我想起了周傑倫的《以父之名》

他恰如歌曲裡所說的那樣,能決定誰是對的,誰又該沉睡。

但電影中的所有人也都應驗着歌詞:每個人都有罪,犯着不同的罪。

電影中的父親,為了用自己的螢火之光照亮這片黑暗的區域,不惜以身試法,最終被現場裁決;

冒險進入診所報道事實真相的記者,最開始也誤會過男主;

局長為了面子工程犯錯,院長向權勢低頭......就連那個一身正義感的主治醫生,也曾眼看着病人躺在那裡見死不救(雖然他解釋說拒絕手術是因為送來得太晚了,但甯願讓病人躺在那裡絕望至死也不伸手,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不了解)。

看《誤殺2》的時候,我想起了周傑倫的《以父之名》

看見了嗎?這個故事裡,幾乎沒有一個人是清白的,甚至連作為受害者的母親和兒子,從某種程度上說也不例外。

女主角面對前來質詢的執法人員,她堅定地說自己不可能和他們一起對付自己的老公——可她明明知道自己老公在犯罪。

看《誤殺2》的時候,我想起了周傑倫的《以父之名》

而那個帶着父親的心髒活下去的小孩子,多年後再回憶起這段往事,應該就像《以父之名》中唱的那樣:

孤單開始發酵,不停對着我嘲笑,回憶逐漸延燒,曾經純真的畫面,殘忍地溫柔出現。

看《誤殺2》的時候,我想起了周傑倫的《以父之名》

要知道,這個孩子在經曆這件事的時候,年齡已經不小了。他所看見的事實,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再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和自己的無意識篡改,最後會變成什麼樣、會對他産生怎樣的影響,這大概是本片最大的未知數。他的父親傾盡所有最後留給他的,究竟是溫暖的螢火之光,還是難以沖破消散的大片黑暗,誰也不知道。

最後再簡單說說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整體感受。

看完電影那天,一出電影院我就打開了某評分平台。最近幾天眼看着這部電影的評分直線下滑,心中的感受也是一言難盡。

電影這東西,本來就是很私人化的。

看《誤殺2》的時候,我想起了周傑倫的《以父之名》

有人因為醫學專業知識給低分,有人因為劇情、邏輯等因素給低分,還有人甚至會因為某位主創人員給低分。

但于我而言,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哭了。

群衆的無助,家庭的脆弱和一位父親的掙紮等各種因素疊加到一起,很難不讓人産生共鳴。

或許它的煽情痕迹很嚴重,催淚意圖也過于明顯。但是相對于原著的陪審團全員放水、執法人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過分完美的結局,我更願意将目光投向那一縷微弱的螢火之光。

看《誤殺2》的時候,我想起了周傑倫的《以父之名》

我也更相信,這部電影的正向意義,可以蓋過它的瑕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