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沙,"救濟雜貨店"倒閉,但老闆的承諾堅持到2039年

《湘晨報》記者陳世賢和實習生劉豔軒自長沙報道

每隔幾天,廖總就會給全國各地的人寄一封信,而不是他自己。他充當"信使",原來經營一家"救濟雜貨店",顧客在店内給以後留下一封信,繳納定金手續費,到收到之日起,廖偉會把這封信投遞。去年9月,店面因經營問題關門,但廖亦武仍然認真履行這一承諾,他計劃在店内一封寄來2000多封信,"最遠的是2039年10月16日,不管多久,我都會寄。"

長沙,"救濟雜貨店"倒閉,但老闆的承諾堅持到2039年

"救濟雜貨店"關閉的那天

很多顧客對他說"謝謝"。

"人類的聲音絕不能被忽視,"遠野在他的"救濟雜貨店"中說。那些寫信給龍彥雜貨店的人都是内洞,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正在從那個洞中消失。

受小說的影響,廖開來了一家他會聽的小店,2019年10月,他在五一廣場開了一家小店,名為《雜貨店》。"我想成為一個保護他人心靈的人,我想有一個地方,讓一些人可以把自己内心的樹洞放進去。2019年10月,廖偉的小店正式開業,180多平店,裝修風格也像文藝青春一樣,深黃色的燈光,深綠色的牆壁,一張木桌一面疊紙,門上放着一個深綠色的時空郵箱,顧客可以選擇寫下自己的内心秘密, 或未來的期望,然後傳遞到郵箱。

長沙,"救濟雜貨店"倒閉,但老闆的承諾堅持到2039年

廖告訴記者,客人可以選擇留下自己的信與他人分享,或者蓋章,或者寫給未來的自己。最初,小店生意不錯,但由于後期營運成本過大,逐漸收不起,2020年9月,廖偉決定關閉小店。"我對這個決定有點不高興,當我開店時,我和很多顧客成為了朋友。

在得知小店要關門後,微信群中不少顧客表示遺憾,"謝謝老闆讓我認識這個夏天去了解雜貨店","謝謝老闆的店家陪我走過去年最悲傷的日子"。"在說再見的時候,廖偉收到了很多顧客送來的祝福,也擔心顧客們留在小店裡的信會如期寄來?"對此,廖總答應顧客留在店裡,他會如期寄出每一封信。"商店不在那裡,誠信仍然存在。

長沙,"救濟雜貨店"倒閉,但老闆的承諾堅持到2039年

關閉的商店

每封留信都如期發送

小店關門後,廖偉會把所有寄信都帶回家保管,按時寄出去,"現在家裡有2000多封,到2039年,隻要我能做到,每封都會如期寄出。"

為了保證每封信的投遞日期都能按照到達客人手中的日期,廖偉會提前2天到3天與客人聯系,确定準确的送貨位址,部分客戶選擇的提貨時間跨度大,有五年、十年、二十年, 廖偉保留了客戶的電話,并建立了客戶微信群,"雖然時間很長,但希望每一封信都能如期送到客人手中。"

"這是我與客戶達成的協定,他們收到信件,看看他們過去寫的東西,感到驚訝。廖先生認為誠信很重要,他說,作為一家小店的老闆,他有義務為顧客保留信件并按計劃發送。

還有很多老顧客,希望廖偉重新開店,繼續這個美好的事業,廖說,因為妻子懷孕了,他們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照顧好自己的家人,等等,以後家裡的情況要穩定一點,再找合适的時機。

長沙,"救濟雜貨店"倒閉,但老闆的承諾堅持到2039年

有人把他們的秘密放在這裡

這裡也有被治愈的人

開業近一年,很多人在廖偉的小店裡,寫下或發來自己最珍貴的心情。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這家店就像一個暖心的電台,"聽一些故事,溫暖一些人"。"

曾經有一位醫學科學的女顧客,當時研究父親患有肺癌。家人對她隐瞞了情緒的穩定,沒有看到最後一面,是以她放不下。後來,她選擇研究癌症的方向,成為一名癌症醫生,在小店的留言牆上,女顧客寫下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學業成功,未來能幫助其他家庭不會像自己的癌症一樣破碎。

有顧客,因為寫着的心情,被很多人熱情,廖偉告訴記者,有一位顧客患有抑郁症,把自己的故事放在店裡的秘密盒子裡,"這些秘密盒子是開着的,我們可以選擇寫給店主的信。"女顧客後來收到上百封信,都在鼓勵她的内容,廖偉發現女顧客後來去店裡,狀态比一次好,"當時覺得很開心,這就是我小店的意義。

來源:項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緻敬

繼續閱讀